今天是第二十二個“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是運動神經元病的俗稱,主要類型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肌肉逐漸萎縮,無力,甚至癱瘓,身體像被冰雪凍住一樣。漸凍症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爲五大絕症之一。我國大約有20萬漸凍症患者。

現在,一種關於“漸凍人”延續生命的新暢想,出現了。

6月15日,在與疾病抗爭五年後,英國機器人科學家、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賽博格Peter Scott-Morgan(彼得·斯科特-摩根)去世,享年64歲。此前,彼得通過機械裝置、電子化或數字化技術的幫助,成爲“半機械人”,即賽博格(Cyborg)。

從語義上理解,賽博格是cybernetics(控制論)和organism(生物體,有機體)兩個單詞的結合,意爲有機體(Organic)與生物機電一體化(Biomechatronic)的生物,又稱人機融合。

彼得成爲賽博格的原因,是2017年11月,他患上了漸凍症,醫生預言他只剩下兩年生命。爲了延長生命,彼得決定將自己變成賽博格,而技術的發展也成全了他。

在成爲賽博格後,2019年10月10日,彼得發文稱,“這是我作爲彼得1.0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即將變成彼得2.0——我指的是‘電子人’。”這個“電子人”看似實指,但也有明顯的暗喻。早在1984年出版的《機器人革命》一書中,彼得就預言,“如果(人類)選擇走上‘強化人’的道路,那麼人類和機器人就有可能遵循同一條進化路線……如此一來,人類總有一天能夠用更永久的機制取代其過於脆弱的肉體,並將超級計算機當作智能放大器。”

同樣,雖然成爲賽博格後,彼得的生命只從兩年延長到了四年多,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認爲成爲賽博格就是“不划算”的嘗試,它帶給漸凍人乃至其他絕症患者的希望、實現的科技進步,以及由此開創的某種程度上的成功局面,仍意義重大。

彼得2.0不只延長了生命,也提升了生命。前者是給生命以時間,後者是給時間以生命——讓生命變得有質量。實際上,對於“生命不只有長度,還需要有廣度和深度”的認知,早在電子和信息化技術發展之前,人類就已經擁有了。最好的方式是,將生命的長度和廣度、深度結合起來。幸運的是,今天的技術發展爲這種生命的理想狀態提供了實現的路徑,比如對於殘疾人。

通過機械和電子設備延長生命,已經能實現了。彼得接受了一系列身體改造手術,包括將一條導管直接插入胃中,輸送營養物質;一條導管與膀胱連接,以排出尿液;一條導管與結腸相連以負責處理他的排泄物,還在錄音備份後切掉了喉嚨防止痰液引起窒息或進入肺部導致感染……這一切都是爲了各種生理功能正常運轉,由此達到延長生命。

提升生命,則表現爲呵護個體尊嚴、保障生活便利和工作權利、體現生命的社會價值等方面。以工作爲例,對於彼得這樣的工程師、行業專家和科學家來說,能夠進行研究、提出創意、寫出文章和與他人交流都是工作日常。由於是半機械人,彼得不能說話,也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樣在電腦上通過鍵盤或語音輸入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更不可能寫出長篇大論的文章。

通過一系列探索,如腦機接口技術(這也是人機融合的一種方式),再到一種稱爲ACAT的上下文輔助感知工具包(一種AI軟件),可以幫助彼得用文字表達思想和意見。也因此,彼得2.0可以做到每週工作60小時,完成演講和接受採訪。這個工作量甚至超過了部分正常人。

從這個意義上看,世界上最著名的漸凍人之一霍金,或許是更早的半機械人。通過技術的幫助,霍金和彼得不僅延長了生命,而且源源不斷地貢獻智識。這是他們個人的幸運,也是全人類的福音。

目前,全球約有10億殘疾人,還有大量因各種疾病可能會縮短生命、降低生活質量的人,如漸凍症、阿爾茨海默症、各種癌症、卒中、偏癱、截癱等患者。能不能爲他們配備相應的生活、工作機械,讓其成爲半機械人,最大限度實現獨立生活和工作,體現生命的價值?如果能實現,這還將改變社會對殘疾人、絕症患者等羣體的看法。

從更深遠和更廣泛的意義看,正常人是否也能借助這樣的技術既延長生命,也提升生命質量呢?讓更多個體成爲半機械人,是不是會爲社會作出更多貢獻,讓人類變得更多元、更富足、更美好?

知易行難。如果用技術延長壽命變成普遍操作,可能對人類社會從演化至今所形成的關於生老病死的生命時長、社會形態、法律和倫理問題等提出挑戰。一種可能的選擇是,技術應當是人類治療疾病和幫助殘疾人的手段,而非對正常生命或壽命的干涉。但也不妨大膽預想一種可能:技術可以應用到所有人,人可以自願成爲半機械人,人類的演化或將更上一個臺階,甚至產生質的飛躍。

何去何從,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