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生豬價格持續反彈超過40%時,養豬企業和農戶的融資問題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監管層在政策上要求銀行創新農村金融產品服務,其中提及了擴大抵押物範圍,探索生豬、水產等農產品作爲抵押融資產品。多家銀行則通過政府、保險等主體分擔風險模式,創新推出了多款活體抵押信貸產品。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豬肉價格的反彈持續性在當前市場仍存在較大爭議,但卻是解決生豬企業融資難的一個時機。此前由於養豬企業的鉅虧又缺少傳統抵押物,在貸款上較難獲得銀行青睞。如今市場有所回暖,銀行根據鄉村振興的部署和穩定養豬產業的要求,適時在信貸產品創新上加大了力度。

豬價反彈

在經歷了2020年養豬的暴利之後,豬肉價格從2021年初開始跳水,導致了生豬養殖產業中的企業、農戶均虧損嚴重。

在2022年的一季報中,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等頭部上市養豬企業分別虧損51.8億元和37.63億元。在2021年年報中,溫氏股份和正邦科技更是虧損超過百億元。

據瞭解,養豬行業的鉅虧已經是普遍現象,對於非頭部養豬企業而言,由虧損引發的資金鍊緊張也成爲了常態。與此同時,生豬較難成爲常規性的抵押物,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貸款難度。

今年3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全國生豬價格在持續一年多的低迷後出現反彈。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豬價震盪上漲時長已持續3個月,最大漲幅42.05%。然而,在下半年生豬出欄降幅不大及生豬市場供應充足的情況下,養豬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市場上關注度越來越高。

“生豬養殖風險和市場風險都比較高,這是貸款難的根本原因。”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介紹,活體豬抵押面臨的最大一個風險是病患,一旦出現豬瘟等疫情,抵押貸款的風險就會完全暴露出來,同時豬肉價格震盪過大,這也是銀行不願意大規模放款的因素。

此外,一些養豬企業存在盲目擴張的行爲,一旦企業虧損,銀行對於信貸就會收緊。

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認爲,有的銀行在“生豬活體貸”“豬舍貸”等豬養殖產業信貸產品上有過探索,但是銀行的信貸供給相比市場需求有比較大的缺口。

創新貸款

6月22日,四川省委農村工作小組印發了《四川省促進生豬穩產保價七條措施》。其中第二條措施要求強化穩定生豬產能融資紓困保障。要求各金融機構,實質性加強生豬養殖信貸支持力度,把各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作爲重點,在企業增信、信貸資金投向、投量、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支持,不得隨意斷貸抽貸。加快落實生豬活體及養殖場設施設備抵押貸款,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相關貸款抵押率。

6月22日,廣州市出臺了《廣州市關於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提到了要求銀行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開發生豬、水產等農產品進行抵押質押。

6月8日,深圳銀保監局發佈了《深圳銀保監局積極推動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強調了在風險可控情況下合理調整產品結構,不得隨意限貸、抽貸、斷貸,進一步穩定生豬貸款政策。同時,鼓勵和支持轄內機構探索建立多樣化風險補償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創新抵質押擔保,拓寬抵質押品範圍,指導銀行在生豬信貸業務中探索和運用免抵押擔保的信用貸款模式和循環信貸業務。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有多家銀行通過創新推出了活體豬抵押貸款相關信貸產品。

廣發銀行成都分行聚焦產品創新和優化金融服務等多個方面,先後推出了“養豬貸”“智慧金農個人助農貸”等產品。該行稱,對於生豬產業貸款,該行採用了開闢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方式、拓寬抵質押頻率範圍等方式,實行特事特辦,簡化業務流程,提高服務便捷性。

今年6月9日,重慶三峽銀行鍼對農業農企、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個體工商戶農戶等推出“活體智慧貸”。在首筆貸款中,按5000元/頭能繁母豬測算融資額度,最終放款467.8萬元,解決了企業無實物資產抵押的融資瓶頸。

今年3月30日,廣東省首單生豬養殖“組合抵押+保單增信”貸款在汕頭順利落地。由廣東華興銀行汕頭分行向汕頭市潮南區東強種養實業有限公司發放貸款300萬元。

2021年12月,重慶市鄉村振興投融資協會聯合光大銀行、國壽財險、申銀萬國期貨成功落地“保險+期貨+銀行”生豬(育肥豬)活體貸新模式融資,融資金額同樣爲300萬元。

此外,農業銀行重慶分行此前則在監管部門支持下創新制定了《生豬活體抵押貸款管理辦法》,並於2020年5月發放了首筆生豬活體抵押貸款1000萬元。截至今年4月末,農行重慶分行的生豬活體抵押貸款餘額已超過9500萬元。

“在生豬價格行情好的時候,地方財政補貼高,銀行也願意貸款。但是,在生豬價格行情不好的時候,銀行反而更加惜貸了。銀行貸款與豬價行情高度相關。”一家養豬企業負責人表示,養殖行業更希望行業能夠穩定,在養豬企業困難的時候給予更多的支持。

此外,該養豬企業負責人認爲,由於市場波動原因,銀行單方面信貸承擔風險的意願不高,而目前各地探索的政府、保險公司等多方主體分擔風險的模式能夠引入更多資金。“養豬企業也希望市場穩定,不願意看到一擁而上,更不希望看到大規模的棄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