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商韜略

作 者陳樂高

在疫苗的歷史上,有很多里程碑事件。最近的一個,當屬2022年3月22日,一個疫苗研發聯盟的成立。

五座研發中心,夠資格與“根除天花”這樣的大事比肩,是因爲它的背後,站着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這幾個金磚大國。在6月的金磚國家第十四次峯會上,疫苗仍是重要議題之一。

領導人對疫苗的關切,更有力地推動了金磚國家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握手。促成握手,靠的是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合作”,另一個是“信任”。

對於人類疫苗事業,這兩個詞的重要性堪稱“天字第一號”。認同這兩個詞,更是一條漫漫長路。

塞拉納,巴西聖保羅州的一座小鎮,這裏有4.5萬居民,大部分人都在附近的Ribeirao Preto工作。

從2021年2月開始,小鎮裏開始浮動着一個熱門話題:你打疫苗了嗎?

在此後的兩個月裏,鎮上符合條件的27150位居民接種了新冠疫苗,該項目的負責單位,是隸屬於巴西衛生部的布坦坦研究所,項目覆蓋全鎮規模的新冠疫苗接種。

來源:巴西布坦坦研究所

整個項目,有着一個令人振奮的過程。

3月時,該鎮平均每天有67例新增病例,到5月,即下降到每天17例。與3月的疫情高峯相比,感染率下降了75%。在完成接種疫苗的人當中,沒有出現一例死亡。

最大的變化發生在鎮醫院裏,5月底的一天,醫院院長露西亞·伊萊恩·卡爾達諾站在重症監護室門口對記者說:“3周前,這裏還很擁擠,有人只能站着。而過去3周只有一人使用過呼吸機”。

順着他指的方向,人們看到的是一排排空椅子。

站在這場真實世界研究背後的,正是日後在新冠疫情中展露身手的中國科興。

少有人知的是,在新冠疫情暴發初期,巴西是僅次於美國位居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排名第二的國家,疫苗短缺讓這個國家陷入疫情泥潭。

在防疫的事業上,合作的力量,總是強過一家公司、一個國家的一己之力。

因此面對防疫,合作的力量,總是會超越獨力支撐。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巴西或許同樣可以完成新冠疫苗的研發。但這個過程無疑會更長,會有更多人繼續感染。

2021年1月17日,巴西政府批准科興新冠疫苗緊急使用,隨即啓動大規模接種,使科興疫苗成爲巴西最早獲批緊急使用、最早大規模接種的新冠疫苗。

通過在當地1.2萬名醫務人員中開展的三期臨牀試驗,證實了科興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爲疫苗在中國獲批附條件上市、在全球60餘個國家和地區獲批緊急使用,以及被世衛組織列入緊急使用清單提供了關鍵證據。

與巴西布坦坦研究所進行的本地化生產合作,迄今已向當地提供超過1.4億劑疫苗,有力支持了巴西的疫情防控。

對於人類健康而言,有人走路的地方,就需要有人點亮路燈。在2020年,點燈人的火炬,接力到了中國手中。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各國在事實上,成爲了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對於身爲夥伴的金磚國家而言,“同命運”的內涵,更富一層深意。

夥伴的意義和價值,不僅在於順境中共襄盛舉,更在於逆境中攜手前行。

爲了推動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建設,中方設立了疫苗研發中國中心,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進金磚五國疫苗聯合研發和試驗、合作建廠、授權生產、標準互認等工作。

這正是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的由來。而較早走出國門的科興,受中國科技部的委託,由此承擔了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國中心建設工作。

攜手前行的合作,是促成疫苗研發中心的背景。但爲什麼由中國來承擔這份職責?爲什麼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國中心會落在科興?

這關係到我們的第二個關鍵詞:信任。

在衆多產業門類中,疫苗產業是一條最難走的路。

這是因爲,疫苗的研發、生產甚至運輸銷售,都存在着需要嚴格遵守的規律。

比如它的研發既謹慎又漫長、需要充分的資源投入和技術積累;比如它的核心成分複雜多樣,對生產和質量控制的要求極高;成品疫苗需要冷鏈儲存運輸,它的存貨和生產管理,與普通工業品迥然有別。

這些規律來自於一代代疫苗人經驗、教訓和心血的積累,正是通過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疫苗,才能得到防疫體系的認可,以及公衆的信任。

但這僅是對疫苗的基本要求,一款疫苗想要在世界範圍內獲得廣泛使用,還需要經過一項更嚴苛的評估——WHO預認證。

所謂的WHO預認證,是世界衛生組織爲了保證疫苗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達到國際標準,所設定的一項產品審評認證流程。

2013年,國藥中生下屬成都所生產的兒童乙型腦炎疫苗,獲得了WHO預認證。少有人知的是,中國其實已有近3億兒童接種過這款疫苗。但爲了讓疫苗覆蓋到更廣的地區,仍然需要從“動物實驗”從頭做起。

在經過8年時間,花費4000萬美元后,中國製造的疫苗,終於獲得了首張疫苗預認證。由此開啓了中國人用疫苗接軌國際的歷史。

此後幾年,華蘭生物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國藥集團的口服二價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科興的甲型肝炎滅活疫苗、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相繼通過了WHO的認證。

多個疫苗品種“預認證”的獲得,其實意味着中國疫苗監管體系與國際全面接軌。但現實的一面是,中國疫苗出口的實際量級始終不高——到2020年底,總值只有18.8億元。

這形成了一個難解的結:中國疫苗的成果,因爲出海量級不大,所以無法在更大範圍內得到驗證;而沒有大範圍的驗證,它就無法在出海之路上得到廣泛認同。

真正的轉折點,來自於新冠疫情。

在疫情期間,以科興爲代表的中國疫苗企業,通過新冠疫苗的契機打開了出口市場。截至2022年2月,中國累計向120多個國家組織,提供了超過22億劑新冠疫苗,累計出口額超過900億元,成爲對外提供新冠疫苗最多的國家。

中國疫苗出海的商業化成功,自然取決於各國對中國疫苗企業在研發、生產、品控、設備供應各環節實力的認可,也取決於中國疫苗企業在過去多年裏,按照疫苗行業的規律與標準,在各環節所投入的巨大資源與努力。

這是一場近二十年的投入。

來自金磚國家的合作與信任,成爲了中國新冠疫苗出海的重要支點。

在南非,國家衛生產品監管局已經批准科興疫苗和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疫苗在當地註冊上市。科興通過盧莫樂仕集團的合作,於2021年9月開展針對6個月到17歲兒童和青少年的新冠疫苗三期臨牀試驗,受試者規模4500人。截至目前,這一臨牀觀察表明科興疫苗安全性良好。

這種“逆境中攜手前行”的信任,促成了上述各層面的合作。這樣的合作,幫助中國疫苗越過了“自造自用”的1.0時代,進入了“中國製造、全球共享”的2.0時代。

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疫苗想要佔領行業制高點,顯然還需要更堅實的隊友,才能組成一個強大的出海平臺。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疫苗事業的進展,都是由政府推動的。

按區域佈局的“七大所”,組成了中國生物製品行業的七根“定海神針”,所有的科研投入,也都由政府的財政支出來完成。在摘得無數碩果的同時,也造成了市場機制參與不足,無法自我造血自我循環的問題。

疫苗行業是一個標準的“投入前置”行業,前期研發成本奇高,設備與生產場地的投資巨大,時間漫長,風險不確定。但一旦進入後期生產,成本就陡然而降,它的產品,會通過大基數的應用,從而實現爆發式的後置收益。

對於中國疫苗企業來說,這樣的規律同樣無法背反。它需要九死一生的前置投入,才能獲得業績爆發的後置收益,它需要充足的商業利潤保障,才能維繫巨大的投入。

在國際市場上,跨國巨頭們擁有最大的話語權,中國雖然是全球潛力最大的疫苗市場,但在高端疫苗市場上,卻因爲核心技術積累不足,和全球重磅品種結構有很大差異,出口疫苗主要集中在新冠疫苗領域。

如果說,新冠疫苗爲中國疫苗企業出海之路打開了一扇窗,那麼包括PCV、HPV在內的多個重磅品種,纔是那扇要敲開的大門。

在這一點上,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的存在,其實意味着多重可能。一方面,它是中國疫苗企業出海的黃金路口。另一方面,它將爲金磚國家人民,乃至更多人口帶來福祉。

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線上啓動儀式

2022年6月23日晚,中國、南非、巴西、俄羅斯、印度五國領導人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通過並發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北京宣言》。

《北京宣言》強調歡迎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參與疫苗研發中心工作,提高防控傳染病能力,進一步鞏固全球協作抗疫的“金磚防線”。

1993年10月,當默沙東援建的疫苗工廠在北京落成時,時任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到場參觀,負責人趙鎧連續兩次詢問陳部長的看法,都沒有得到回答。

多年後,已經成爲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趙鎧,回憶了當時的情景——“我抬頭望他,看見他眼裏噙滿了淚水。”

2021年5月,當巴西聖保羅州州長若昂·多利亞成爲了中國科興疫苗的接種者時,歷史完成了交接棒。

乙肝疫苗的工廠,是前驅者送給中國的禮物。現在,面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期待,中國疫苗終於迎來了回饋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