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各地健康碼雖然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不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應用過程中暴露出地區之間不共享互認、數據交換延遲、監管不到位等一些問題,建議收歸全國統一管理,進一步提升健康碼疫情防控效能。”6月29日,安徽亳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網站刊發了一則基層建議。

這則建議提到的問題有:

(一)健康碼未實現全國互認。雖然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碼賦碼轉碼管理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1﹞126號)、《關於進一步規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碼管理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54號)等多個文件,大力推進健康碼全國互通互認、“一碼通行”,但國內大部分地區仍以“省內通行”爲主,依然存在各地“一碼歸一碼,各認各碼”現象。例如,往返山東安徽的貨車司機反映,持“安康碼”綠碼和國家健康碼綠碼,在山東高速出口無法通行。

(二)健康碼數據更新不及時。各省健康碼覆蓋能力有限,通訊行程信息、同行密接信息、確診出院信息等省外數據無法及時獲取,賦碼轉碼多是人工操作,無法自動更新羣衆相關信息。雖然大部分省份的健康碼已按照國家標準完成與國家平臺的對接,但因各省健康碼數據交換頻次不同,一省的健康碼變色後,其他省的健康碼顏色變更存在延遲現象。例如,貨車司機宗師傅途經亳州市渦陽縣高速交通卡點時,核酸檢測結果異常,屬於“尚未排除的疑似病例、新冠病毒初篩陽性者”,健康碼應賦紅碼,因數據傳送延遲,“安康碼”賦紅碼11小時後,四川省的健康碼仍然是綠碼。

(三)健康碼技術支撐能力有待提升。各省健康碼建設水平參差不齊,部分省份的健康碼存在功能解耦不足、系統優化不充分、網絡配置不高等多方面問題,導致全民核酸檢測等高併發、大流量服務應用時,健康碼出現崩潰的現象。今年以來,福建省、湖北省、西安市、杭州市、四川省等十餘個省市的健康碼相繼崩潰。

(四)健康碼監督機制未建立。健康碼承載了羣衆的姓名、身份證號、出行軌跡等個人信息,各省、市健康碼承建部門、管理部門、運維部門各不相同,容易出現個人信息濫用、泄露隱私等管理問題。雖然國家、省、市層面均出臺了一些標準和規範性文件,強化健康碼管理,但缺少相應監督機制和專門的投訴渠道。河南省鄭州溝通村鎮銀行“取款難”的儲戶被賦紅碼就是一個健康碼濫用的例子。

這則建議稱,(一)推行全國統一的健康碼。從國家層面統一健康碼管理,取消各地自建的健康碼,推行全國統一的“國康碼”,從源頭上打通數據壁壘,統一賦碼轉碼規則,實現“一碼通行”。(二)強化健康碼技術支撐。建議從國家層面全面加強健康碼技術支撐,優化完善服務功能,提升網絡、數據負載能力,提高應用穩定性,加強數據安全管理,防止健康碼收歸全國統一管理後出現的系統崩潰、數據泄露等問題。(三)建立健全監督問責機制。建議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康碼數據管理使用規範,建立健全監督問責機制,設立統一的投訴、檢舉渠道,強化健康碼監督管理,不斷提升健康碼管理水平。

此前,輿論場已出現關於“健康碼收歸國家統一管理”的討論。

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蔡衛平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各地健康碼不統一、不互認,信息也不聯通,已經出現了一些健康碼被濫用的現象。從長遠來看,健康碼應該收歸國家統一管理,而從短期來看,最重要的是弱化健康碼的管理職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