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拆解一則巴菲特的交易。

昨天,伯克希爾哈撒韋發佈公告稱再次大手筆增持西方石油(990萬股),至此,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爲西方石油的最大股東,持股佔比高達17.4%。

說實話,對這則交易,包括其5月的加倉,我有點想不明白。

1,逆趨勢加倉

上半年受俄烏戰爭的刺激,國際油價從年初的75美元/桶,一路大漲到120美元/桶的上方。

但是,從6月上旬開始,國際油價又開始震盪下跌,這說明在全球資本的眼中,

俄烏戰爭對油價的突發刺激,已逐漸進入邊際向下區間。

在這一時刻,幾乎所有的成熟投資者(包括我),都認爲,當下是逢高減持石油股票的時候。

但是,巴菲特不僅高位不減,而且,還逢回調繼續加倉。

2,中長期沒有未來

石油類公司至少中長期之未來,比如兩三年之後,其整體估值應該是向下的。

這是因爲,新能源(鋰、光伏、水能、風能等)不僅已經成爲趨勢,而且,最近兩三年,還呈現出加速擴張的趨勢。

而一旦新能源的佔比加速上升,那麼,未來(5-8年後)的石油與煤炭,更多的屬性,其實是化工原材料,而不是能源本身。

這樣的認知,巴菲特肯定是有的,但是,巴菲特還是加倉了,並且還加成了第一大股東。

3,非高明操作

當然,有人會說,西方石油市盈率低,一季度就狂賺超過40億美元,這其實是一種初級投資者的認知。

對於週期類公司,更爲成熟的認知應該是,在業績暴增導致超低市盈率的時候,其實往往是儘快減持離場的時候。

而最佳離場時間點,一般是業績暴增導致超低市盈率兌現之前2至6個月。

比如,去年初的防疫股,英科醫療業績暴增導致超低市盈率出現在去年7月(3倍多),而股價的高位跳水,則從去年1月初2月初開始,至少暴跌超過80%。

比如,去年至今的海運股,中遠海控業績暴增導致超低市盈率出現在去年3季度(2倍),而股價的高位下跌,則提前三個月,從去年6月開始。

再比如,從事顯卡業務(與虛擬貨幣的挖礦週期有關)的公司,栢能集團的超低市盈率出現在今年3月(1.2倍左右),但栢能集團股價是從去年12月開始連續大跌的,至今跌幅超過50%。

雖然石油類公司是明顯的週期股,但是,巴菲特在西方石油業績暴增導致市盈率超低的時候,卻還是果斷選擇了加倉。

所以,五六月,巴菲特連續加倉西方石油,看起來是一場豪賭。

我想不明白,但必須去想。

因爲,我所認知的,巴菲特肯定全部認知,但是,巴菲特的認知,我卻可能並不認知。

想不明白的,必須進行邏輯推導。

我所認爲的,油價進入邊際向下區間,在巴菲特眼中並不是,超短期可能是,但是,至少中短期(半年)不是。

巴菲特認爲,油價中短期還將上漲。

我們所認爲的,乃至全球公認的,石油類公司中長期(5年以上)沒有未來,巴菲特並不認同。

巴菲特認爲,石油之於能源的主體存在價值,至少還要維持5-8年。

進一步進行邏輯推導。

第一個,巴菲特認爲,油價中短期內還將上漲,至少不會再大幅下跌。

這一判斷,其實押的是,俄烏戰爭半年內不會結束,或者即使俄烏戰爭結束,沙特、俄羅斯等也沒有大規模進行原油擴產的動力。

有沒有這個可能性?

詳細推敲了半天,我認爲這個概率還是比較大的——即使俄烏戰爭半年內結束,美國和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卻不可能放鬆。

另外,沙特等中東國家、乃至美國石油公司,難得等來了油價的春天,所以,即使俄烏戰爭結束,他們基本上也不可能主動進行大規模擴產從而降低油價。

第二個,巴菲特認爲,石油之於能源的主體存在價值,至少還要維持5至8年,注意,是至少。

這種可能性存不存在呢?

我認爲,也是有可能的,儘管,事實幾乎沒有人願意這樣。

各式各樣的新能源是起來了,而且呈現超高速態勢,但是,這種新能源的超高速,至少目前而言,還離不開財政政策的貼補,幾乎所有國家都不意外。

如此,問題就來了,在俄烏戰爭導致全球共識撕裂之下,在5-8年內,究竟有多少國家(主要是發展中國家)願意去影響全球減少碳排放的共識?

印度,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南亞人口大國,肯定不願意,印度既沒有形成新能源產業鏈,而且也不具備對新能源進行大規模財政補貼的可能性。

南美、非洲、以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多數肯定也不願意,原因與印度類同。

這種不願意,如果是在全球化加速的時代,是可以通過全球共識機制倒逼其必須響應的。

但是,現在是全球化撕裂的時代,全球共識機制本就已經撕裂,又談何迫使其響應呢。

這樣一環又一環的邏輯推導下來。

我們必須要承認巴菲特認知的更高維度,即使全球走勢的事實推演(油價和石油公司股價是事實推演的結果之一),最終證僞了巴菲特這些核心判斷,或最終證明巴菲特對全球化過於悲觀了。

但是,對巴菲特的反常操作,進行詳細的邏輯推導,至少拓寬了我們的認知。

注:對巴菲特的反常投資,我們不必陷入其操作,他的操作都是透明的(也不一定全對),但是,不間斷推敲其邏輯則是很有必要的。

做主動投資,認知是必須不斷拓寬的,只有不斷拓寬,纔有可能建構多維的認知體系。

只有具備多維的認知體系,纔有可能結合不同的歷史變革和突發事件,揪住不同投資標的、不同投資標的在不同區間的主要矛盾,至而化繁爲簡做出決策。

有句話講,投資之道,化繁爲簡。

但是,邏輯和研究,必須先複雜,再簡單。

不經歷複雜的簡單,只能算是空洞。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