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工網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首屆“勞動與民生論壇”——“穩經濟、保就業”夏季論壇成功舉辦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菁

7月2日,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研究基地主辦,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科研處、《人口與經濟》編輯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協辦的首屆“勞動與民生論壇”——“穩經濟、保就業”夏季論壇在雲端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會聚了國內衆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穩經濟、保就業”爲主題,着重探討了中小企業的就業景氣程度、積極就業政策、勞動力供求形勢、青年人和大學生就業、城市羣勞動力集聚的空間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問題。近2000名來自各高校、學術科研機構等單位的相關人員在線參與此次論壇。

在論壇開幕式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韓憲洲表示,就業是經濟之基、民生之本,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創立首屆“勞動與民生”論壇,並以“穩經濟、保就業”作爲論壇主題,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與迫切的現實需要。希望藉助論壇平臺,匯聚專家智慧,破解“穩經濟、保就業”中的難題,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建言獻策。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在致辭中表示,保就業就是保民生,穩經濟需要穩就業。要進一步強化全社會的就業優先意識,完善就業工作機制。加強宏觀政策支持,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和穩定市場信心,提升政策精準度,加強政策可及性和有效性,完善市場和服務體系,健全失業風險應對機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馮喜良介紹了“勞動與民生論壇”論壇舉辦的出發點。他表示,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轉型和新冠疫情的長期影響等因素,對勞動與民生領域產生了較大影響,這些問題需要領域內各方力量一起努力,共同面對。論壇將每年舉辦,爲大家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

據瞭解,本屆論壇共設置了三個主旨綜合論壇和兩個主旨專題論壇。在上午的主旨綜合論壇上,六位專家圍繞“穩經濟、保就業”主題作了主旨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學部委員蔡昉作了題爲“在應對沖擊中打造積極就業政策3.0”的報告。他提出,要統籌運用一系列宏觀經濟工具,通過對積極就業政策在宏觀政策工具箱中位置的調整,以就業爲中心,以調查失業率爲核心的就業相關指標爲依據,把勞動力市場各類信號納入宏觀經濟預警機制和政策抉擇中,予以考量、決策和執行。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發表了題爲“中小企業的就業景氣變動及政策應對”主旨演講。他指出,就業問題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需要圍繞就業崗位創造問題,分析中小企業的就業景氣變動及政策應對。同時建議要提升中小企業的崗位創造能力;擴大“見習計劃”範圍;保企業生存;“保就業”和“保生活”並舉;充分利用勞動力調查數據庫;切實落實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

莫榮院長作了題爲“我國勞動力供求形勢與對策”的主旨報告。他指出,今年就業面臨着較大壓力和衝擊,勞動力需求總體走低,失業率一度上升但目前已經開始下降,新增就業等其他指標相對穩定。下一步,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戰略和政策。就業政策與財政、貨幣政策共同成爲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的主要工具,爲經濟平穩運行創造條件。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發表了“穩就業的關鍵在於解決好青年人就業問題”主旨演講。他認爲,就業的關鍵問題是青年人的就業問題,現在青年人的失業率攀升到了歷史上比較高的點位,所以現在的就業政策着力點應是如何解決青年人的就業問題。要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崗位,鼓勵創新創業,鼓勵市場主體的培養,提高人力資本質量和水平,避免片面地將教育型人力資本作爲衡量人力資本的手段。同時,加強就業保障,支持實體經濟和創新經濟的發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作了題爲“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底層邏輯”的報告。他指出,隨着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高校畢業生數量在不斷增加,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從中長遠來看,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關鍵是要使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實現更好的銜接與互動,爲此,他提出建議,要增強高等教育對勞動力市場的適應性;增強勞動力市場的靈活穩定性;合理分擔女性生育成本,更好促進女性高校畢業生就業;畢業生應動態優化就業預期。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學科負責人童玉芬發表了題爲“中國城市羣勞動力集聚的空間經濟效益探討”主旨演講。她指出,勞動力空間流動和集聚是空間經濟學、地理學、人口學的交叉學科領域,不僅涉及流動勞動力本身生存發展問題,也涉及區域城市發展,是決定未來我國勞動力供需的一個重要現象,呼籲大家關注勞動力空間上的流動佈局。

此外,還有十餘名專家學者分別在下午的主旨綜合論壇和主旨專題論壇上進行了發言。本次論壇圍繞“穩經濟、保就業”問題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爲探索我國勞動與民生領域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供了學術交流平臺,對推動勞動經濟學學科的蓬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