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寧夏日報

黃河中衛段兩岸沃野良田生機勃勃。 記者 王文革攝

今年以來,中衛市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的基礎上,大力實施防沙治沙用沙、農田整治提升、耕地質量提升三大工程,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不斷提升耕地質量,增加糧食產量、築牢糧倉,帶動農民增收。

“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爭取讓羣衆跑最少的路,得到最好的服務。”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耕地保護科科長劉佔和說,通過督導,加快設施農業用地的備案效率,縮短備案時間,推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改工作落實到位。

通過實施三大工程,騰格裏沙漠向北不斷退後,沙漠吞噬耕地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沙蔥、葡萄等特色沙漠產業不斷壯大,在鹼鹼湖、南山臺子等沙漠區發展葡萄、蘋果等經濟林18.5萬畝;在北乾渠系發展水稻、玉米等作物10萬畝;實施24個土地整理項目,新增耕地2.9萬畝。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連續多年保持在450萬畝以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75萬畝,建立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園區70個。大力實施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能力提升行動,主導產業區新型、高效噴霧器推廣應用率達到90%。

中衛市科學劃定耕地保護目標409.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296.4萬畝、耕地後備資源14.3萬畝,實現定量、定質、定位、定責保護。以永久基本農田爲基礎,選擇水土資源條件較好、相對集中連片、生態環境良好、農業基礎設施完善的耕地,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110.05萬畝。完成違法違規建設佔用、生態退耕等4大項18種情形的永久基本農田的核實清理。嚴格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制度,3年內將補充耕地1.5萬畝以上。

在嚴守耕地面積的同時,中衛市大力推進土地綜合整治、低質農田改良和農田水利建設。通過農業技術手段進一步涵養土地、培肥地力、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持續提升耕地質量,有效促進良田生“金”長“銀”,助力羣衆端牢“飯碗”。(記者 王文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