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烏魯木齊晚報

7月5日,在米東區水稻科技示範園,“民族要復興 鄉村必振興”主題巨幅稻田畫向遊客開放。 (記者陳巖攝)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宋建華 李凱 向雅祺)稻田當“畫紙”,彩色水稻當顏料,繪就一幅鄉村振興壯美圖景的稻田畫。這兩天,位於米東區羊毛工鎮新建村的稻田畫,吸引了大量遊客,進一步促進農旅融合,打造本土稻米品牌。

7月5日,走進米東區水稻科技示範園內,連片翠綠的稻田如一片綠色的畫布,處於拔節期的稻秧已到人膝蓋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色,五彩水稻勾勒出的稻田畫作壯觀逼真。

首府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穩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米東區是新疆水稻主產地之一,今年針對水稻種植戶進行種植補貼,穩定水稻種植面積3.5萬畝。

近年來,作爲宣傳稻鄉的重要舉措,米東區通過在示範園製作稻田畫的形式,將創意農業與休閒旅遊結合,打響稻米品牌知名度,促進以綠色爲底色、三產融合的水稻產業鏈。

米東區今年的稻田畫面積更大,分兩大主題四大板塊,既展示各族羣衆喜迎黨的二十大的熱烈氛圍,也展示鄉村振興取得的成效。

巨幅稻田畫和萬畝稻海風光,帶火了鄉村遊。羊毛工鎮黨委書記桑梓檳說,藉助全鎮2.4萬畝水稻種植面積,羊毛工鎮按照“農田變景田、田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民房變民宿”的發展思路走穩走好農旅融合路,加快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推動現有各類旅遊資源和農業農村深度融合,努力實現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良性互動。

巨幅稻田畫,打造了一幅本土稻米品牌的特色宣傳畫。米東區農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郝安平說,米東區3.5萬畝水稻分櫱正常、長勢正好,這得益於新品種水稻和農業機械化推廣。

示範園每年都有30餘種新品種水稻進行試驗、示範和推廣,其中新粳8號、新粳7號、新稻58號等在米東區大範圍推廣,並實現水稻種植全過程機械化,促進增產增收的同時打造了“米全”“米泉”“泰康”等十餘個本土稻米品牌。

今年,米東區將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等產業,着力打造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馬場湖核心區、糧油產業園等農業園區發展,扶持精品水稻、蔬菜、牛羊肉等主要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聚集發展,形成上下游產品銜接的加工體系,不斷延伸農產品產業鏈。

種植水稻有補貼,農旅融合增人氣,品牌打造促增收,還有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示範園種植戶曹傳友說,黨的政策好,稻農加油幹,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年比一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