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縣有一個名叫趙旭的“90後”小夥,十幾年來,他憑一顆匠心,趙旭在一刨一鑿中斫製出一張張古琴,傳承着千年古音。6月29日,小編見到了他。

趙旭是臨潁縣繁城鎮人。14歲那年,趙旭跟隨父母到鄭州上學。當時他被一所茶藝培訓學校選中,每天下午放學後都去學習茶藝。

有一次,趙旭到茶室後看到一把古琴。“當時出於好奇,我撥動了一下琴絃,沒想到竟然那麼好聽。”趙旭說,從此,他就對古琴產生了濃厚興趣。後來他得知古玩市場經常有人彈琴,便在課餘時間到那裏聽琴。2006年,經多方打聽,趙旭得知鄭州市博物館有古琴教學,便報名參加學習,自此與古琴正式結緣。

從喜歡聽琴到會撫琴再到夢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古琴,趙旭萌生了動手製作古琴的想法。他到傢俱廠買了一塊兒老楠木和一塊兒老榆木,在自家陽臺上開始鑽研斫琴。先按尺寸畫好,用雞尾鋸一步步做成形,然後開始刨面。挖琴的腹腔時,因爲沒有經驗,他足足挖了三個月。歷時兩年,他終於製作出一張古琴。

2010年,他到天津一家琴院深造,走上專業琴師的道路。

2012年,趙旭背起行囊四處遊歷,遍訪古琴名家。爲製作好古琴,他從出土的古琴實物圖譜和大量琴書文獻中查找古琴斫制的各種版本資料,潛心揣摩,把歷代有名的琴都仿製了一遍。爲了精益求精,他去清華大學研修漆藝,又去日本尋訪名師。在不斷學習中,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斫琴風格。

2013年,趙旭創辦虹堂琴坊,專注斫琴。2019年,虹堂古琴斫制技藝成爲臨潁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我所希望的就是儘自己的力量,讓古琴斫制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助力。”趙旭說。(來源:漯河日報)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