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說起葉挺將軍,我們都熟知他在北伐戰爭中所立下的戰功,所率領的獨立團更是令敵人聞風喪膽。但很多人都會會忽略一點,那就是在汀泗橋、賀勝橋戰役中取得重大勝利可不全是葉挺的功勞,當時的北伐12師在這場戰鬥中所起到的作用甚至更大。這位12師的師長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不僅當過國民黨的陸軍總司令,後來的十大元帥中更是有八位出自他的手下,此人到底是誰呢?

圖片

張發奎,1896年出生於廣東韶關,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求學期間接受了革命思想教育的他,加入了同盟會。在軍校畢業之後,張發奎開始追隨孫中山,在革命戰爭中頭腦靈活膽識過人的張發奎很快受到了孫中山的賞識。深受重用的張發奎很快成爲總統警衛營的營長,和葉挺同級,兩位同樣有着遠大抱負的青年就此結爲好友。北伐戰爭開始後,擔任十二師師長的張發奎與率領獨立團的葉挺在戰場上屢屢配合,每逢敵軍總能大獲全勝。正因爲如此,擁有這兩支隊伍的北伐第四軍被冠以鐵軍稱號。憑藉着優秀的軍事能力,張發奎升任爲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同年的8月1號,震驚全國的南昌起義爆發。而起義軍中的主體力量,第11軍和新編第20軍都是張發奎的下屬部隊。起義爆發之後,張發奎奉命進行討伐,可是經過當時在軍中擔任參謀長的葉劍英勸說,張發奎放棄了對起義軍的窮追不捨。而就是在這一支起義軍中,有六位張發奎當時的部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都成爲了元帥。再加上當時擔任參謀長的葉劍英和參謀徐向前,十大元帥中,有八位都出自張發奎的軍中,這實在是令人感到驚奇。

圖片

可是風雲突變,張發奎在總指揮這一位子上並沒有安穩的坐下去。就在當年的12月,當時還是張發奎部下的葉劍英領導了廣州起義。儘管張發奎很快率領部隊重新佔領了廣州,但是面對手下多名將領的“背叛”,他一時在社會上受到了衆多的譴責。遭到“衆叛親離”的張發奎,只能藉着去日本留學的由頭,先躲一陣。回國之後的張發奎也沒過上幾天舒心的日子。在國民黨內部的黨派之爭中,由於站錯了隊伍,戰敗的張發奎在無奈之下只能投降了蔣介石,他也因此最終被奪走了兵權。

圖片

當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報國心切的張發奎又找到了蔣介石,希望能夠在抗日戰場上出一份力,於是蔣介石同意了張發奎的請求。在抗日戰爭時期,張發奎先後擔任國民黨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和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並且率領軍隊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著名戰役,在戰場之上也算是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作爲廣州戰區當時的最高指揮官,張發奎擔任了日軍受降官。解放戰爭爆發後,由於張發奎在立場上和國民黨的主流思想不符,他並沒能夠在軍隊中任職。直到1949年三大戰役都結束後,張發奎又被任命爲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可是這時誰都知道,國民黨已經大勢所去,張發奎只不過是被國民黨推上臺面的替罪羊。於是在最終的渡江戰役打響後,國民黨在中國大陸軍隊全面潰敗。而看透了這一切的張發奎在心灰意冷之下辭去職務,前往香港避難,並且終老於此。

圖片

1980年張發奎病逝之後,他曾經的老部下葉劍英元帥也向他的家屬發電致哀,而臺灣的同鄉會也追悼張發奎,惋惜威震一時的名將至此撒手人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