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上,燕是比較常用的國號,比如前燕、南燕、後燕、西燕等。在很多人看來,燕國這一國號,應該是源自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也即姬姓燕國。不過,實際上,在先秦時期,還有兩個燕國。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這三個古老的燕國。

一、姬姓燕國

燕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長子召公。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是爲燕召公。雖然是姬姓諸侯國,但是,很長時間內,燕國的名氣無法和晉國、魯國、鄭國等諸侯國相提並論,這主要是因爲燕國的地理位置相對偏遠。

爲此,公元前7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併薊國後,建都薊(今北京市)。公元前323年,燕易王稱王。這個時候,燕國雖然稱王,不過其整體實力,還是要弱於戰國七雄的另外六個諸侯國。公元前316年,燕國爆發子之之亂,兩年後,齊宣王借平亂之名,派大軍滅燕。公元前312年,趙武靈王扶持公子職(燕昭王)歸國登基,燕國復國。燕昭王廣納賢士,勵精圖治,任用樂毅合縱攻齊、秦開破東胡朝鮮,盛極一時。

燕昭王去世後,燕國迅速衰落。長平之戰後,燕國企圖趁火打劫,結果連敗於趙國,淪爲弱國。公元前228年,秦破趙都邯鄲,陳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荊軻刺秦,最終失敗,荊軻被殺,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發兵攻燕,公元前226年,燕王喜聯合趙代王嘉抵抗秦軍,戰敗後,率公室衛軍逃遼東。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二、古燕國

今北京市一帶在三千年前有兩個小國,一個是燕國,一個是薊國,古燕國與古薊國相鄰,皆爲當時臣屬商朝的諸侯國。

商朝甲骨文字中有一‘妟’字,在金文中,“燕”寫爲“郾”或“匽”,如“燕侯”、“燕王”的“燕”字,金文中均作“匽”、或“郾”,稱爲“匽”、“郾王”,由此可知,燕國即匽國。

商朝末年到西周初期,古燕國的都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一帶,在這個地方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大的殷商遺址,此地可能即是古燕國都城舊址。周武王姬發滅商後,封召公於燕。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姬姓燕國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古燕國。進一步來說,這說明古燕國的立場偏向於商朝,不願意臣服剛剛建立的西周。

三、南燕國

南燕國爲姞姓,始封國君伯鯈爲軒轅黃帝之後吉光的後裔,伯鯈所立之南燕國,地在今河南延津東北45裏處。姞姓南燕國是個小國,發祥地在浚水河畔。唐代著名古籍專家、學者孔穎達(公元574-648年)解釋說:“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始祖爲伯鯈。小國無世家,不知其君號也。”

《左傳》記載春秋時史事,南燕國的出現還要早於姬姓燕國。不過,比較遺憾的是,南燕國的滅亡年代無考,但可以確定的是,最早也要在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之後被滅,因《左傳》中最後一次提到南燕國即爲此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六國,建立秦朝後,開始推行郡縣制。對此,秦朝在南燕國一帶設立南燕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將南燕縣改爲胙城縣。唐武德二年,設胙州,又改原胙城縣爲南燕縣;到了唐武德四年,唐朝撤銷南燕縣併入胙城縣。自此之後,南燕作爲區劃名稱的歷史走向結束。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