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風窗

原標題:頑固不化

作者/楊閏然

有“雪糕屆愛馬仕”之稱的鐘薛高正在遭遇走紅以來最大的信譽危機。

最近,有網友稱將鍾薛高放在室溫31度的室外,一個小時後,雪糕沒有完全融化,話題“鍾薛高31度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不僅如此,還有網友嘗試用打火機點燃鍾薛高,發現雪糕外形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事後,鍾薛高發表聲明,認爲用烤雪糕、曬雪糕或者加熱雪糕的方式,來評斷雪糕品質的好壞並不科學,其中,他們還提及雪糕中確實添加了卡拉膠,符合國家標準中“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的規定。

然而,網友並不買賬,“不化、不化”“皮鞋廠”等評論湧入了鍾薛高的抖音直播間,原本主打高價、以質量取勝的鐘薛高,現在已經是被嘲諷的“雪糕刺客”,和曾經的風頭無兩形成鮮明對比。

雪糕原本只是生活裏解渴、解饞的平價消遣,但是,現在已經成了不一定買得起的奢侈品,“不認識的雪糕不要拿,會變得不幸”,更是反映了這一行業便宜的產品越來越少,新品越來越貴的現象。

與此同時,更多的企業跨界佈局其中,它們看中的到底是高價雪糕利潤高,還是消費者願意爲其高溢價買單呢?

口味劇烈變化

7月9日,深圳、廣州、武漢、長沙、杭州等地的茅臺冰淇淋店相繼開業,這些印着茅臺logo的雪糕,將原品牌的貴氣延續下去,據瞭解,線下每個雪糕售價59元起,而且還有每人限購3個的規定。

從數據來看,加入了冰淇淋市場戰的茅臺,市場反饋相當不錯。

根據“i茅臺”公衆號數據,茅臺與蒙牛聯名出品的茅臺冰淇淋在“i茅臺”App上線銷售首日,51分鐘全部售罄,銷售數量逾4萬個,銷售金額逾250萬元。

2022年5月29日,貴陽,茅臺冰淇淋旗艦店的工作人員在擺放茅臺冰淇淋

在茅臺冰淇淋線下首發城市貴陽,旗艦店營業開售7小時,銷售額破20萬元,銷售單數破900單,共計銷售茅臺冰淇淋5000餘個。

在短短十天內,茅臺連開了兩家冰淇淋門店。接下來,茅臺冰淇淋還將登陸多個城市。可以看出,茅臺此舉,並非只是營銷噱頭。

那麼茅臺開拓的新業務,爲什麼是冰淇淋?對此茅臺解釋,茅臺冰淇淋向大衆消費者展現了茅臺創新、活力、時尚的另一面,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認知、愛上茅臺,從中培養、挖掘茅臺酒的潛在客羣,努力培養茅臺風味的口感和記憶。

根據官方介紹,茅臺冰淇淋屬於全乳脂冰淇淋,產品中添加了38%以上生牛乳,20%以上的動物淡奶油,乳脂肪含量達8%以上,還添加了比例在2%左右的53度飛天茅臺。平常不喝酒的年輕人也能在冰淇淋裏嘗一口茅臺酒的味道了。

經濟學家任澤平立即對此發表了分析:從第一波啓動來看,無論是i茅臺還是茅臺冰淇淋,都是成功的。後面關鍵看如何持續交付好的產品,如何保持好的消費者口碑,如何上規模,實現茅臺的第二增長曲線。

冰淇淋是一門好生意嗎?

從市場數據來看,冰淇淋市場與火熱的新茶飲賽道市場規模旗鼓相當。根據中國綠色食品協會等機構近日聯合發佈的《中國冰淇淋雪糕行業趨勢報告》,2021年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超過1600億元,位居全球第一,其主要顧客羣年齡集中在13-29歲。並且,冰淇淋的消費場景已經從單純的消暑解渴,向社交分享、文化共鳴、居家零食等方向發生了轉變。

爲了實現潛在消費羣體的有效開拓,許多白酒企業都選擇從冰淇淋賽道開拓,茅臺並非第一家。

此前,五糧液與喜茶推出過酒味冰淇淋,瀘州老窖與鍾薛高一同聯名推出了白酒風味雪糕,江小白也曾與蒙牛合作推出酒精雪糕。

就連調味品行業也來跨界,近期恆順醋業以自家三款主打產品——醋、黃酒和醬油爲主要元素,推出了三款雪糕,分別爲香醋味、黃酒味、醬油芝士味。

目前,這三款“口味獨特”的產品只在中國醋文化博物館的文創區作爲旅遊產品售賣,標價每支18元。

從酒到醋都盯上了冰淇淋,只要有人賣,就會有人買。近年來,研發新奇口味的冰淇淋品牌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了辣椒味、臭豆腐味、啤酒味、肉鬆牛奶香蔥味等等。

對於線下渠道來說,它們需要這樣“怪怪的”商品作爲亮點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有爭議、有熱度,纔有關注,怕的就是產品投放到市場沒有任何水花;流量思維真是無處不在。

價格多是兩位數

這些年,國內冰淇淋消費市場已然“升級”了,一兩塊錢的雪糕早已不見蹤影。所有的冰淇淋品牌都在想變得“高大上”。傳統的冰淇淋大品牌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產品推陳出新。

發力高端市場的重要原因是利潤。早在2013年,蒙牛冰淇淋事業部就開始集中火力向利潤更高的中高端市場發展。當年,蒙牛冰淇淋業務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從 2009年的10.4%下降到了7%。

從原料來看,冰淇淋可以分爲全乳脂、半乳脂和植脂三種。其中,全乳脂冰淇淋以牛奶、奶油等爲主要原料,乳脂含量高,口感更加濃厚,營養成分也更高,所以它的成本更高。消費者對高級品質的崇尚,使得冰淇淋品牌加緊了對產品原料的優化升級。

比如,光明冷飲旗下有價格便宜的光明冰磚,但同時也推出了更貴的中高端產品白熊冰磚,二者在原料成本上的投入有所不同。此外,蒙牛旗下品牌“綠色心情”在 2021年也開始了品牌轉型,孵化了“植輕”子品牌——通過突破豆冰品類,開拓植物草本冰淇淋賽道。

這些年,乳製品、糖等冰淇淋主要原材料價格的飛漲,直接導致了產品成本的增加。但總體來說,雪糕的生產成本其實並不高。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即便是一款再好的雪糕,全部添加純的奶油和高倍的奶酪,其生產成本可能也就是三四元,一罐奶粉的生產成本也不過40元。價格取決於雪糕品牌路線和定位,因偏小衆,其中更多是運營成本。

歐睿國際諮詢的數據顯示,2015-2020年,中國整體冷飲平均單價上漲了30%,除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外,更多是受到營銷溢價拉動。最大程度地喫到了互聯網經濟之紅利的雪糕品牌,則是“新勢力”鍾薛高。鍾薛高還曾因爲被稱作“天價雪糕”而登上過熱搜,其旗下產品的官方售價從16元到88元的都有。鍾薛高就曾因“雪糕最貴一支66元”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鍾薛高從網絡營銷中崛起,具有較強的互聯網屬性和社交屬性。通過和KOL合作,鍾薛高在成立短短几年內,實現了快速的品牌認知和市場積累,並持續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保持着極高的話題度。

資料顯示,鍾薛高曾在2018年相繼獲得真格基金、峯瑞資本參與的天使輪融資以及天圖資本、頭頭是道參與的Pre-A輪融資。在2021年初,鍾薛高完成了2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元生資本領投,HCapital、萬物資本跟投。

線上渠道似乎更容易打造出爆款與網紅,但在線下渠道,鍾薛高也非常受歡迎,一方面是因爲營銷到位,另一方面因爲它單價高,利潤率也高,賣它賺得更多。可見,對冰淇淋市場來說,線上、線下一體化或許纔是企業未來銷售模式的發展方向。

頭部企業的業績,可以顯示這一行業巨大的市場潛力。比如,2021年,蒙牛冰淇淋業務大幅擴張,當年實現營收42.40億元,同比增長61.0%;另一巨頭伊利,其冷飲業務2021年實現營收71.61億元,同比增長16.28%。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乳企的冰淇淋業務增速,均高於集團的營收增速。

賽道的分化

在最初的競爭中,冰淇淋公司之間還進行過冰櫃大戰。那個年代,選擇哪個公司的冰櫃,對小賣店的老闆來說也是個技術活兒。他們需要了解哪個牌子的冰淇淋更好賣,利潤更高,冰櫃的押金規則又是怎麼樣的。

最開始“送冰櫃”的,是聯合利華旗下的和路雪,1993年它進入中國市場後把這種方式做到了極致。冰淇淋公司擁有的冰櫃數量越多,越能在市場上佔領有利位置,但這個佔領地盤的過程成本負擔極強,必然伴隨一段時期的虧損。

所以說,在那個年代,也只有巨頭能把這門生意做大,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也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佔領貨架。蒙牛和伊利能“後發制人”靠的也是“佔領冰櫃”。後來,這兩大巨頭在冰淇淋行業發展成了“死對頭”,產品類型都極爲相似。

在20世紀90年代,冰淇淋的銷售利潤還是很高的,隨着批發商數量越來越多,加上電費、成本等因素的上漲,導致賣冰淇淋變得越來越不賺錢,所以賣冰淇淋的老闆對此更是“精打細算”。

在超市裏銷售冰淇淋成本更高,超市只能擺上高利潤的產品,比如說更高端的或是包裝量更大的產品。

隨着冷鏈運輸的快速發展,線上的冰淇淋也開始賣得越來越好了。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2016年冰淇淋類產品正式加入了天貓雙十一活動。當時賣得最好的品牌,是進駐天貓剛半年的“中街1946”,排在第二的則是早兩年就開始了線上消暑的哈根達斯。可見在線上,冰淇淋品牌更容易實現對國際大牌的突圍。

當我們談及冰淇淋品牌時,腦子裏通常會浮現出三個陣營——和路雪、雀巢等國際品牌,蒙牛、伊利等平價巨頭,以及五羊、天冰等區域性雪糕。近幾年,在國貨回潮的趨勢以及互聯網傳播的加持下,冰淇淋品牌不斷湧現出許多國貨新品牌,比如鍾薛高、中街1946、馬迭爾等。

網紅雪糕成了冰淇淋行業的突破口,並開始倒逼和路雪、夢龍、哈根達斯等國際大牌加快推出新品的速度。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