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週以來,各地政府不斷出臺新政策加速化解問題樓盤,銀保監會也多次回應“保交樓”相關問題。

“6月30日,江西景德鎮某個樓盤因爲延期交房引發了輿論關注。銀保監會對此高度重視,積極加強與住建部、人民銀行等部門的協同配合,支持地方更加有力推動‘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7月21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表示。

界面新聞注意到,7月8日,景德鎮市住建局便發佈了針對問題樓盤的具體措施,其中提及,爲了促進停工項目風險化解,分項目分別落實國控集團、城投集團、昌江國資及珠山國資4家國資平臺參與風險化解。

各國資平臺公司進駐現場、開展盡職調查、資產評估、工程清算,以及與開發商、施工方簽訂代管協議,落實項目新增貸款。項目重整後,各涉穩專班將認真督導各方,嚴格按施工組織計劃,在2023年底完成問題項目保交樓工作。

除景德鎮外,重慶、湖南長沙、株洲等地也在相關問政平臺上回應了具體項目的統籌進展。

針對羣衆反映較多的佳兆業瓏樾壹號、富力院士庭、富力朗境、金科新天宸等項目停工問題,重慶市高新區建設局約談相關開發商督促復工復產、成立房地產問題項目風險化解處置小組、安排房地產專班組跟進項目建設進度。

比如佳兆業瓏樾壹號,住建局回覆購房者稱,開發企業佳兆業現正與國內知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商討引資合作事宜,現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長沙、株洲在回應統籌協調項目建設時,提及多種類型的停工樓盤。針對開發商無力完成後續建設的項目,已設立幫扶指導工作組覈實資產,研究具體幫扶方案。

針對因華晨集團破產重組的項目,相關部門表示,中國華融已經批覆同意投資,正在開展簽訂投資協議的相關工作,已在做復工復產的籌備工作,待資金到位後,包括華晨神農府項目在內的在建樓盤將於2022年12月31日前全面復工。

另外,還有一些項目預售資金前期由監管銀行單方面監管,長沙政府部門現已介入,並對其進行重點監管。且已派駐專人每週督察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確保今年完工交付。

從對單個問題樓盤的化解手段來看,各地政府主要手段爲引入國資、幫扶指導建設、加強對預售金及工程進度的監管監控。

而一些地方政府對問題樓盤整體設定了工作思路及計劃,比如西安、廣州汕頭、河北滄州此前都出臺政策加強預售資金監管。

近期,陝西咸陽確定了一對一幫扶政策,即一個科室幫扶一家企業,促進問題儘早解決。

四川遂寧將全市83個在建和待建房地產開發項目納入掛聯範圍,每一個項目均由一名縣級領導進行“一對一”掛聯。各轄區掛聯領導要全面掌握已購開發建設用地的房企和房地產開發項目情況,每月需開展對接活動,化解房企發展難題。

四川冕寧也提出,要加快協調處置房地產開發項目遺留問題,建立健全長效協調處置機制,形成專班,落實“一盤一策一領導”機制限期及時協調處置。

“一對一的機制成爲近期各地化解問題樓盤的重要舉措。這些三四線城市的政策,也充分說明三四線城市在其他融資渠道相對狹窄的情況下,通過幫扶機制,能夠短期內盤摸和解決問題。”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界面新聞表示。

一些地方政策也在從源頭拿地端入手,預防爛尾樓增量。

雲南楚雄近期出臺了15條暖企紓困措施,其中提到,大力推進爛尾樓清理整治,對延期交房的,限制其參與新出讓土地的競買,以及與其他企業合作開發。有效期至2022年年底。

福州市永泰縣則推出一幅需按現房銷售實施的地塊,規定規劃房屋竣工驗收之後,競得人方可申請房屋銷售手續。

在導致項目交付難的核心因素資金方面,近期兩個省會城市表態紓困資金問題。

近期,河南鄭州地產集團牽手河南資產管理設立鄭州市地產紓困基金,將,通過資產處置、資源整合、重組顧問等方式,參與問題樓盤盤活、困難房企救助等解圍紓困工作。

山東濟南歷下區則提出,針對風險項目資金緊張的實際情況,在保障資金安全前提下,幫助企業爭取市住建局預售監管資金支持,在項目內封閉運行使用,確保項目完成交付。

當下,解決現有停工樓盤爭端,防止風險增量已成爲多地政府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議題。在加強監管加助企紓困組合拳下,問題樓盤的化解將進一步加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