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危機爲背景或核心主題的影視作品,以及專業學者對危機根源與應對政策的批判式研究,在呈現金融精英之貪婪的同時,反思了國家在金融治理中的政策缺陷,引發全社會輿論關注,形成新一輪的改革推動力,爲金融創新和更完善的金融監管提供助益

文|臧博

編輯|何剛

金融危機因其對社會經濟的破壞力,以及應對危機過程中所促成的政策創新,在人類歷史上往往佔據重要位置;也因其對文化、政治等諸多領域的深刻影響,常成爲歷史時代的重要轉折點。

世界現代史上最大規模,影響最爲深遠的經濟、金融危機計有四次,即始於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以及此後的大蕭條;1987年爆發於華爾街的“黑色星期一”和它所引發並波及世界經濟的大股災;1997年席捲亞洲新興經濟體和部分發達國家的亞洲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爆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這四次危機所造成的破壞,以及所衍生出的政策創新,爲學界提供了長期爭論的主題,比如應對危機期間的各方決策之良善與否。本期書單無意於對此作出系統梳理,而是嘗試舉隅部分與危機相關的經典影視、圖書作品,來呈現金融危機在社會思想文化層面所產生的迴響。

包括小說、學術著作、影視等在內的文化產品,主題與核心思想往往源於現實生活,當這些作品的社會影響力足夠強大時,又會反作用於社會,引發新的波動。這一奇妙的因果鏈在歷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都能找到諸多實例。比如1929年經濟危機和大蕭條,造成資本主義世界大範圍失業,累及普通人生計,這一過程給左翼文學思想提供了額外動力,誕生出“大蕭條文學”,其代表作包括小說《憤怒的葡萄》。故事被改編爲電影,同樣引發廣泛反響,促成美國社會高度關注加州移民的生存困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後果,以及對危機反思的衆多文化產品,在西方世界促成對精英政治的深度質疑,以及民粹主義思潮進一步興起。

1987年大股災,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都重現了這一模式。以危機爲背景或核心主題的電影,如《華爾街之狼》《大空頭》《國家破產之日》,以及專業學者對危機根源與應對政策的批判式研究,都在呈現金融精英之貪婪與不負責任的同時,反思了國家在金融治理中的政策缺陷,引發全社會輿論關注,以形成新一輪的改革推力,爲金融創新和更完善的金融監管提供了助益。

1929年經濟危機

美國華爾街股市大崩盤導致的1929年經濟危機,禍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被稱爲人類歷史上破壞性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危機。此次金融災難的後續影響遠遠超出了經濟領域,對國際政治也產生直接影響,甚至被認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催化劑之一。

危機前的近十年,是資本主義世界繁榮發展的時段,激起大規模狂熱投機行爲。所以危機到來令各界猝不及防,諸國工業生產大幅下降,全世界近千萬人失業;也導致全球範圍的農業危機——農產品價格出現創紀錄暴跌,衆多農民流離失所,這成爲名著《憤怒的葡萄》之故事背景。

關於1929年經濟危機,相關研究著作衆多,其中被奉爲經典的有加爾佈雷思的名作《1929年大崩盤》,該書是解讀1929年經濟危機和金融投機問題的經典之作,旨在審視歷史教訓及金融界盲目樂觀和操縱權力的後果。穆雷·羅斯巴德所著《美國大蕭條》,則從奧地利學派的視野出發,通過對1929年經濟危機和後續大蕭條的研究,對危機應對過程中頗受追捧的凱恩斯主義提出挑戰。他認爲,這次危機的根源在於20年代美聯儲持續的信貸擴張,過度繁榮爲後來的經濟衰退乃至大蕭條埋下隱患。與1929年危機相關的影視作品中,首推小說及根據原著所改編的電影《憤怒的葡萄》。事實上,這次危機之前,資本主義世界就已經出現隱性農業危機,1929年大崩盤和後續的大蕭條中,農村都受累甚深,約翰·斯坦貝克深入體察農民困苦後寫下此書,後拍成電影,成就一代經典。

電影:《憤怒的葡萄》

1929年,發端於華爾街的股市大崩盤,演化成後來延續到30年代的大蕭條。這場經濟危機對整個20世紀的歷史走向產生了重大沖擊,在文學和影視界,也出現經久不絕的迴響,其集中表徵便是“大蕭條文學”,代表作有《憤怒的葡萄》《菸草路》《蝗蟲之日》等。

聲譽最隆者莫過於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的小說《憤怒的葡萄》。該書描寫了大蕭條時期美國農村陷入困境,大批農民破產的慘狀。斯坦貝克通過文學創作對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經濟問題進行深刻拷問,成爲盛行於20世紀30年代美國文壇的“左翼文學”之力作。斯坦貝克獲得1940年的普利策獎,又於1962年榮膺諾貝爾文學獎。

《憤怒的葡萄》被改編爲電影,由約翰·福特執導,亨利·方達主演,於1940年上映。該片榮獲第13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兩項金像獎。《憤怒的葡萄》的電影版在相當程度上尊重原著風格,以批判與控訴的基調,講述了以喬德一家爲代表的破產農民在經濟大蕭條時期被迫離開故土,移居加利福尼亞的故事。

(美)約翰•肯尼斯•加爾佈雷思著

沈國華譯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6年11月

加爾佈雷思的名作《1929年大崩盤》堪稱偉大,多年來一直得到學術界和證券投資界頻繁、廣泛引用。本書第一版於1955年面世,此後長銷不衰,近80年後依舊是解讀1929年經濟危機和金融投機問題的經典。

《1929年大崩盤》每次大量重印並被擺上書架,往往對應着又一次潛在的泡沫危機和投機風潮。此後,不論是在20世紀70年代的離岸基金熱潮中,還是1987年的股市風暴,甚至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總會有人在經歷“陣痛”之後將目光轉向過去,回溯加爾佈雷思的看法。

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被稱爲“屠殺百萬富翁的日子”, 直接開啓了被後世稱爲“大蕭條”的時代。危機後的四年中,美國國內市場總值下降30%,數百萬人失去工作,堪稱金融史上一場慘烈股災。加爾佈雷思這本書專注於研究這場金融危機,全面、系統而準確地評述其全過程,旨在審視歷史的教訓及金融界盲目樂觀和操縱權力的後果。

(美)穆雷·N.羅斯巴德著

謝華育譯

海南出版社 2017年12月

這是一本從奧地利學派經濟學思想和分析工具出發研究大蕭條的經典著作。穆雷·羅斯巴德是美國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重要人物。衆所周知,奧地利學派代表學者哈耶克和米塞斯,藉助經濟週期理論成功預測了始於1929年的這場全球性大蕭條。這次經濟災難成就了凱恩斯經濟學,奧地利學派卻繼續處於邊緣。羅斯巴德同樣信奉經濟週期理論,他並以個人主義和主觀主義作爲方法論基礎,反對用數學工具對經濟進行研究。《美國大蕭條》是其重要代表作之一。

在《美國大蕭條》中,作者旁徵博引、爬梳史料,以大量歷史事實證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對大蕭條的解釋不足信,奧地利學派的週期理論更具說服力。羅斯巴德認爲,危機不是源於市場經濟本身,也不是如貨幣主義學者主張的那樣源於1929年後的信貸緊縮政策,而是源於20年代美聯儲持續的信貸擴張,過度繁榮爲後來的經濟衰退乃至大蕭條埋下隱患。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票市場連同相關的期貨和期權市場發生崩盤,當天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也出現大跌。此次股災中股市創下空前跌幅及下跌速度,以及波及範圍之廣,使其成爲金融史上最大危機之一。

爲應對股災,美聯儲採取積極措施穩定市場情緒,增加金融體系流動性,鼓勵銀行向經紀商和交易商提供貸款,在後續數週中逐漸改善了市場運行狀況。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因此次危機處置而獲得金融界高度評價。

1987年股災同樣在影視和出版界產生迴響。研究該次金融危機或以之爲背景的圖書作品中,《賊巢》與《1987年股災紀實》最具有代表性。《賊巢》聚焦1987年股市崩潰和其間的內幕交易醜聞,生動講述了世界金融史上一個代表性案件。金融大亨邁克爾·米爾肯等人組建起的龐大內幕交易網,利用資金、人脈優勢和監管漏洞,瘋狂進行股價操縱、內幕交易和惡意併購。而執法人員經歷重重艱難,纔將這些人繩之以法。美國金融業花費十餘年才完全走出這次災難的影響。此案將華爾街的貪婪與交易內幕全面曝光,此後的“金融犯罪都是這個案件的縮小版、刪減版或複製版”。

作者詹姆斯•斯圖爾特曾任職於《華爾街日報》,並憑藉對1987年股災及相關內幕交易的報道而於1988年榮獲普利策獎。他根據數年採訪和調查所獲材料,生動刻畫了權力精英的野心、手段和貪婪,真實還原了這次阻斷世界經濟發展的金融災難。

《1987年股災紀實》是一本新書,勝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對股災進行全面考察與反思,是對這場危機的翔實分析與長時段研究。

電影:《華爾街之狼》

《華爾街之狼》是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講述華爾街精英們奢靡生活與貪婪本性的電影,上映後曾引發廣泛爭議。影片改編自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真實經歷,以其發家史爲劇情重點,清晰展現出華爾街精英們光鮮表面下的真實面目。

《華爾街之狼》改編自喬丹·貝爾福特的同名回憶錄。影片的主體是講述貝爾福特的奮鬥歷程,背景設定在1987年股市“黑色星期一”前後。貝爾福特的職業生涯始於一家大公司的小職員,但公司在“黑色星期一”期間破產,喬丹失業後利用電話銷售垃圾股發家。

貝爾福特還是一位銷售大師,其祕訣就是有效說服他人。他強調應創造身邊的環境,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來改造世界。正因爲這些能力所以纔有了“華爾街之狼”的稱呼。

(美)詹姆斯·斯圖爾特著

張萬偉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6年5月

《賊巢》聚焦1987年股市崩潰和內幕交易醜聞,講述世界金融史上代表性案件——一羣貪婪成性的華爾街經理人建立起龐大的內幕交易網,利用資金、人脈優勢和監管漏洞,瘋狂進行股價操縱、內幕交易和惡意併購。而執法人員經歷重重艱難,纔將這些人繩之以法。美國金融業花費十餘年才完全走出這次災難的影響。

詹姆斯•斯圖爾特根據數年採訪和調查所獲材料,生動刻畫了權力精英的野心、手段和貪婪,真實還原了這次阻斷世界經濟發展的金融災難。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金融業的發展進程、經營模式,以及政府監管制度。據說讀此書者傾向於形成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有人將金融業作爲自己人生的第一選擇,另一些人則對金融業心生厭惡。

(美)戴安娜·亨利奎斯著

紀小凌譯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20年6月

戴安娜·B.亨利奎斯是一位資深調查記者,自1989年起便爲《紐約時報》擔任撰稿人,作品屢獲大獎。其另著有暢銷書《欺詐聖手——伯尼·麥道夫與信任之死》,該書也已改編爲電影,由羅伯特·德尼羅主演。

本書對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災發生的前因後果進行了詳盡剖析。股災並非在那一天憑空發生,而是在七年的時間裏逐漸醞釀,並最終威脅到整個美國金融體系。作者對大量相關檔案文獻進行梳理,並親自採訪十餘位當事人,從而還原了“黑色星期一”的前因後果,以及被捲入危機各方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感嘆於,無論華爾街還是金融監管當局,並沒有對這次危機進行深入反思,所以幾乎類似的邏輯在時隔20年後再次發揮作用,導致了更爲致命的全球金融危機。

本書不僅僅是在審視過去,更重要的是揭示出相同的危機何以在經歷巨大損失後仍會重複發生,從而警示當下和未來。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亞洲金融危機首先在泰國爆發,後續連鎖反應將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裹挾進來。這場亞洲金融危機來勢兇猛且出乎所有人預料,此前幾年東南亞各國的經濟自由化改革推進順利,所謂“東亞模式”廣受讚譽。因此,當時的媒體稱這次危機爲“亞洲金融風暴”。風暴席捲亞洲新興市場國家,“亞洲四小龍”尤其受到不小衝擊。一些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以及韓國的經濟甚至出現嚴重倒退,美國也受波及。風暴逐漸平息之後,當時一些學者指其破壞力僅次於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

亞洲金融風暴帶給亞洲新興經濟體的衝擊不限於經濟領域,而是漫延至心理層面。因爲危機前的幾年,是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東亞模式”也頗受人推崇,但驟然而至的金融風暴,讓亞洲各國精英瞠目,激發他們對危機的根源與後續處置進行反思。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和日本財經暢銷書《金融戰敗》代表了這股反思潮流中的一類觀點,其中投射出某種經濟“民族主義”色彩。

電影:《國家破產之日》

這是講述亞洲金融危機中韓國社會不同階層衆生相的一部影片,堪稱韓國版《大空頭》。1997年11月開始,亞洲金融風暴的重心轉向韓國,韓元大幅貶值、股市暴跌,韓國政府甚至無法再維持匯率穩定,且面臨嚴重債務危機,只能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助。但IMF的初期援助資金送達韓國後,危機卻愈加深重。進入12月,韓國政府宣佈外匯儲備不足以償還將要到期的鉅額外債。12月25日,IMF提前向韓國輸送援助,韓國金融市場纔出現回暖跡象。

《國家破產之日》的故事即由此背景而來。該片於2018年在韓國上映,講述了金融風暴重擊韓國期間,代表政府、平民、投機者三方的不同人物,在危機下的生活狀態與應對選擇。影片對IMF在援助韓國過程中所起作用頗有微詞,但這在學界仍是一個存在爭議的論題。

(日)吉川元忠著

孫曉燕等譯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0年1月

亞洲金融風暴也襲擊了日本金融市場。1997年11月,日本三洋證券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引起股市繼續急墜。日經指數隨即暴跌,多家大型銀行和證券公司關門歇業,日元匯率也跌至過去五年最低點。

作者認爲,面對危機,日本政府處理不良資產的方式存在問題,之後採取的財政措施也未見理想效果。但以往一帆風順的日本經濟突然停滯,而世界最大的債務國美國的經濟卻在此期間取得更大發展,這種反差的根源在於,日本經濟與美元生死相關,“深陷美元圈套”。由於日本的對外債權人都是債務國的貨幣資產,即美元資產,所以美國可以輕而易舉地減少自己的債務負擔,同時還可得“扼殺日本國力之益”。

亞洲金融危機在日本社會乃至整個亞洲,促成了大範圍的金融意識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金融問題,也有更多日本讀者希望探究爲何日本會陷入如此深重的金融風暴,難以自拔。在這一背景下,《金融戰敗》於1998年出版後,在日本成爲暢銷書。本書作者的觀點頗具爭議,但也反映出相當一部分日本人對這次金融危機及其背後根源的真實態度。

(馬來西亞)沈聯濤著

楊宇光等譯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9年8月

本書選取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進行比較分析。作者曾於1993年一1998年間擔任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1998年一2005年連續三屆擔任中國香港證監會主席,親身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也親自參與了中國香港的金融保衛戰。

作者結合自身經歷,從制度及其演進的角度,在歷史、宏觀、微觀三個層面審視了導致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的種種原因:陳舊的思維模式、市場原教旨主義、寬鬆的貨幣政策、利差交易、鬆懈的監管、貪婪、裙帶關係以及金融工程等。本書的更大看點在於,作者全面回顧了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各國(地區)的遭遇和危機發生前後的經濟金融狀況,並對危機各國(地區)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國際金融機構的援助措施進行了反思。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緣起於美國次貸危機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對東西方社會都產生了極爲深遠的影響,至今餘波未平。首先在危機應對方面,美聯儲推出多輪量化寬鬆政策,以及一系列貨幣工具創新,一些負面效應飽受其他國家詬病的同時,這些政策工具也爲多國央行提供了寶貴借鑑。

次貸危機及其衍生出的全球金融危機,對西方世界經濟、文化,乃至政治生活都造成了沉重打擊。因爲危機爆發導致許多普通民衆損失慘重,但隨後的救市政策卻讓那些危機的始作俑者,即華爾街精英受益良多。部分自感身處弱勢的普通民衆,激憤於經濟不平等、失業問題等,對華爾街以及傳統的精英政治心生厭惡,從而導致英美等國家民粹主義情緒崛起,逆全球化思潮在相當範圍內盛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也爲思想文化界和影視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與創作源泉。其中邁克爾·劉易斯的《大空頭》影響最爲廣泛。由原著改編的電影,也獲得包括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在內的衆多獎項。學術著作方面,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和肯尼斯·羅格夫的《這次不一樣》,抱着“以史爲鑑”的態度,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爲研究起點,回溯並探討過去800年的金融危機史,指出經濟危機並沒有太多新鮮之處,而是一再重複一些固有元素。

電影:《大空頭》

影片《大空頭》改編自邁克爾·劉易斯的同名作品,對2008年那場幾乎摧毀西方世界經濟的全球金融危機進行了真實呈現。同時,作者劉易斯是交易員出身的財經記者,既對複雜金融概念瞭然於胸,且擅長以通俗方式,用故事的形式講述金融危機的本質,多年前的《說謊者的撲克牌》就被視爲講述20世紀80年代華爾街文化的經典。在《大空頭》中,劉易斯將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發展直至演變爲金融危機的過程融入一個生動故事,而以此爲底本改編的電影也對這場危機的起源及其發展過程,相應作出了生動闡釋,甚至大多數不熟悉金融業務的觀衆也能順暢地沉浸入劇情。

影片展現了西方社會,更具體來說華爾街上覆雜多元的人物羣像,既有提前嗅探到次貸危機前景的基金管理人,他們以“先知者”般的嗅覺,提前洞見美聯儲和財政部都不曾察覺的市場危機,並以創新方式從危機中獲利;也刻畫了另一羣貪婪的華爾街人,危及世界經濟的同時,尚不忘從中漁利。

(美)卡門·萊因哈特等著

綦相等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2年9月

2007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後,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和肯尼斯·羅格夫出版本書。作者的本意與書名給人的印象相反,強調的是經濟危機並沒有太多新鮮之處,而是一再重複一些固有元素。他們經過深入研究、嚴謹分析,指出歷史上金融危機發生頻率、持續時間和影響程度都驚人相似。本書便旨在揭示800年間金融領域的跌宕起伏規律。

當前世界很可能面臨着一場新的經濟危機,如果不對過往危機進行深度分析,便無法弄清楚當前可能面對的風險和潛藏威脅,如萊因哈特和羅格夫所說,過度的債務積累所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在經濟繁榮期總會顯得並沒有那麼嚴重。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作者們以縱貫數百年的數據整合分析,造就這本優秀的關於金融危機的實證分析著作。本書對於那些希望瞭解當前和以往危機,以及謀劃如何應對未來危機的讀者來說,是必讀之書。

(美)巴里·艾森格林著

何帆等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4年5月

巴里·埃森格林在本書中指出,經歷過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和大蕭條之後,人們對危機進行過深刻反思,卻沒能預測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其根源就在於對大蕭條作出了樂觀解釋。作者認爲,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決策者們正是因爲吸取了大蕭條的教訓,才得以避免發生最可怕的後果。

他將兩次金融危機放在一起考察,深入探討了20世紀30年代和21世紀宏觀政策的失誤表現、失誤起因及其危害程度,希望找到人類可以借鑑的共同歷史經驗和教訓。艾森格林通過細緻比較兩次危機成因與政策應對之關鍵異同後指出,如果不能正確認識這兩次危機,下一場金融危機定會不期而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