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金朝力 王柱力)圍繞着陳春花與華爲的糾紛仍未完結。

8月3日,陳春花發佈長文,回應與華爲的關係、自身有無炒作以及網民關心的自身學歷問題,就在同一天,北大方面發佈聲明稱收到陳春花的辭職申請,終止其聘用合同。拋開華爲與陳春花的是是非非,可以明顯看到,輿論場中“專家”的身份、言論愈發受到公衆質疑。

今年7月6日,華爲方面發佈聲明稱其與陳春花教授並無關係,表示華爲不瞭解她,她也不可能瞭解華爲,當日陳春花方面就針對此聲明做出簡要回應,稱網上多篇炒作其與華爲關係的文章並非其本人手筆,作爲研究經營管理領域的學者,華爲僅是其研究案例之一,對於不實信息,陳春花將訴諸法律手段維權。

不可否認的是,長期以來,陳春花教授在網絡上的形象與華爲深度捆綁,網上有不少文章稱陳春花爲“華爲軍師”“華爲海軍司令”,更有文章稱任正非親自開車接送陳春花教授,而陳春花如何爲任正非指點迷津,如何爲華爲公司運籌帷幄等內容更是俯仰皆是,從當時的輿論風向看,既有部分網絡用戶認爲陳春花長期“蹭熱度”,也有不少用戶指出雙方皆是網絡謠言的受害者。

自陳春花伴隨着華爲的一紙聲明被推到臺前,網民的目光就集中到了她的身上,除了其與華爲真實的關係外,陳春花學歷背景的真相與受聘北大的過程更被大衆所關注,而陳春花也一一做出回應。

陳春花在聲明中稱,華爲並不是其研究的重心所在,她真正研究的是“中國本土企業成長模式”,寶鋼、海爾、華爲、聯想、TCL這5家知名本土企業均是陳春花的研究案例,對於這5家企業成長模式的總結,已被收錄於陳春花所著的《領先之道》中。

實際上,1964年出生的陳春花,在1992-1994年纔開始企業管理領域的研究,她畢業於華南工學院無線電技術專業,此後留校教授馬哲八年,她第一個與管理相關的專業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之後,陳春花稱經復旦大學蘇東水教授指點,她就讀於愛爾蘭歐洲大學DBA,而蘇東水僅是其論文指導老師,並獲得博士學位,當2003年“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出臺後,陳春花才知道其博士學位未被國內認證。

儘管學位問題懸而未決,2016年,陳春花稱自己還是應北大國發院姚院長邀請入職北大,期間嚴格經歷了黨政聯席會討論、學術委員會投票等程序。

然而,北京大學人事部同日就發佈聲明稱:“我校國家發展研究院受到了陳春花老師的辭職申請”“學校按程序終止其聘用合同”。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海外博士課程,以海外大學之名頒發博士證書,但實際上完全無需出國就讀,不僅身在國內,其學習時間更是在週末由國內高校教師授課,這樣的課程不可能拿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這不是水分有多大的問題,實際上,這已經牽涉到學位真假的問題。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爲,隨着公衆認知水平的提高,無論當事專家對此是否知情,這種行爲均已很難收割受衆,隨着正規媒體報道增加,信息愈發透明,大部分受衆已經明白,對於企業而言,決策是個系統化過程,所謂某某高人左右企業決策,甚至“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不過是杜撰出來的戲劇化情節,長期來看,加強投資者教育也是打擊不良信息,促進市場公平、透明的重要環節。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