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北京報道

8月2日,QuestMobile發佈了《2022互聯網廣告市場半年大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互聯網廣告市場整體增長承壓,總規模約2903億元,同比下降2.3%。

一方面,是經濟環境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消費習慣多元化、營銷流量紅利見頂,也是廣告行業未來發展必須面對的重要挑戰。

今年一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業務營收同比下降18%至180億元,其中,過去一直處於增長狀態的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同比下滑15%,媒體廣告營收則同比下降30%。

阿里巴巴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以廣告營收及佣金收入爲主的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0%至722.6億元。

可見,頭部廣告平臺的日子,也變得不好過。不過,廣告市場的基本盤仍然存在,只不過接下來,市場的競爭策略要從過去的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換。

有調研數據顯示,超60%的廣告主認爲“轉化成本越來越高”,超八成廣告主則將“提升購買轉化”設爲營銷主要目標。

報告指出,受消費增速放緩影響,品牌主營銷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細分行業出現分化。預測下半年廣告市場將隨經濟活動復甦而重回增長軌道,消費者與品牌主的連接將進一步向私域和生意側靠近。而頭部廣告平臺則會繼續向深度與廣度持續延伸發展。

8月4日,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業羣宣佈,旗下智能營銷平臺已正式升級成爲“超級匯川廣告平臺”,而這,也是在存量時代,互聯網大廠廣告業務的一次主動變陣。

據超級匯川廣告平臺總經理楊懷淵介紹,超級匯川廣告平臺植根於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羣UC、夸克、書旗等一系列核心的內容生態產品,並連接了超百個內、外部媒介流量,規模覆蓋十億級用戶,支持信息流、搜索、視頻、開屏、沉浸式小說、直播等全場景流量投放形式。

楊懷淵告訴記者,過去,營銷競爭搶的是新客戶,而在存量時代,營銷競爭就變成了存量用戶的時長競爭、注意力競爭。這個本質的變化,也推動廣告平臺要從過去以提供曝光、追求點擊爲主,向講究效果、轉化、活躍傾斜。

而這種轉變,也是此次超級匯川廣告平臺升級的核心,即把搜索、信息流商業化爲主的媒介平臺,升級成爲綜合性數字營銷平臺。

“不再以廣告流量營銷爲主,我們希望在廣告主經營企業的整個過程中,都能起到相應的幫助作用,包括獲客以及後鏈路的深度運營等”,楊懷淵表示。

當然,實現這一轉變也並非易事。它需要平臺擁有足夠智能化的產品跟技術,以及配套的服務能力,畢竟,相比之前靜態的廣告位,數字營銷要實現的是一種動態營銷,這對時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報告也分析認爲,2022年下半年,品牌與用戶的連接將發生重構。“隨着品牌與用戶的連接關係持續演進,併發端於品牌向更接近用戶的場域延伸服務,與用戶的互動程度也隨品牌服務於用戶全生命週期而加深”。

其中,技術是一個重要能力。報告稱,技術的成熟擴展了品牌參與營銷新形式,藉助優質內容與共情要素,品牌與消費者的觸點價值由此加深,消費者之間的連接也因情緒的共振而更持續。而這些,也將成爲廣告平臺未來競爭的核心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