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8月10日電(記者許舜達)8月3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嶺洋鄉,數百名烏溪江庫區沿線的羣衆自發來到鄉村小路的兩側,送他們的好醫師廖美娣最後一程。廖美娣生前是嶺洋鄉衛生院院長,7月15日,這位49歲的鄉村醫師在值班時突發心梗,永遠離開了她堅守了32年的庫區。

一份演講稿:執着與堅守

“衛生院雖小,可壓力卻一點也不小……一年365天,休息天數不足10天……兒子經常問我:‘媽媽,你怎麼沒有星期六、星期天啊?’……這樣的日子一晃便是二十餘年。”

打開廖美娣的筆記本,一張泛黃的紙飄落。這是一份寫於10多年前的演講稿,記錄着2011年被評爲衢州市優秀護士的廖美娣的質樸心聲。

1990年,17歲的廖美娣從衛校畢業,坐上了返回家鄉的大巴。嶺洋鄉坐落於烏溪江庫區深處,連接庫區和縣城的山路崎嶇蜿蜒。當時,大巴要在顛簸的石子路上搖晃四五個小時才能抵達。

在2012年新院落成前,嶺洋鄉衛生院只是半山腰上的一座低矮平房,村民就診需要攀上陡峭的石階。紮根山鄉32年間,翻山越嶺爲庫區羣衆送醫送藥是廖美娣工作的常態。

嶺洋鄉抱珠龍村村民張名倉回憶,1990年,他的父親張水源飽受肝硬化的困擾臥牀不起,一次掛針需要用藥4到5瓶,但村裏到衛生院四十分鐘的陡峭山路讓老人望而卻步。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張名倉向新來衛生院入職的廖美娣提出了上門掛針的請求,誰知眼前這位姑娘爽快答應了。自此,抱珠龍村的山林間時常會出現一個穿着白大褂的瘦小身影,扛着藥箱裏二十餘斤的玻璃藥瓶隻身穿梭。

“這麼多年,爲了自己的事,美娣只來找過我一次。”廖美娣的初中同學、衢江區衛健局局長劉峯說,考慮到廖美娣已經在嶺洋工作了30年,局裏曾在2020年想讓她進城工作。沒想到廖美娣這個時候找上了門來,只有一句話:“還是讓我留在嶺洋吧,庫區人還需要我,我不能走。”

回憶起這位“倔強”的老同學,劉峯的聲音有些哽咽,充滿敬佩:“這纔是廖美娣會做的決定,我並不意外。”

廖美娣生前爲羣衆提供醫療諮詢服務。(衢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一疊筆記本:醫者的奮進與追求

在廖美娣辦公室的桌角,有一疊厚厚的筆記本,裏面記錄着廖美娣的醫學摘錄和經驗總結,排版整潔清晰。嶺洋鄉衛生院山高路遠,缺乏人手,艱難的工作環境在無形中倒逼着廖美娣一次又一次自我提升。

廖美娣的兒子李昊威說,日常工作中,母親一直堅持將不同的疑難雜症整理成獨立的章節,精確地記錄治療方法和藥物的用法用量。

在嶺洋鄉,有500多名慢性病病人。田間地頭山勢陡峭,給意外受傷的村民做應急護理是衛生院的家常便飯。廖美娣意識到,想要成爲鄉里鄉鄰信得過的醫師,自己需要在醫術上做全面提升。護士出身的她開始主動學習各項陌生的技能:她既是護士,同時更像一名全科醫生一樣擔起院裏的各項工作。

爲了更好掌握鄉鄰們的健康狀況,廖美娣會記下每戶老人的常見疾病以及發病週期,以定期爲他們做上門體檢。即便是飯後散步時,她都不忘隨身揣着聽診器。鄉間的土路狹長,至今仍有村民敞着大門,盼着廖院長揹着醫藥箱的身影出現在路上,邀她進屋嘮嘮家常。

在衛生院一樓的小房間一隅,擺放着廖美娣用過的醫藥箱。(衢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一個電話號碼:24小時暢通的患者熱線

“母親去世後兩三天,還是不斷有電話打進來,都是找她問診的。”李昊威展示着廖美娣的手機:“鄉里人都記得這個號碼,只要遇到問題就會打她的手機。”

這32年間,嶺洋鄉衛生院的值班座機很少響起,但廖美娣的忙碌卻是常態。她的手機號是鄉民最信任的24小時熱線。

“她的生活裏早就沒有了上下班的概念,村民需要她的時候,就是她的上班時間。”李昊威說,自從他中學被送進縣城讀書後,母親乾脆打包家中行李,住進了衛生院簡陋的二層宿舍中,以應對村裏行動不便老人們的突發情況。丈夫李小斌回憶說:“他們隔着一條街就開始邊打電話,無論何時她都會立馬換上衣服下樓迎接。”

廖美娣生前所獲的榮譽。(衢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廖美娣夜宿單位,馬不停蹄地工作,父子二人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數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賦予了他們一家人獨特的信任與默契。只要妻子的電話在深夜打來,李小斌都會條件反射般地去摸腰間的車鑰匙,“我們打電話沒有太多溝通,她總是急匆匆地讓我去幫她接送病人,我都習慣了。”

通話記錄顯示,就在突發心梗前,廖美娣仍然在爲鄉里的痛風患者問診。這位大山的女兒爲自己深愛的鄉親奉獻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