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青網

豬肉,算是我國消費量最大的肉類,原本也是餐桌上的絕對C位,紅燒肉、鍋包肉、小炒肉、糖醋排骨、醬豬蹄……

但如今,不少人認爲豬肉脂肪含量高,喫多了容易導致三高、肥胖等疾病,因此狠下心來“戒豬肉”,更多地選擇牛肉、羊肉等。那麼喫豬肉真的有那麼不健康嗎?

1

豬肉真的比牛肉差嗎?

很多人偏向選擇牛肉是覺得牛肉裏的脂肪、膽固醇含量更低,對健康更有利。但其實豬肉也有瘦的地方,而牛肉也未必有你想的那麼瘦~

像豬肉比較“瘦”的部位:坐臀肉(脂肪含量約32g/100g)、裏脊肉(脂肪含量約7.9g/100g)、前腿肉(脂肪含量約30g/100g)、後腿肉(脂肪含量約38g/100g)。

而牛肉,像牛胸肉(脂肪含量約28.8g/100g)、牛腩(脂肪含量約29.3g/100g)、牛肩肉(脂肪含量約31.7g/100g)。相比這幾類肉,二者並沒有相差很大,但牛肉的價格卻比豬肉貴好多。

除了脂肪含量,據檢測,肥瘦相間的豬肉,膽固醇含量約80mg/100克;肥瘦相間的牛肉,膽固醇則高達84mg/100g。專家表示,牛肉有很多看不見的肥的成分被包裹在瘦的纖維之間,很難完整區分開,所以膽固醇含量並不低。

總的來說,豬肉沒想象中那麼可怕,牛肉也沒想象中那麼優秀,關鍵是選對部位並控制好攝入量,建議大家每天禽畜肉攝入控制在40~75g爲宜。

2

豬肉的營養價值,可能超出你想象

據BBC報道稱,由科學家評選出的十大最有營養食物排行榜上,豬肉被選中了。

1豬肉的營養優勢

①豬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

豬肉中不單有40%的飽和脂肪,同時還擁有60%不飽和脂肪酸,其比例甚至高於牛羊肉,而不飽和脂肪酸明確被證明對人體生長發育,維持身體機能,保護心腦血管有積極作用。

②含有的維生素B1更多

豬肉中的維生素B1含量是牛肉、羊肉的5-10倍之多,而維生素B1是維持神經、心臟及消化系統正常機能的重要活性物質。

③氨基酸結構與人體更接近

豬肉氨基酸組成與人體的只差1個氨基酸,而牛肉差了3個。

而食用跟人體氨基酸結構和比例更相近的豬肉,從某種程度來說可能對身體組織的修復、細胞的更新更有優勢。

2這樣喫豬肉,美味、健康加倍【1】找好“搭檔”

①蔬菜:像膳食纖維較高的蔬菜,如筍、海帶、芹菜等;含植物甾醇的蔬菜,如茭白、薺菜、香菇等。

大家都擔心喫肉會引起脂肪、膽固醇等的攝入增加,平時還容易喫多了。而蔬菜中的膳食纖維不僅能輔助抑制脂肪吸收,吸附脂肪並排出體外,減少脂肪堆積在體內;還能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腹感,幫助控制食量。

而蔬菜中的植物甾醇則可以幫助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更好地控制血膽固醇。

②香料

膽固醇的結構不穩定,在高溫、油脂的作用下,氧化進程變快,產生更多的膽固醇氧化產物(COPs),當其產生過多時,不僅會損傷血管內膜,甚至還可能損傷DNA,增加多種疾病風險。

而部分香料,如生薑(富含薑黃素)、肉桂(富含多酚)等,不但可以祛味,還含有抗氧化物,能減少COPs的產生。

【2】小火慢燉更合適

《食品科學雜誌》一項實驗表明,豬肉經過長時間燉煮後,脂肪含量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膽固醇含量下降;在燉煮120分鐘時,飽和脂肪酸下降最多。

在燉煮1.5小時左右後,再加入鹽、醬等調味品,以免鹽放得過早,導致肉不易燉爛。放鹽後,將配菜倒入鍋中繼續燉煮30分鐘左右即可盛出。

3

豬皮別丟,這樣喫,滋肺腎

豬皮含蛋白質26.4%,是豬肉的2.5倍,而且90%以上是大分子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對人的皮膚、筋腱、骨骼、毛髮都有一定的生理保健作用。

而中醫認爲,豬皮有滋陰補虛、補益精血、滋潤肌膚、清熱利咽的好處。

《傷寒論少陰病篇》中記載的“豬膚湯”,主料就是豬皮,再配以蜂蜜、白米粉,別看這每一味食材都簡單、常見,卻有着清虛熱、潤喉嚨、滋肺腎的效果。

【豬膚湯】

食材:豬皮250克、蜂蜜200毫克、白米粉100毫克、清水2000毫升。

蜂蜜能滋陰潤燥、潤肺、潤腸胃;而白米粉有健脾養胃、補氣的作用。

步驟:

①大米冷水浸泡10小時後撈出。放在屜布上乾燥2-3小時;

②大米控幹水分後,用擀麪杖擀碎成粗粉,放入鐵鍋中小火翻炒5-8分鐘。米粉呈淡黃色取出備用;

③豬皮刮淨油脂、洗淨,切成條狀;

④豬皮放入2000毫升的水中,小火煎煮,等到水剩下一半時,撈出豬皮條;

⑤將已經炒好的米粉倒入湯中,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喫法:豬膚湯不像藥一口氣喝完,要含服、慢嚥。可溫喝,也可涼喝。

適合人羣:①皮膚乾燥、瘙癢的人羣;②口乾咽燥、眼睛乾燥人羣;③陰虛津液匱乏者、貧血、血虛、易脫髮人羣;④便祕、大便乾燥人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