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金融數據今日出爐,根據央行數據顯示,7月份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達較高水平,但社融規模及人民幣貸款新增規模卻均較上年同期大幅少增。

多位受訪的分析人士認爲,信貸出現較大幅度的少增,這主要是出現了季節性回落。當前,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下階段應繼續落實好各項穩增長措施,特別是要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就業等政策的協調配合,穩外需、擴內需,促消費、擴投資,支持信貸有效需求回升。

信貸新增量同比少增超4000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7561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3191億元。而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790億元,同比少增4042億元。

廣發證券銀行分析師王先爽亦在研報中指出,7月本身是信貸小月,由於6月信貸放量明顯,可能存在一定“透支”。7月疫情反覆疊加地產恢復進程放緩,導致邊際需求再次走弱。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7月金融數據再現下行波動,貸款需求不足問題較爲突出,下一步爲有效激發實體經濟貸款需求,鞏固經濟修復勢頭,政策面將繼續多點發力,預計在經濟修復和政策發力作用下,8月金融數據會再度回暖,但如何有效緩解貸款需求不足問題將持續成爲下半年的宏觀政策的一個重要着力點。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217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84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69億元,反映消費貸款意願下降;中長期貸款增加1486億元,較上月少增2680.72億元。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爲,這說明居民貸款需求回落,房地產市場仍在觸底過程。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認爲,零售貸款投放較爲疲軟,其中按揭貸款需求依然低迷,7月份“停貸風波”導致居民購房信心不足,房地產銷售再度轉弱,居民端縮表跡象明顯,按揭早償率有所增加。房地產鏈條融資穩定性亦有所減弱,“寬信用”根基並不紮實。

而從企業端看,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87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54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59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136億元,比上月和上年同期明顯回升,反映當前企業融資需求不足,票據融資衝規模情況再次顯現。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爲,這反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復甦基礎有待夯實。從7月的信貸結構來看,居民、企業新增貸款同比均明顯少增,結合居民和企業存款增長明顯,反映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意願偏弱。

M2增速較高與社融下滑形成鮮明對比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M2同比增長1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3.7個百分點,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

溫彬表示,央行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保持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儘管信貸派生效應減弱,但隨着財政支出穩增長力度加大,財政存款增加4863億元,同比少增1145億元,有助於流動性改善,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和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水平均低於上月和上年同期水平。

周茂華亦表示,7月M2同比繼續走高,主要是財政、貨幣政策持續發力,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帶動居民、企業部門存款明顯增加;反映國內貨幣供應量充足;但結合企業、居民貸款偏弱看,未來進一步寬貨幣向寬信用轉換問題亟待解決。

不過,周茂華預計,M2同比增速仍將繼續維持較高水平,主要是國內經濟活動持續回暖,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回暖,增強貨幣創造能力。

有效緩解貸款需求不足問題亟待解決

展望後市,王青預計,在經濟修復和政策發力作用下,8月金融數據會再度回暖,但如何有效緩解貸款需求不足問題將持續成爲下半年宏觀政策的一個重要着力點。

王青認爲,下一步爲有效激發實體經濟貸款需求,鞏固經濟修復勢頭,政策面或將在多個方面重點發力。推動寬貨幣向寬信用有效傳導,在政策利率(MLF利率)保持穩定的背景下,引導LPR報價下調,降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其次是督促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儘快落實新增8000億元信貸規模和3000億元專項金融工具,發揮補位效應,支持基建投資提速;充分挖掘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潛力,加快相關貸款投放,推動信貸總量增長;監管層將加大對銀行考覈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

周茂華亦表示,從7月信貸、社融和M2同比數據看,國內貨幣供應合理充裕,但實體融資需求偏弱,國內需要進一步推動寬貨幣向寬信用轉換。當前,我國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改善,需要推動國內需求穩步恢復,企業訂單增長,投資和融資需求將隨之增強;同時,政策積極作爲爲微觀市場主體紓困,適度加大有效投資力度。

周茂華指出,國內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基調,注重政策精準質效,貨幣政策與財政、產業等政策進行配合,落實好此前出臺的保供穩價、紓困助企、穩增長政策,促進供需良性循環;加大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製造業等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力度;支持重點項目融資保障,加快項目落地見效;以及推進新市民融資服務等。

根據央行發佈的《二季度貨政報告》顯示,中長期來看,我國信貸增長將更加重視總量穩、結構優,綠色投資、“兩新一重”等新動能在一定程度上可爲信貸增長提供支撐。

此外,亦有業內人士認爲,央行亦將對信貸結構的改善更加重視。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結構性金融工具同時發力,並着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下降,推動企業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