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福建日報

定位、下杆、拉線……日前,記者在福鼎市沙埕鎮敏竈灣海域看到,工人們正在抓緊開展玻璃鋼撐杆的安裝工作。海面上,曾經密密麻麻、隨波逐流的毛竹杆已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根根或藍或白或黃的玻璃鋼撐杆。

據瞭解,敏竈灣海域是沙埕鎮紫菜養殖的主要區域,以往當地紫菜養殖主要使用毛竹杆,但毛竹撐杆易損耗、使用壽命短,且極易成爲海漂垃圾。爲改善養殖環境條件和設施,推進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今年以來,沙埕鎮打破竹竿養殖傳統模式,採取組建一個紫菜養殖片區聯合社,帶動大白鷺、敏竈、川石等8個沿線村“抱團”發展的區域聯合模式,投資3300萬元實施環敏竈灣玻璃鋼撐杆紫菜養殖項目。

“環敏竈灣8個村約5500畝海域,經測算,每畝投入成本約6600元,建成後出租給養殖戶,每畝可收取租金約1200元,每年租金總收入約660萬元,平均每個村可增加村集體收入超80萬元。”沙埕鎮黨委副書記徐孝印介紹說,該項目不僅環保生態,還可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據悉,項目自今年7月正式施工以來,已經完成插杆2萬根,施工進度將近50%。沙埕鎮將進一步加快施工進度,確保今年9月初能夠交付使用。(記者 範陳春 通訊員 夏巖緣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