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企業碳中和表現榜正式啓動 院士專家共議減碳“最佳方案”

“零碳、綠色理念已深入各行業發展規劃之中,碳中和表現榜將發掘各行業企業在節能減碳技術研發和應用上的優秀案例,提升強化綠色能源技術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中的競爭力。”

在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何爲“最佳解決方案”?

在8月18日舉行的第一財經零碳峯會上,首屆“中國企業碳中和表現榜”正式啓動。首屆中國企業碳中和表現榜,以“能源綠色轉型”爲年度主題,聚焦“綠色”和“創新”,旨在以科技爲創新驅動力,推動能源產業從資源、資本主導向技術主導轉變。

“零碳、綠色理念已深入各行業發展規劃之中,碳中和表現榜將發掘各行業企業在節能減碳技術研發和應用上的優秀案例,提升強化綠色能源技術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中的競爭力。”第一財經可持續商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旭峯介紹稱。

企業通過深度參與碳中和表現榜評選,對標國際最新準則,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完善企業碳中和體系,助力企業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當日的啓動儀式上,來自綠色低碳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多維度解析碳中和轉型挑戰”展開了一場深刻的探討。

市場化減碳路徑

能源的結構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中長期看,企業應該如何看待這個機遇和挑戰,合理做好階段性目標和減碳的路徑?

爲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院長黃震表示,“能源轉型”是雙碳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但它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發展趨勢來說,一些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風能等都是持續看好的。

就碳市場而言,“未來,碳排放配額將從無償走向有償,碳市場未來也無法完全覆蓋到一些領域如建築、交通,對此,也建議國家對這些領域出臺一些相關的政策,比如說碳稅。”黃震說。

從數據來看,截至7月15日,我國的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也將近85億元。那麼,與上述內容相匹配的碳市場應如何同步發力?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表示,總體上講,我國碳市場運行平穩,也初步體現了碳市場促進碳定價和企業減排的功能,同時,市場覆蓋排放配額的履約率約爲99.5%,這一數字也是較高的。

“但碳市場目前還是一個履約型的市場,整體運行規模不是很高、流動性也不是很大;市場有一個‘2080’現象,即80%的交易集中在履約前一個多月,20%的交易則分佈在其他時間。同時,整個市場的參與企業包括控排、電力行業,這類企業對碳市場還需要有一個熟悉的過程。”賴曉明說。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賴曉明建議,第一,是要推動碳市場擴容,包括儘快推動其他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交易中,來增加市場需求的差異性。第二,是要推進非履約主體(投資機構)的入市,來增加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第三,是要考慮探索有償分配機制。第四,是要探索建立碳的衍生品市場。第五,則是要加快推動企業碳管理的能力建設。

目前,全國碳市場價格在40元/噸~60元/噸之間,賴曉明表示,當下影響碳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還是現階段的減排需求和減排成本,在這個基礎上,纔是市場機制在起作用,這就要借鑑歐美或國內試點的經驗,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的一些機制方面的建設,包括擴大交易範圍、增加交易的差異性等。

但賴曉明也提醒,在擴大行業覆蓋範圍上,最主要的是要把碳排放數據以及相關的核算方法進行進一步科學化,並以此來制定科學的配額分配方式。

那麼,上海在實現雙碳目標上,還面臨着哪些難度和挑戰?

第一財經總經理、第一財經可持續商業研究中心主任陳思劼也建議,第一,是要遏制高耗能、低水平項目的開展,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第二,是要持續推動綠色產業結構的轉型,以使產業不斷向低碳、環保的產業鏈軌道去發展。第三,是要加大力度培育和扶持綠色低碳這一循環產業的新技術、新材料,包括這些材料今後的工業化運用。第四,則是要加深民衆對於綠色轉型價值觀的認同,這包括消費、生產中綠色低碳元素的融入。

技術促產業發展

作爲綠色低碳產業轉型的核心,在技術研發領域,各主體還面臨哪些挑戰?

黃震表示,目前,我國化石能源在整體能源結構上的佔比約爲85%,而在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目標下,化石能源佔比需要降低到15%左右,這是一種質變,需要通過一些顛覆性、變革性技術的突破,來解決這些問題。

“其中的挑戰在於,第一,要不斷地在國家政策之下去激發科技創新的原生動力。第二,大力發展碳市場必不可少,這實際上給了碳排放一個非常明確的價格信號,有了這個價格信號,就可以通過市場爲技術創新提供一定需求。第三,由於高校也研發了一些綠色低碳領域的關鍵性技術,但如何使得這些技術走出實驗室、走向應用,還是要突破最後‘一公里’的障礙。”

而對於綠色技術的標準,黃震也表示,綠色技術標準範疇中,有一個叫產品碳排放覈算標準體系,這就是說,某一個產品的碳排放有相應的核算標準。這一標準覆蓋了從原材料到生產、銷售,再到使用這一全生命週期的核算。

黃震解釋稱,這對於企業的益處在於,標準之下,企業可以明確在整個生產鏈中,有哪些環節的碳排放較高、有減排潛力,或可以體現實施控制策略等;這樣企業的每個產品都是低碳的產品,這也是一個碳排放覈算標準體系的意義。

“對於下游消費者來講,碳排放覈算標準體系建立後,還可以進一步做‘碳標籤’,也就是說,個人碳足跡也可以有個標籤,這可以引導消費者去購買綠電以及碳標籤下的綠色產品,有助於構建低碳社會。”黃震說。

作爲地方碳市場之一,自2013年11月啓動以來,上海碳市場已覆蓋27個行業300多家企業,對推進上海低碳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上海碳市場將如何融入全國發展?

賴曉明表示,一個方向是正在研究考慮地方碳市場的擴容;另一個方向是建立上海的碳普惠機制,主要是面向中小企業的減排項目。不同於配額市場,碳普惠是一個以約束爲主的激勵機制,這一機制也被列入今年我們雙碳工作的重點工作範圍內。

陳思劼則認爲,雙碳目標將給各主體帶來一些內生契機,包括:第一,從消費端來看,會給消費者帶來一些觀念、選擇上的改變,這也將最終促使企業做出一些變革。第二,從資本端來看,由於資本當下聚焦企業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發展,這也會對企業產生一定驅動。第三,碳市場的發展也將指導企業做一些市場化下的調整。

談及企業需要做好的準備,陳思劼建議稱,第一,企業可以從產業鏈角度作自我審視,如果有需要重構的部分可以儘早準備。第二,企業在資產配置過程中,如果有需要對資產結構進行調整,也可以以此契機來改變。第三,技術層面,企業可以將綠色低碳的方案納入進來實現替代。第四,企業對於相關人才的儲備也可以開始考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