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溫“烤”四川,水電大省電力困局待解

水電大省四川也面臨電力短缺,極端高溫被認爲是罪魁禍首。一方面,極端高溫帶來用電負荷的攀升;另一方面,極端高溫導致乾旱,上游來水少,水力發電大幅減少。

8月18日,林雲(化名)所在的公司放高溫假兩天。因爲根據成都市經信局的安排,他所在的企業在未來幾天用電負荷將較平常減少70%,剩下30%的用電負荷只能維持企業冷凍庫房的需求,辦公區無法上班。

早在7月份的時候,林雲所在企業的生產基地就開始執行錯避峯用電,生產線白天休息,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開工。但是,從8月15日開始,企業所屬川內各大生產基地按照政府要求全部暫停生產,讓電於民。

四川這個全國最大的水電開發和西電東送基地,在夏季豐水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電力緊張局面,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目前這個水電大省電力短缺的困境,又該如何應對未來的長期挑戰?

“不得不停限電”

8月17日,成都最繁華的區域之一春熙路,往日的流光溢彩不再,大量戶外LED廣告牌被關閉。在電力緊張的形勢之下,這座城市正在全面壓縮光彩亮化等負荷用電,全力保障民生電力供應。

四川是從15日0時開始緊急擴大工業企業讓電於民實施範圍,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企業)實施生產全停(保安負荷除外),放高溫假,讓電於民,時間到20日24時。

工業企業生產全停之後,近日成都一些寫字樓、商場等商業物業也開始限電。第一財經從CBRE世邦魏理仕成都不動產管理部瞭解到,一些寫字樓項目也接到執行有序用電方案,有的物業用電負荷削減70%。

從工業企業到商業物業、黨政機關,四川正在全力應對電力短缺,保障電力供應。

四川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馬光文向第一財經表示,四川最近氣溫太高,電力負荷超過往常20%,用電量大幅增長,尤其是空調負荷增長很快。拉民用電影響面太大,現在只能在工業上限電,等後期緩解之後再想辦法讓工廠擴大生產。

8月15日,四川省召開電力保供調度會,預計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將比去年同期增加25%,爲此,四川省啓動了三級保供電調控措施,全力保障民生用電。在8月15日全省工業企業生產全停之後,川內上市公司紛紛發佈暫停生產公告。

四川剛剛經歷了疫情衝擊,目前正在“拼經濟”的關鍵時刻,卻遭遇了電力緊張。

一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有關人士向第一財經介紹,臨時停電期間,公司積極啓動自備發電機組通電作業,確保部分增量零部件產線運行及核心客戶的供應保障。另外一家川內大型企業有關人士也表示,省內企業目前正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要求有序調整負荷,隨着後續電力形勢有效緩解,企業用電將恢復至正常水平。

史上最強極端高溫

水電大省四川也面臨電力短缺,極端高溫被認爲是罪魁禍首。一方面,極端高溫帶來用電負荷的攀升;另一方面,極端高溫導致乾旱,上游來水少,水力發電大幅減少。這對電力供應和需求兩端都產生嚴重影響,導致電力短缺。

馬光文表示,四川電力供應80%來自水電,但乾旱導致水庫水位降得很低;同時,天氣太熱,電力負荷超用電量大幅增長。另外,根據西電東送政府間協議,四川發電量還需要大量外送;全國面臨高溫天氣,煤炭供應也比較緊張,保供壓力大。

四川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孫昭萱向第一財經表示,四川極端高溫緣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範圍偏大,且強度持續走高,四川盆地到長江中下游都受其控制,近期因而高溫少雨。以往副高會有南北擺動的變化,但是近10天以來卻穩定少動,這樣北方的冷空氣和南方的水汽無法進入,一直沒有降水的有利條件。

四川省氣候中心工程師孫蕊向第一財經表示,今年四川經歷三輪高溫天氣:首輪在6月底,比往年來得早;第二輪是7月4日~16日;第三輪就是從7月25日至今,目前,全省範圍超過100個縣站的高溫天氣已經持續10天。預計今年夏季,四川的高溫熱浪事件綜合強度將達到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

孫蕊表示,6月以來,四川全省平均高溫日數23.0天(日最高氣溫大於攝氏35度,截至8月17日),較常年同期增加16.4天,爲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全省86站日最高氣溫高於攝氏39度,甚至部分高原觀測站也罕見出現高溫天氣。不僅如此,6月以來(截至8月17日),四川平均降雨量較常年顯著偏少40%,爲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

四川省水利廳也發佈消息稱,今年7月以來,全省平均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少,旱情持續發展,爲近10年最重伏旱。預計8月中旬,降雨和主要江河來水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經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研究決定,8月11日18時將7月15日啓動的四級抗旱應急響應升爲三級。

四川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青泉向第一財經表示,根據預測,未來一週左右,四川盆地內沒有冷空氣過程,也沒有降水過程,因此高溫天氣還會持續5~6天。7月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爲136.7毫米,降雨與往年下降超過50%。目前還不具備人工增雨的條件。

電力供應的長期挑戰

然而,與短期用電緊張相比,四川在未來幾年面臨的缺電形勢將越發明顯。馬光文表示,現在四川水電外送已經有點力不從心,根據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的原則,首先應該要解決四川的自用電。

2021年,四川省全社會用電量3274.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5.6個百分點。隨着四川經濟社會的發展,其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國家電網供區省份(市、自治區)第一。

在用電量增長的同時,四川以水電爲主的能源結構越來越明顯。四川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四川規上企業原煤產量從2016年的6076.2萬噸下降至2021年的1907.2萬噸、佔一次能源產量6.8%,下降18.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2021年末,四川水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8947.0萬千瓦、較2016年末增長26.1%,規上企業水力發電量3531.4億千瓦時、增長29.7%,佔全省發電量的81.6%、高於全國67個百分點,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均穩居全國第一。

過去5年,烏東德、白鶴灘、兩河口、長河壩等一大批大型水電項目相繼投產發電,四川相當於再造了一個三峽電站,水力發電能力顯著提升。不過,這些新建成的大型水電站的發電量主要是輸送到東部地區。馬光文表示,電站雖建在四川,但白鶴灘和烏東德的發電量留在當地的很少,70%~80%被送走了。

僅次於三峽電站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2021年建成,將通過兩條±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輸送到江蘇、浙江等長三角地區。同年建成世界第七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則併入南方電網,通過世界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工程送往廣東、廣西,服務大灣區。

白鶴灘水電站至江蘇線已經建成投運,至浙江線明年建成,屆時,四川每年將向長三角地區輸送電量超1500億千瓦時。

作爲西電東送基地,四川外送電量持續增長。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公司的數據顯示,2021年,四川地區實現風光全額消納,水能利用率連續三年上升,達96.6%,全口徑水電外送電量1368億千瓦時,連續5年外送電量超過1300億千瓦時。

不過,隨着四川的經濟社會發展,其電力需求增加,電力缺口出現時間可能將更多、規模將更大。馬光文稱:“按照目前的分配方案,到不了2030年,四川本地就無法滿足自身用電需求。”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上升爲國家戰略,將深刻改變成渝地區戰略地位和發展格局,電力供需也將隨之發生較大變化。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綱要》提出,優化川渝電力資源配置,完善川渝電網主網架結構,優化重慶都市圈500千伏目標網架。研究論證疆電入渝工程。推進白鶴灘水電站留存部分電量在川渝電網消納。培育發展電力現貨市場和川渝一體化電力輔助服務市場。

8月17日,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調研全省電力供應保障、迎峯度夏工作情況時表示,要持續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着眼長遠發展需要統籌佈局,加快推進川渝、阿壩—成都東、攀西—天府南、甘孜—川南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前期工作,上馬一批抽水蓄能水電站和天然氣發電項目,拓寬能源富集地區向省內重點負荷地區輸電通道,形成一體開放、多能互補格局,加快構建四川省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保障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