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洪曉文 廣州報道 

8月24日,廣州正式發佈《廣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至此,北部海洋經濟圈的青島、天津、大連,東部海洋經濟圈的上海、廈門、寧波,以及南部海洋經濟圈的廣州、深圳等核心海洋城市均已明確海洋經濟“十四五”路線圖。同時,這些城市也相繼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

對比來看,上海憑藉2025年達到1.5萬億元海洋生產總值的目標在各海洋城市中實現斷層領先,其餘城市的目標海洋生產總值大多集中在3000億元-4000億元區間。“十四五”時期,上海如何鞏固優勢,各城又要如何“突圍”找到新增長點?

記者梳理發現,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成爲“十四五”時期全國主要海洋城市發展海洋經濟的“主流賽道”,但三大海洋經濟圈在細分產業佈局上仍各有側重。其中,東部海洋經濟圈的高端海工裝備製造與材料業優勢突出,北部海洋經濟圈聚焦海水利用業,廣州、深圳所處的南部海洋經濟圈則把海洋電子信息放在重要位置。

此外,在各地海洋經濟“十四五”規劃中,海洋科研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海洋科技創新載體數量及海洋科研專利擁有量等已成爲上海、青島、廣州、深圳等多個海洋城市未來五年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指標。

三大海洋經濟圈錯位挖掘產業新動能

從各地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中不難發現,“新”已經成爲多數海洋城市未來五年的產業發展重點。其中,海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兩大新興產業出現頻率頗高。在記者擇選觀察的全國8個主要海洋城市樣本中,海洋裝備和海洋生物醫藥均出現在“十四五”重點發展產業名單之中。

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海洋產業增加值仍主要由濱海旅遊業(佔比44.9%)、海洋交通運輸業(佔比21.9%)以及海洋漁業(佔比15.6%)三大傳統產業構成,但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增速優勢明顯。

2021年全年,全國海洋生物醫藥業實現增加值494億元,同比增長18.7%;海洋工程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432億元,同比增長2.6%;海洋船舶工業實現增加值1264億元,同比增長7.7%。

其中,以上海爲中心的東部海洋經濟圈在高端海工裝備製造業上積累的優勢較爲突出。目前長三角地區已匯聚亞星錨鏈中國船舶振華重工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目前供應國內船舶製造高端配件的上游企業大多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在上海周邊的城市羣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船舶製造配套產業集羣,企業間合作模式也很靈活,生產效率較高。”國內某大型造船企業研發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造船所需大部分配件均產自長三角地區,其中高端配件的生產優勢更爲突出。

《上海市海洋“十四五”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要重點支持面向未來的新型海洋產業,協同推進深遠海資源勘探開發、深潛器、海水利用、海洋風能和海洋能等高端裝備研發製造和應用,推動建設全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善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綜合產業集羣。

而以青島爲引領的北部海洋經濟圈則在海水利用業上多有着墨。

《青島市“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同時帶動膠東經濟圈海水淡化產業集羣發展,推進大型成套海水淡化裝備研發建造,積極參與海水淡化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建設。除青島外,天津、大連兩市也將海水利用業納入“十四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名單之中。

據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海水利用業實現增加值24 億元,同比增長16.4%。

依託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優勢,廣州、深圳所處的南部海洋經濟圈則把海洋電子信息產業放在推動“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

《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公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廣東全省從事海洋電子設備製造與信息服務活動的涉海單位超過1500家,其中超過90%的海洋電子信息企業集聚在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區。

將目光投向區域之外,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長、深圳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胡振宇提出,青島與上海、深圳、廣州等海洋城市在海洋創新領域也具有廣闊協作空間,“應通過城市協作進一步提升海洋生物醫藥等涉海科研成果的市場化水平”。

“這些海洋城市都有着很強的構建聯盟或合作機制的基礎與需求,應圍繞‘海洋’主題,探索跨區域協調、有效配置資源,推動自貿試驗區更有效開放,發揮比較優勢。不是‘以誰爲主’,而是構建有效的城市網絡,從而促進海洋城市合作網絡的國際化。”胡振宇表示。

多城爭創“國字號”創新平臺

2021年底,國務院關於“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的批覆特別強調,“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在此背景下,各主要海洋城市在“十四五”規劃中都對“海洋科技創新”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述,相比“十三五”時期,海洋科技創新的藍色引擎作用和地位都更加凸顯。

綜合梳理來看,各城加碼提升海洋科創能力的措施基本都圍繞建設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實施海洋關鍵領域科技攻關、推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海洋人才集聚等方面展開。其中尤爲值得注意的是,多個城市都對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出了具體的考覈指標,並充分依託城市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爭建“國字頭”海洋科創平臺。

其中,青島最爲“野心勃勃”,提出到2025年新增超過25個市級以上涉海科技創新平臺(截至2020年已有55個),這與青島聚集了全國30%以上海洋教學和科研機構、50%涉海科研人員、70%涉海高級專家和院士、實現國際領跑技術佔全國44%等基礎條件密不可分。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喬方利表示,作爲“中國海洋科技城”,青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了豐厚的科研底蘊。

在已有超過30個涉海科研院所的稟賦條件之下,打造增量科創平臺並非難事,因此青島的目標也更爲具體——提出推動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入列,“打造世界頂尖的海洋設備檢驗檢測中心,強化海洋水下設備試驗與檢測技術、海洋物探與勘探設備等國家工程實驗室和海洋塗料、海藻活性物質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

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丁黎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青島正加快將海洋科研優勢轉化爲海洋科技產業優勢。“例如,引領性地瞄準深海探測、深遠海資源開發利用等前沿領域,實施‘透明海洋’‘藍色藥庫’大科學計劃;突破性地做強海洋高端創新平臺,開展海洋產業聚纔行動,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級。”

廈門在海洋科創的特色優勢方面雖然不如青島矚目,但也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爭創“國字頭”實驗室的計劃——新增20個海洋創新和研發平臺,並“加快建設海洋科學與技術福建省創新實驗室、海洋生物製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爭創國家級實驗室”。

對於海洋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喬方利認爲,海洋治理不是一個單純的科研問題,在實踐過程中需要科研機構、政府、企業、民衆等多方力量參與。

因此,依託企業力量提升創新平臺能級,也成爲多個城市爭創“國家隊”名號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作爲民營經濟最爲活躍的城市之一,深圳明確提出“支持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打造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中心等”,強調以企業爲主體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爲此,深圳提出到2025年建成30個國家級/省級海洋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同時,天津也在規劃中提出“支持申報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目標。

然而,僅通過建設“國字號”創新平臺、佈局前沿科技研發,對於城市海洋經濟整體實力的提升還是遠遠不夠的。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多個海洋城市發現,海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是許多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面臨的最大痛點。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德蒙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雖然擁有強大的研發基礎,但過去許多在青島研發的藥物卻未能在當地完成轉化。

因此,上述所有城市都在涉及海洋經濟的“十四五”任務中把“推動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放在了突出位置,並從各地實際出發“各出新招”。例如,廣州提出實施重點科研項目“揭榜掛帥”制、“沿途下蛋”轉化機制,開展賦予科技人員職務成果所有權或長期所有權試點;青島依託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國家海洋技術交易市場和網絡平臺;深圳則強調重點扶持知識產權等智力資產評估機構、海洋高技術產業投資服務機構和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等海洋科技中介服務企業;大連則關注加強政府服務能力建設, 圍繞減審批、降成本、寬准入,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