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與早期突飛猛進的“圈地”不同,現階段的社區團購一門心思想着活久點。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從部分社區團長處瞭解到,一些平臺支付給團長的佣金從15%以上跳水至2%-3%,團長還要爲上線新業務投入更多的時間成本,“費時費力賺錢少”成了多數人的苦楚。作爲平臺方,社區團購企業忙着留住老團長招募新團長,還要儘可能降低供應鏈上各項支出,以確保虧損在可接受的範圍。眼下,社區團購的選手們就算是知道盈利很難,但也不敢放棄這個流量池。不可否認,企業開始重新審視曾投入重金的社區團購業務,不再追求市佔率和單量,而只是單純的活下去。

費時費力 佣金驟降至3%

越來越多的社區團長想要退團,亦或者嫌棄業務過於繁重但能賺到手的錢卻不理想。工作量大但錢越來越少,這是不少團長的切身體會。“美團優選的佣金在10%左右,京喜雖然有15%但規模不大,收益不多。現在多多買菜的佣金又在不斷下調,最初做的時候有15%甚至更高,現在只有2%-3%。”提到佣金,朝陽區的多多買菜團長蔣華華(化名)連連搖頭,“今天打包了200多件商品,分了快100個包裹,佣金只有35塊。我爲了保存貨物還新添了一個冷藏櫃,這點錢根本回不了本。”

看似無門檻的團長,其實並不輕鬆。除了提供場地,團長還要承擔最基本的分揀和打包工作。蔣華華介紹稱,每天上午貨物送到之後,自己需要對超百件商品進行分揀、打包,然後等待消費者上門自提。從她提供的資料中,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僅8月28日一天,該團點的商品數量就超過200件,SKU總數近100,大約需要花費2個小時進行分揀打包。

錢少事多,這讓還同時經營便利店的蔣華華感到分身乏術,計劃關閉團購業務。爲了留住團長,對接她的平臺負責人提出能上調她的佣金。“收益情況好了幾天,之後就又回到一天只能賺30、40塊了。”蔣華華無奈說道。

社區團購平臺一邊忙着討好消費者,一邊又要安撫團長,但往往難以平衡。例如社區團購平臺主張的送貨上門服務能讓消費者對下單抱有熱情,但團長並不想爲這項“增值服務”買單。“開通‘送貨上門’的第一週,單量大概增長了兩成左右。”來自四川成都的淘菜菜團長王阿姨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送貨上門之後生意確實好了一些,“但訂單增幅有限。”

實操過程中,送貨上門這項服務難以博得團長的好感。王阿姨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自己在成都經營着一家紋繡店,平時沒有客人上門的時候纔會去配送。“業務高峯的時候,要一邊給店裏的客人做項目,一邊還要留時間配送,實在忙不過來,難免會延時被客人投訴。”王阿姨說,因此團購訂單很快開始回落,甚至比以前更低。

據瞭解,在7月底,淘菜菜向平臺所有“團長”推廣免費送貨上門功能,團長可選擇0-50元不等的5個起送金額和100米至2公里之內不等的上門範圍。開通該服務的自提點,會被標註“免費送貨”的外顯標識。那麼,目前淘菜菜開通“送貨上門”業務的團長佔總體比例有多少?對此,截至發稿,淘菜菜相關負責人暫未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

撤城保命 企業開源節流

社區團購企業或許是爲抵消團長流失,也想着儘可能降低虧損風險,絞盡腦汁招攬新人加入。市面上,互聯網巨頭相繼推出了不少開團工具,例如拼多多的“快團團”、騰訊內測的“鵝享團”、支付寶的“天天團”等。從拉攏街邊小店到提供團購工具,近幾年企業已然想盡辦法降低社區團購的門店成本和進入門檻。

“團長作爲社區團購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跟上游供應鏈比起來,團長直接面向消費者,直接決定了用戶的購物體驗。” 零售專家胡春才解釋道,平臺拉人做團長是想接入更多線下的客源。而提高業務要求、調低團長的佣金實則是在爲平臺節約成本。

與此同時,上游供應商也感受到了平臺的“摳門”。蘇州多多買菜的蔬菜供應商徐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今年以來,多多買菜不斷壓價。“平臺手裏的供應商比較多,壓價幅度會更高,有時還會提高貨損。”徐先生說。

畢竟,社區團購已經燒不起錢了。根據美團8月份發佈的二季度財報,包括美團優選在內的新業務,經營虧損達68億元,經營虧損率達到48%。而2021年的財報數據顯示,美團新業務虧損384億元,而美團全年的經營虧損爲231.3億元。可以說,社區團購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美團的整體利潤。

拼多多和京東也在設法調整社區團購業務。據界面新聞報道,在今年,多多買菜傳出了淘汰部分代理商、優化減少網格倉數量的消息。而京喜拼拼的業務線也進行了大規模人員裁撤。

較之過往瘋狂燒錢擴張,眼下各個平臺不約而同選擇了撤離部分業務,不再死磕市場佔有率。一位北京海淀區的團長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北京市場基本上只剩下多多買菜和京喜。“今年4月的時候,美團優選關閉了在北京的站點,只剩下多多買菜和京喜,多多買菜的單量會更多一些。”據自媒體一刻商業爆料稱,同期,美團優選還撤出了包括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在內的西北四省。

“美團優選之所以選擇撤城,一方面是經過市場論證後發現社區團購模式並不適用於所有城市;另一方面是社區團購的運營成本在一些城市並沒有理論上那麼低,盈利週期長壓力較大。”電商零售專家莊帥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道。

“雞肋”難捨 死磕到最後

團長離場、持續虧損,雖然“食之無味”,社區團購於企業而言卻“棄之可惜”。“社區團購的業務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平臺用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客源。”胡春才認爲,獲得盈利並不是社區團購唯一的意義。

至少,該項目在財報上能帶來頗爲好看的用戶數字。據拼多多2020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在多多買菜上線後的第一個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躍用戶淨增7650萬。

甜頭可謂立竿見影。數據顯示,美團2021年前三季度的交易用戶新增中,有近50%的增量直接源自美團優選。美團創始人王興曾經預計,社區團購業務將爲美團帶來3億-4億的新用戶。

電商流量見頂,但社區團購依然能夠作爲平臺穩定的線下用戶來源之一。據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數據顯示,2021年社區團購用戶規模達6.46億人,同比增長37.44%,儘管增速放緩,但流量體量仍然可觀。

除此之外,社區團購也並不是毫無退路。此前美團優選撤出北京時,就有“美團優選是在爲美團買菜讓路”的聲音傳出。二者雖然供應鏈模式不同,但都以生鮮商品爲主。莊帥表示,社區團購的供應鏈可以輔助平臺其他生鮮業務線。“美團優選之於美團電商、美團買菜,多多買菜之於拼多多,淘菜菜之於淘鮮達,這些社區團購業務都有利於持續建設該城市的生鮮食品供應鏈,爲主站的履約和供應鏈體系服務。”

一位阿里的內部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眼下,平臺的虧損在短期內仍然無法實現逆轉,但前期的投入成本太高,平臺是不可能立馬跳出的。“儘管社區團購整個行業目前都處於虧損之中,但平臺還是堅持投錢運營這項業務,就是想要熬到最後,堅持到最後的那一家就是勝者。”

“社區團購平臺的馬太效應很強,在同類企業博弈的時候,永遠只有一個勝者,第二名只能爲第一名做嫁衣。社區團購電商們之所以想盡一切辦法想要活下去,就是因爲他們深諳這個道理:只有活下去,才能成爲第一名。換句話說,只有堅持到最後的社區團購電商才能活下去。”胡春才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何倩 實習記者 喬心怡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