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在發佈會上表示,隨着我國科普工作的深入開展,給公衆帶來很多正面信息的同時,也因爲網絡空間中存在一些虛假信息,甚至是一些謠言。針對這些現象,中國科協高度重視,重點開展了科學闢謠工作。

王挺介紹,2019年8月,中國科協聯合中央網信辦、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上線運行了科學闢謠平臺,這個平臺充分發揮科協的組織優勢和智力優勢,組織科學家開展及時闢謠活動,讓謠言止於智者,讓科學跑贏謠言,不斷增強大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科協和有關部委共同開辦的科學闢謠平臺,在開展科學普及的同時,不斷強化價值引領功能。通過謠言研究、內容生產、聯合發榜,開展正確的科學知識輸出,再加以專業輔導,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漸形成了“捕捉線索—及時闢謠—正向傳播”的有效工作機制,並與有關部委和商業平臺形成了提供謠言線索、反饋闢謠服務的雙向溝通模式。這個平臺從2019年8月至今運行三年多來,成效還是很明顯的。

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科學闢謠專家庫專家總人數已經達到1607人,闢謠庫累計收集謠言達到11464條,發佈闢謠作品3911個,總用戶數量已經達到756萬,累計傳播量和話題量超過了73.2億次。科學闢謠平臺通過這樣一些工作,在2021年入選了國家新聞出版署公佈的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100+高校科學闢謠聯合行動》入選中央網信辦2021年度中國互聯網闢謠優秀作品。這個平臺還聯合了學習強國平臺、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每月發佈“科學”流言榜月榜,目前這個月榜已經累計發佈了40期。

同時,針對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比如,就新冠肺炎疫情、食品安全、老年人生活、應急安全等,發佈專題性闢謠榜單。這項工作也得到了社會公衆的大力支持。下一步,中國科協將持續推進科學闢謠平臺建設,有力促進清朗網絡空間、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有三個方面的舉措:

一是升級人才服務體系,提升平臺專業能力。持續打造好專家團隊,強化資源建設,積極調動科技工作者參與闢謠工作的積極性,組織他們更好地提升專業辨別和內容生產能力。

二是擴大辟謠“朋友圈”,打造核心競爭力。加強與社會團體、媒體平臺合作,深耕特色,聯合策劃推出精品內容,打造科學闢謠品牌。

三是完善平臺運行機制,強化參與治理能力。繼續完善建立識謠辨謠、分析研判機制,不斷優化和提升平臺運行效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