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新浪財經主辦,證券日報作爲戰略合作媒體,合力打造的2022新浪財經海外投資峯會盛大開幕,本次論壇有幸邀請到納斯達克、新交所、香港貿發局等機構的代表致辭,並邀請了包括沈明高、肖耿、韓竹、陶冬、姚遠、張憶東 、梁文濤、黃亮等海內外知名學者、經濟學家等共聚於此,眼觀全球局勢,緊扣市場脈搏,探討大灣區機遇,碰撞智慧火花,爲投資者奉上了一場財富盛宴。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及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教授、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現在香港的金融體系規模相當大,整個金管局的資產大概相當於人民銀行資產的10%,佔9.4%,相當於美聯儲資產的6.7%,這是非常大的,因爲整個香港的GDP只有大概中國GDP的2.5%。意味着香港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國外循環的作用,這個外循環對促進中國企業科技的創新還有新興產業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大疆、騰訊,包括國有銀行,都是通過香港的資本市場國際化,吸引海外的投資者,分散風險。由此來看,香港就是中國的一個離岸的外循環的平臺,整個香港的金融市場實際上就是中國的離岸資產的金融市場。

而香港與大灣區的合作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也非常重要。合作意味着制度上的突破,因爲香港和大灣區是外循環和內循環的銜接帶,這個銜接帶就需要有一個深度合作的經濟特區,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要有一個“雙總部”的機制。很多上市企業是在香港上市,而它的實體運作是在內地,它需要一個跨系統的雙運營總部,需要有這個機制才能夠解決在企業這個層次的人才、資金和信息的暢通。爲了要促進中國對海外的投資,爲了幫助吸引更多的外資來大灣區,我們需要真正考慮怎麼樣能夠充分發揮香港這個平臺的作用,這裏的關鍵就是深港要深度合作,深度合作的一個關鍵是必須解決在企業這個層次的營運的邏輯,因爲很多企業是需要跨境運作的,但是跨境又有很多障礙。我最近一直在建議和鼓勵政府要採取一些相當於多年深圳特區的一些政策思路,可以有一些“白名單”,可以讓一些企業設立雙總部,他們企業內部的人才、資金、信息就可以暢通,這個風險相當低,但是回報會非常非常大,它最大的回報就是可以幫助我們國家在企業科技創新方面、新興產業方面能夠有突破。

附演講全文:

大家好,很榮幸再次參加今年的新浪財經金麒麟海外高峯論壇,我今天講的主題是“深港如何合作,能夠進一步促進企業創新與新興產業的發展。”

在大灣區有雙循環,一個是以人民幣爲基礎的在岸的市場體系;另外還有一個是基於港幣離岸的市場體系。這兩個市場體系有不同的法律、不同的監管,但是它們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爲它們是有互補的關係。

我爲什麼強調香港的港幣爲基礎的平臺呢?因爲貨幣是一個監管的媒介,港幣的系統實際上是中國外循環平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無價、無形也不可替代的軟實力,也是一個資產。爲什麼呢?因爲在港幣的體系裏面,我們有一個非常完整的,從貿易、銀行、債券、股票、保險、基金、房地產,它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金融產品體系。所以,它是我們內地的居民和企業對外投資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平臺。

我爲什麼強調企業的創新,包括企業的科技創新,還有新興產業。通常來講企業的科技創新失敗率非常高,90%的創新實際上都是失敗的,這就需要資本市場來幫助分擔和吸收風險。香港實際上目前最強的就是它的交易所,就是IPO上市平臺,因爲它是一個離岸市場,它可以吸引全球的資金,實際上全球都有股東,股東實際上就是幫助這個實體企業來分散它在創新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但是問題就是說香港的上市公司實體的運作通常都是在內地,這樣就導致了香港和內地的合作變得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兩個不同的體系之間的合作是有很多問題的。

另外,講一講新興產業的發展。新興產業包括綠色,包括包容、共同富裕,很多新興產業。包括數字經濟、新能源各個方面。這些新興產業跟創新有點類似,它的不確定性非常高。有些產業可能就發展不起來,有的後來就發展起來了,這裏面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對新興產業我們需要激發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去試錯,跟香港和內地都有關係。爲什麼這麼說?因爲香港是一個普通法體系,是資本主義制度,對外完全開放,沒有外匯管制的一個環境。這個市場就非常適合企業家去冒險。香港的營商環境雖然好,但是它的規模有限,整個香港人口也就700多萬,真正的消費和需求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來自消費者,另一方面就是來自於政府,比如說國防和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從規模上來看,這個需求主要是在內地。我們企業家喜歡待在香港,但是他真正要做的客戶在內地,就導致香港和內地必須要合作。實際上過去歷史上一直都在合作。

合作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人才,企業家也是人才。企業層次的創新還有整個產業的發展,它是要靠人才的。我們國家的人才,很多優秀青年都選擇去海外留學,留學完了以後,很多就留在歐美,我們的華人企業家也是遍佈全球。所以,對國家來講,未來的發展如果要在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上可持續的有前途的話,就一定要把我們自己的海外留學的年輕人吸引回來,當然還有海外華人,還有外國專家、外國的企業。因爲企業最重要的也是人才。所以,我們在過去是受益於香港這個外循環的平臺,但是未來可能就更重要了,因爲目前地緣政治的競爭,使得我們更需要吸引能夠在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方面做貢獻的這些企業家、這些人才。

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吸引資金,能夠分散風險,資本市場本身也是需要有人才的,需要吸引金融界的人才去看這個市場。所有這些人才真正需要的國際化的生活方式,一個好的營商環境,當然還包括社會文化、生態自然環境,這些都是需要的。現在考慮到香港作爲中國外循環的平臺,它實際上對於確保中國海外資產的安全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另外,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和港幣都是中國的貨幣,在一國兩制下一國兩幣。我特別強調一下,香港爲什麼重要呢?人民幣國際化主要要達到的目的是兩個,一個是海外投資者可以投資人民幣資產。另外,內地的企業和內地的個人可以投資海外資產。人民幣國際化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就是這兩個。香港通過港幣的體系,實際上就已經實現了人民幣國際化所要達到的目的,這個我們過去是低估了。我們在推人民幣國際化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港幣就是中國人民幣的一個海外離岸資產的表現形式。我爲什麼這麼說?大家去考慮一下,如果港幣將來和人民幣掛鉤的話,它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百分之百的離岸人民幣。因爲這個離岸人民幣有一個港幣的金融系統和整個資本市場產品系統,一旦港幣跟人民幣掛鉤以後,整個香港都是變成離岸人民幣的一個金融體系,這個意義非常非常重大。

我想講的是,哪怕港幣和英鎊或者是和美元掛鉤,或者是將來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SDR一攬子貨幣掛鉤,香港的資產本質上還是人民幣的離岸資產。我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像香港這種小經濟體的貨幣,跟哪個大的國際儲備貨幣掛鉤,它只是決定了它的匯率,香港的利率跟美國的利率一樣,因爲現在跟美元掛鉤,但是它背後資產的價值,它不光是由利率決定的,它還是由它最根本的實體經濟的質量和規模決定的。這就是爲什麼香港的金融產品上市的企業背後的實體是在內地,所以整個香港資本市場的估值、房地產的估值其實最後是由它的實體經濟來決定的,這個實體經濟是跟中國內地特別是跟大灣區經濟的發展、企業的水平是密切相關的。

所以,我們要改變一個觀念,香港就是中國的一個離岸的外循環的平臺,整個香港的金融市場實際上就是中國的離岸資產的金融市場。我們現在香港的金融體系的規模相當大,香港的金融體系的規模,整個金管局的資產大概相當於人民銀行資產的10%,佔9.4%,相當於美聯儲資產的6.7%,這是非常大的,因爲整個香港的GDP只有大概中國GDP的2.5%。意味着香港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國外循環的作用,這個外循環對促進中國企業科技的創新還有新興產業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大疆、騰訊,包括國有銀行,都是通過香港的資本市場國際化,吸引海外的投資者,分散風險。

我今天想講的主題是香港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但是它必須要和大灣區合作。跟大灣區合作,裏邊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上的突破。因爲香港和大灣區是外循環和內循環的銜接帶,這個銜接帶就需要有一個深度合作的經濟特區,這個經濟特區起什麼作用呢?最重要的作用是要有一個“雙總部”的機制。很多上市企業是在香港上市,按是它的實體運作是在內地,它一定是要有一個跨系統的雙運營總部,需要有這個機制才能夠解決在企業這個層次的人才、資金和信息的暢通。現在沒法暢通,因爲現在我們是兩個系統,中國內地有外匯管制,包括通關的標準也不一樣,對數字經濟監管的要求也不一樣。爲了要促進中國對海外的投資,爲了幫助吸引更多的外資來大灣區,我們需要真正考慮怎麼樣能夠充分發揮香港這個平臺的作用,這裏的關鍵就是深港要深度合作,深度合作的一個關鍵是必須解決在企業這個層次的營運的邏輯,因爲很多企業是需要跨境運作的,但是跨境又有很多障礙。我最近一直在建議和鼓勵政府要採取一些相當於多年深圳特區的一些政策思路,可以有一些“白名單”,可以讓一些企業設立雙總部,他們企業內部的人才、資金、信息就可以暢通,這個風險相當低,但是回報會非常非常大,它最大的回報就是可以幫助我們國家在企業科技創新方面、新興產業方面能夠有突破。

這就是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主要的內容,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