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9月25日,以“保護古樹名木 共享綠水青山”爲主題的2022年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週啓動儀式在北京國家植物園舉行,“中國古樹名木保護圖片展”同期開展。

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是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生態、景觀和經濟價值。保護古樹名木,是傳承中華文明、保護歷史見證的需要,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優良基因的需要,是建設生態文明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也是滿足人民羣衆美好生活的需要。

舉辦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週,旨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組織開展全國性的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系列活動,全面推進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

除了此次在國家植物園舉辦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週活動啓動儀式之外,全國各地分會場活動也將陸續舉辦,大力宣傳古樹名木的重要價值和保護古樹名木的重要意義,普及古樹名木相關知識,增強社會公衆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和熱情,在全國掀起古樹名木保護熱潮,營造全社會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氛圍。

多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開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嚴格落實養護責任,及時實施搶救復壯,持續強化監管執法,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教育,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根據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普查範圍內共有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其中散生122.13萬株,羣狀386.06萬株。

北京作爲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首都之一,也是古樹名木資源最多的首都之一,樹種豐富、分佈集中。全市共有古樹名木4萬多株,知名古樹衆多,如大覺寺古銀杏、昌平“青檀王”、北海公園“白袍將軍”、潭柘寺“帝王樹”等。多年來,通過開展資源普查、完善標準體系、強化生境保護和基因保護、試點古樹主題公園、創新搶救復壯技術、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林長制檢查考覈等多項措施,全力打造首都古樹名木“金名片”。

活動由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辦,中國綠色時報社、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國家植物園協辦。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供圖)責任編輯: 冷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