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韓國三星在中國最後一家手機工廠停工,並在越南設立工廠。2020年,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在印度斥資10億美元,建起代加工廠,欲將投資重心從中國轉移到印度。然而,時隔三年後的2022年,韓國三星帶着誠意,又準備重返中國市場。富士康也重新把目光轉回中國大陸……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那麼,當初轉移走的這些企業緣何紛紛迴歸中國市場?

第一,我國經濟增長韌性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前景廣闊,且我國東、中、西部的良性產業梯度已經形成,非均衡的地區經濟增長潛力得到有效激發和釋放,爲全球不同的資本提供了較大的增值潛力。首先,在疫情不斷持續期間,我國防疫政策得當且有效。儘管疫情仍多點散發,但是我國堅持動態防疫政策,促使我國不同地區迅速恢復生產,產能得到有效保障。從貿易規模看,2021年我國進出口貿易數據十分亮眼,貨物進出口總額391009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其中,出口217348億元,增長21.2%;進口173661億元,增長21.5%。由於全球防疫政策不統一,導致其他國家生產能力不能有效恢復,而我國防疫政策得當,企業恢復生產的能力較爲迅速,聯動性產生了較大的進出口動力,從而保持了我國連續5年全球貨物貿易第一的地位。其次,從吸引外商投資的規模看,2022年1-6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233.1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4%(下同),摺合1123.5億美元,增長21.8%。從行業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71.3億元人民幣,增長9.2%。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3.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31.1%,高技術服務業增長34.4%。從上述數據可知,我國高新技術行業利用外資增長速度強勁,表明外資看好中國高新技術行業發展前景,且吸引發達國家的外商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例如從外商投資的來源地看,韓國、美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37.2%、26.1%和13.9%,這對我國吸引高質量的外商投資會進一步產生“虹吸效應”,有利於中國產業價值鏈在全球地位的不斷攀升,提高了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和韌性。最後,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潛力得到有效釋放。從我國不同區域吸引外商投資的規模看,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5.6%、25%和43.9%。這表明,儘管我國存在較爲明顯的非均衡發展特徵,但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按照產業梯度理論已然形成了具有良性特徵的產業梯度,外商投資均能在我國尋找到大量增值機會。

第二,之前轉移走的企業大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多在我國市場已喪失競爭力,但是這些產業的生產體系和銷售體系仍然對中國市場具有高度依賴性。從2019年開始大量外資陸續從中國市場離開,並轉向東南亞地區。然而這些外資離開中國並不是“西方輿論界”所煽動的,是因爲中國市場已經喪失了吸引力導致,主要原因在於這些外商投資產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所致。首先,從縱向來看,改革開放後,來華的外商投資主要看重中國市場具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因此這些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佈局的產業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爲主。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很多外商投資的產業逐漸失去了勞動力成本優勢,其競爭力不斷喪失且對中國市場的正向溢出效應不斷喪失之際,這些外資爲了獲取更多利潤,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至東南亞國家。而針對“西方媒體”關於外資正在逃離中國的造謠,2022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用數據作出了有力回應:即2022年第二季度,維持和擴大在華業務的外資企業佔比91%,絕大多數企業對於中國的外資政策表示滿意。中國美國商會、中國德國商會、中國日本商會的報告顯示,六成以上的美國和德國企業計劃增加在華投資,日本在華企業的營收甚至超過了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達到歷史最高。其次,從中國轉移走的企業到東南亞地區並未享受到該地區勞動力低廉的優勢,反而由於生產體系和銷售體系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導致其總體成本高漲,盈利能力不足。一方面,中國是世界製造業中心,具有全球最完備的產業鏈。諸多轉移到東南亞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度比較高。疫情影響疊加國際航運成本上漲,進一步導致其生產成本高漲。另一方面,我國市場之大,任何一家外企都不會輕易放棄,包括一些轉移走的勞動密集型外商企業,其最終產品的消費市場高度依賴於中國市場,而疫情下運輸成本加大,使其不斷在中國市場喪失市場份額,影響了這些外資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這些企業轉戰東南亞或南亞後,並未實現“賺翻了”的目標,反而由於在中國市場丟失份額而備受“煎熬”。

第三,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決心從未動搖,這也爲大量外資流入中國提供了信心。由於中國有穩定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物流和基礎設施,各種產業鏈配套設施齊全,對外資來說,這裏是投資的熱土。目前全球多地的市場趨於疲軟,而中國人口衆多,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暴發後,中國的抗疫表現有目共睹,生產生活井然有序。中國還加大了外資引進力度,完善各項法律法規,提高了服務外資水平。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堅持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決心不會變。”而中國堅持加大對外開放的決心與西方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的表現截然相反,這也極大增強了大量外資不斷流入中國的信心。

作者/陳恆(西安工程大學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編輯/嶽彩周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