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財聯社

4月24日,港股大盤跟隨外圍股市走強,再度發力向上,恒生指數全日高開高收,最終上升372點或2.2%,收報17,201點。恒生科指上升3.6%,收報3,573點。大市成交金額增加至1,296多億港元,出現價漲量升的利好信號。港股通淨流入19.95億港元,流入規模連續三天有所收斂。

權重互聯網科技、保險及非銀金融股發力支撐大市,而材料、工程機械、石油、電訊股有反彈,總體市場升勢尚算全面。

騰訊(700 HK)股價上升3.6%,創出自2023年8月以來收市新高;美團(3690 HK)上升4.6%,股價創2023年11月底以來收市新高;兩大互聯網平臺股價表現強勢,說明港股市場的內部情緒已出現明顯改善。

但離岸人民幣仍在7.26左右偏弱水平,很難判斷傳統外資有明顯迴流。

港股脫離A股走勢出現獨立行情,恒生指數於16,000點如期反彈,並再度回升至17,000點以上,3月以來呈箱體橫行走勢。

儘管盈利預測繼續被下修,美債收益率高企,但資金面出現積極信號,恒生指數及恒生綜指的長線市寬逐漸回升,港股底部支撐力增大,並正在累積更多的上升動能。

港股絕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上市公司加大回購分紅力度進一步提高內資對港股的配置價值。

港股通月初以來累計流入693億港元,過去20個交易天累計流入超過800億港元,流入對象從前期能源、電訊等央國企擴散至金融、消費及科技板塊,內資情緒出現積極變化。

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釋放強烈的挺港信號,爲港股提供增量資金,助力改善中長期流動性。

港股20天平均沽空比率維持在19%左右較高水平,疊加部分外資上調港股的投資評級,或促使部分空頭、對沖基金及外資回補倉位。

基本面上,居民消費信心恢復需時,內需復甦動能緩慢,上游物價下行壓力限制企業盈利回升力度,但一季度GDP增長超預期使得全年5%的目標實現難度降低,短期政策或進入觀察期,疊加美國相對強韌的基本面影響外資迴流意願,使港股大盤仍缺乏足夠的上行動能。

後續關注設備更新和消費品換新等現有政策落地,二季度特別國債專項債發行進度以及 “三大工程”建設進度等。

策略上我們建議關注:

(1)業績增長穩健、股東回報提升的電訊、煤炭及石油;

(2)受惠外資情緒回穩的科技及生物醫藥;盈利持續復甦、回購分紅力度加大的頭部互聯網企業;

(3)受惠海外經濟景氣回暖需求擴張的主題,包括銅礦原材料、家居家電、紡服、航運、國際消費品等相關企業;

(4)受產業政策扶持的工程機械、電力設備及耐用消費品。至於博彩、旅遊相關股份可能有“五一”行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