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人的进化、人的发展皆奠基于生物遗传性所能够提供给每个有机体的先天的生理条件,生物有机体的各项肌体功能之所以能够真正起效,生物遗传起到真正的条件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一切关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生命活动才拉开序幕。

大脑与智力

在近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四个主要的功能,这些功能则通过四个功能区域体现出来。作为第一个功能区域的感受区能够从客观外界现实接受感觉;人脑的第二个功能区是贮存区,能够对接受到的感觉进行收集整理;第三个功能区是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评价的思维判断区;第四个功能区是能按新方式组合各种信息的想象区。

人脑所具备的这些功能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们统称大脑的上述功能为“智力”。正常人具备智力和智力的活动条件。通常智力包括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组成成分。

智力的各构成成分之间既相互联系,同时在特定的情景条件下各自发挥相对独立的作用。其中记忆力反映人们对已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及程度。记忆力的快慢、准确、牢固及灵活程度的差异决定于两个方面:记忆对象或任务的性质、难易度、可控度等;另一方面则与个人的兴趣、经验、敏感度有关。

当某一事物、对象还未进入人脑,可以说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将不会开始,对此事物的认识也将为零,记忆可以帮助人们对所关注的事物在大脑中找到驻所,使人们对它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在总量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人的发展也将向前跨进。

思维力是智力的高级阶段,大脑将进入推衍阶段,可以借助感知或贮存于大脑中的信息,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间接推知和预见事物的发展,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

思维过程中,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围绕从某一认知对象中推演出的一个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展开主动推理联想,构思假设,控制大脑走向问题的终点,最终揭开问题的谜底,纵使无法找到答案,业已形成了一个明晰的推理路线和痕迹,成为能够通过语言被表达的体系。

思维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推衍过程,通过思维人的认识不再是表面化的,而是具体的、有动能的、可操作的、可发展的。可以这么说,通过思维,人获得了改造自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内隐力量和智力钥匙。想象力是智力的另一种构成形式,通过想象力,人们可以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尝试性地加工、改造,想象是人脑的设计阶段。

想象虽不及思维那样富逻辑、有秩序、循序渐进,但想象能拓展人们的认识空间,增进事物间的联系,是人的智力活动中最具自由性、灵活性的方式,人能够超越他物的暂时规约,自意志完全释放,建构新的想象模型改造事物,这是人的智力发展中的重要方面,是前创造力阶段。

创造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社会发展程度愈高,对创造力的要求愈高。

创造力从根本上讲,将实现从大脑的想象设计阶段向获得某种形式的新的智力产品阶段的转化,这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和自然过程中的真正成功,因为,人类通过艰辛的创造过程填补了思想与实践中的诸多空白,实现了人类改造、认识世界的目的。

人的大脑机能预示了人具有认知、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人的发展也在这一系列的智力活动中实现。智力增加了人类生存的力量和质量,人可以通过内在基质能动地获得自然和社会并未提供给他们却为其所需要的事物。

本能与自觉能力

挪威奥斯陆大学的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教授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人类的每一成员都与生俱来地有一种伟大的创造性力量,有着本能的缪斯。本能的缪斯是人类生存和人类自我意识的基本源头,是人类获取语言和文化内部规则的钥匙,是在无数咄咄逼人的复杂情势中对生活进行探索的导引。

相对于生物界的其它物种,人类进化的程度相对较高,但从相反的意义上来说,人生而具有的本能的自动调节装备也随之而弱化。保持本能和自然适应、进化本身就是相对的发展状态,生物本能是人的遗传性的生存技巧的一种,是无条件的。

自然适应性则不同,更强调人对环境的感知、觉察和适应,使得其行为模式伸缩性大,学习能力强,随机应变和时刻应激的警觉随时会爆发出来,对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调节。

而动物则不同,它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方式和程度始终如一,一旦它们所赋有的本能不再适合于成功应付不断变化着的环境,那将可能有物种宣布灭亡。自然是残酷的,但也为人的进化不断带来新机遇,才真正促成了人对世界的不断认知和自身的永续发展。

人不能像像动物一样用锋利的爪牙来获取事物,也没有像动物一样的天然毛皮去抵挡严寒酷热,或是超强的奔跑速度去追捕猎物,这种天然的“匮乏”却激发出人类超强的环境适应力、学习能力和满足自我生存需要的自觉力。

从长远来看,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存环境的自觉力是非常宝贵的有利条件,因为人摆脱了本能匮乏而被局限的窘境,自己去思考和发明,懂得用其它的东西换取所需要的东西。

正是这样,人具有了其它物种所不具有的学习、改造和适应的重要能力。可以说,当人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的行为不再完全受限于本能的支配,对环境的适应不是被迫的,也不再为遗传机制所决定。

正是由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来自自然本能的无条件性限制,即人摆脱本能的强制性而言(不是完全地摆脱),人具有了意识和行为选择的自由,只是这种自由增加了人生活的危险和不确定,人对环境的适应远不及本能自动调节机制来得迅速、有效。

举例来说,鱼鹰的捕鱼本领是天生本能,但人要捕鱼则要通过艰苦的学习,还要制造工具帮助完成。对人来说,学习、思考和创新是伴随其生命和生活全部过程的具有超越意义的活动,这种自觉不自觉的实践活动,在人的自然能量之上又增添了发展的力量,克服了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缺陷,养成了其自觉能力,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使更高级的设想成为下一个现实。

潜能与可发展性

先天潜能是个体能力的来源之一。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的先天潜能是“未特定化”的、“未完成”的,具有“可塑性”,通过实践、开发,人的潜能可变为现实的习得性能力。

人之所以具有可塑性、具有无限发展的前景和可教育性,因为人的身心拥有巨大的潜能,且人的发展潜能是未特定化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普通人只运用了10%的潜力,这尚未用上的潜力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和实践开发出来。

前苏联研究者亦强调,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逻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人类的潜能是巨大的,大脑所储存的能力使人类目瞪口呆。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他们实际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人们迫使大脑达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人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将一本苏联大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还可以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

创造是人的重要潜能之一。关于创新或创造已形成有三种基本原理,第一原理:创新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属性,与生俱来;第二原理:创新是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人人皆有;第三原理:创新是可以被某种因素激活或教育培训引发的一种潜在的心理品质,潜力巨大。

有研究者指出,创造是人类永恒的活动,是人类本性和本质力量的最高表现,而创造欲是人类群体基本的调节机制之一,为人类所特有。人的创造潜能与大脑的生理机能相关。大脑神经系统结构复杂,含有10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如此巨大的神经元组成数目,表明人类拥有丰富的潜能。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