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喜迎二十大 非凡十年·看无锡》

无锡广电融媒体系列访谈

今天起

推出市(县)、区长访谈录

本期让我们关注江阴

对话江阴市市长包鸣


无锡博报


图片
图片
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江阴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提升取得了怎样非凡的成就?尤其在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创新转型等方面,如何不断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阴锚定“强富美高”,勇扛使命,勇闯新路,地区生产总值接连突破了2500亿元、3500亿元、4500亿元三个大关;实现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九连冠”、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五连冠”;市场主体总数超过了25万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2年位居全省县(市)级榜首,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点、区域特征、自身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图片


十年来,江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89.47亿美元,先后引进了一批国际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者遍及世界69个国家和地区。


十年来,江阴顺利完成了县级集成改革试点工作, “1+4”基层治理新模式被全省推广,884项县域治理“江阴样本”基本形成。


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阴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先后实施人才强企“330”计划、暨阳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十四五”开局,又确立打造“一湾一谷一区一港”“科创T台”。截至2021年底,江阴人才总量达到47.23万人。



图片


接下来,江阴将围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重点在强化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两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将全面实施科创江阴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加快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等“一湾一谷一区一港” 建设,支持企业参与省市“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加快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的集群优势。全面落实“暨阳英才计划”“澄才归巢引凤”计划,深化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哈工大、中科大未来技术学院等的战略合作,加快建设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载体,吸引更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产业转型方面: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这一看家本领。具体将实施强链、固链、补链工程,高质量构建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等3个超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4个超5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5G、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健康文旅等5个超百亿级未来产业,加快补齐产业链断点、供应链堵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上市企业为特色、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雁阵型”航母编队,支持头部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做强总部经济和基地型特色园区,促进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加快形成以1—2家世界500强和50家各类中国500强企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生态。同时,我们也将引导更多企业借鉴“江阴板块”的成功经验,全速抢滩资本市场,年内新增上市公司确保3家、力争5家,努力实现科创板零的突破。


10年来,江阴优化城乡规划布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整体取得了怎样的面貌焕新和品质提升?把握新的战略建设机遇,我们又在如何进一步高标准统筹推进,全力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阴按照畅通经络、提升等级、增强辐射的要求,加快市域道路的延伸连通,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的路网系统。暨南大道、江阴大道、海港大道先后建成通车,江阴主干路网骨架基本形成;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完成,长山大道、滨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持续完善;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段、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开工建设,综合交通功能得到新提升。目前,江阴公路总里程达2436公里,路网密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全省同类城市中率先实现各镇街15分钟内进入干线公路路网、30分钟内到达高速公路道口的“1530”目标,公交行政村、自然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3%。


图片


十年来,江阴完成了85个老旧小区改造,总面积达到435万平方米,惠及住户33701户;累计完成征收拆迁面积2544万平方米,完成攻坚拔点130个;启动27个城市更新单元,总投资847.2亿元;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圆满完成农村住房建设试点任务,累计竣工41个试点村、2351户农房建设,分类实施现代“美丽农居”建设,全面启动50个村的美丽农居建设工作,加快打造“新江南人家”村落。


十年间,江阴建成了环卫运营中心、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88.78%、小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到2200吨,实现了生活垃圾全链条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完成供水厂整合,日均供水量增至75.4万吨;天然气管网总长达3057公里,天然气用户达到38.1万户;累计完成村庄生活污水治理2388个,治理覆盖率达86%以上;建成包括方言园等口袋公园在内的游园38个、创成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以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持续强化“一屏统览、一网统管”,在1374个综合网格下细分出6997个微网格,实现市域范围内的网格精细覆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夯实。



图片


接下来,江阴将紧紧围绕“南征北战、东西互搏”发展战略,加快融入锡澄一体化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内外兼修,推动“美丽江阴”和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展露现实模样。


围绕城乡规划,我们将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优化“一湾一谷”、高铁枢纽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完成镇村布局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等。


围绕城市建设,我们将加快实施滨江路和长山大道等快速化改造、新澄杨线一期建设,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江阴靖江长江隧道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综合枢纽站站房基本完成土建和装修,南沿江铁路具备通车条件,S1线所有车站全部封顶、隧道和桥梁联通。加快建设新桃花港江边枢纽、锡澄运河河道工程,开工白屈港、老桃花港整治工程。扎实开展省美丽宜居城市试点,加快锡澄运河公园三期南段、蟠龙山公园二期建设,全面推进27个单元城市更新,完成10个老旧小区改造。今年完成房屋征收520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59万平方米。


围绕乡村振兴,我们将严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1.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28万亩以上。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启动50个规划发展村“美丽农居”建设,年内建成无锡市级特色田园乡村8个、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


图片


围绕城市管理,我们将深入实施“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紧盯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立面等重点区域,聚焦经营秩序、交通秩序、施工秩序、门前“五包”、垃圾分类等难点问题,确保年内完成拆违400万平方米,打造“席地而坐”示范区5个。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年内基本形成“一键指挥、一网协同”的运行模式。


聚力污染防治、厚植绿色基底。10年来,江阴取得哪些成效?因江而名、凭江而兴的江阴,在“长江大保护”方面又取得了怎样的阶段性成果?

答:江阴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鲜明导向,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充分发挥“蜗牛警示牌”鞭策作用,公布治气、治水红黑榜,全面激发污染防治攻坚的责任担当。2012年以来,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4312家,其中化工企业344家,取缔“十小”企业128家。2017-2021年,累计向长江放流苗种2800万余尾,全力唱响长江生态保护“江阴之歌”。


图片



江阴围绕加快打造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持续推动产业生态化、企业低碳化和能源绿色化。主动调整港口功能,码头、工厂、轮渡等生产岸线退让搬迁,将省政府批复的23.4公里港口岸线主动压缩到16.85公里。如今,长江江阴段生产性岸线占比已从2012年的72%降至48%,下降了24个百分点。


江阴正全力打造面向全体市民开放和共享的休闲活动空间,江阴锡澄运河公园样板段东岸、八字桥公园、应天河风光带建成开放,蟠龙山公园一期顺利开园。2021年, PM2.5年均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9.2%,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首次达到100%,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高于全省、无锡平均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10年,在提升民生保障、优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江阴有哪些明显的改善提升?聚焦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我们又在做着哪些新的努力

答:江阴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民生实事。过去10年,江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4.4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2.9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扶持自主创业4.34万人,发放各类创业补贴6387万元、富民创业担保贷款4.63亿元。2021年设立全国县域城市首个共富基金,实现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三连冠”。


图片



作为全省六个现代化建设试点之一,江阴将充分依托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百姓收入全省领先的扎实基础,全面推进产业转型致富、城乡一体共富、生态建设促富、公共服务添富、精准帮扶助富、平安稳定护富等“六富联动”,着力在探索实现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织牢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确保到2025年,江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8万元。同时,全面构建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慈善救助为补充、村级互助为拓展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迈向新的征程,江阴将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勇挑大梁,勇担重责,奋力交出精彩蝶变的产业答卷、宜居宜业的城市答卷、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和谐稳定的治理答卷,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贡献江阴力量!

图片

来源:无锡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阳


点亮“在看”

关注↓↓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