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 |《生活大爆炸》劇照

文|風馬牛 (微信公衆號:馮侖風馬牛)

最近,有一條新聞上了熱搜——「女子用老公會員卡結賬被拒」。

事情是這樣的:江蘇南京,一名女子與丈夫一起進入山姆會員超市購物,後來丈夫提前離開,收銀員拒絕用丈夫會員卡給她結賬。女子與收銀員發生爭吵,並稱:「我要把結婚證拿出來嗎?」收銀員表示:專卡專用,必須由持卡人本人結賬。這一切發生的背景是:山姆是一家會員制超市,有兩檔年卡:基礎卡260元,卓越卡680元,不買卡不能進超市,貨品只對會員銷售。

網上由此掀起了一波關於會員制的討論。關於會員制,不少人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理髮廳、健身房辦卡,而實際上,會員制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成爲繞不開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早已被各種會員包圍,會員卡塞滿了我們的錢包——無論是虛擬錢包還是現實錢包。

01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一些大型百貨商店和少數全國性的批發市場經營中,已經開始出現會員制的雛形,而1995年以後,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會員制開始流行。譬如上海八佰伴南方商城、北京民生園商場會向顧客出售會員卡,會員可享受價格優惠,北京當代商城會給累計購物達到一定額度的顧客發放會員卡。那時打開人們的錢包,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張會員卡。

而1996年,以山姆超市爲代表的會員制倉儲超市又帶來了另一種形式的會員制:消費者想要來購物,首先得交一定的會員費,在成爲會員後纔有資格進入,而會員可享受優惠折扣。這種形式的會員制,更講求排他性,更強調會員專有服務。

這種形式的會員制,啓發了國內許多企業。譬如1998年,萬科成立了消費者俱樂部——萬客會,這是中國地產行業最早的會員組織。萬科會將會員分爲四個等級,還辦了內刊《萬客會》。攜程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實行會員制,一開始收費,後來才免費。1999年,連藥房都開啓了會員制探索。北京金象大藥房向大批量購藥羣體推出了會員制藥店,每次購藥可享受10%優惠,還可免費享受105名京城坐堂專家的長期跟蹤醫療服務。

但實際上,山姆超市所代表的會員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沒有被中國人接受,直到2013年杭州山姆店開業,當地媒體報道的標題還是《購物先交會員費 會員制超市挑戰杭州人消費觀》,更別提1996年山姆剛進入中國時,消費者對於「不交會員費,連超市都進不去」的不理解。這更多被認爲是國際零售巨頭的傲慢。在這二十幾年間,山姆超市的人氣遠比不上它的母公司沃爾瑪,無門檻平價策略打敗了會員制

山姆在中國真正火起來,是近幾年,尤其是2020年之後。這一波走紅,有疫情的原因——人們患上了「倉鼠症」,總想囤點什麼,山姆這樣的倉儲式超市所提供的大分量商品有了市場。而更多的原因,其實在於多年前被中國消費者所排斥的會員制。

搜索山姆超市近幾年的新聞,其實不乏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沒卡不給結賬,就算是老公的卡也不行」的新聞,面對這些新聞,以前人們的觀念是:不買會員不讓進?那不買了唄。如今人們的觀念是:不買會員不讓進?那它到底賣了什麼好東西?山姆門口的那句曾經看上去充滿傲慢的標語,如今變得格外誘人:爲菁英生活提供高品質商品。

不少想要買到「山姆網紅美食」但又不願意購買會員卡的年輕人催生出了一條產業鏈,淘寶上開始售賣「山姆會員次卡」,也就是冒充會員進場:商家建立了一個真會員卡庫,你可以從幾十張註冊照片中,找出和自己長得最像的那個會員,然後用對方的二維碼付款。山姆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工作人員在入口處和結賬時,都會查看會員卡。但賣次卡的商家會告訴你,要淡定。聰明的中國年輕人,將山姆會員卡用成了共享模式。

但不少人會卡在結賬的環節,就像江蘇南京那位女士一樣。於是在排隊結賬的人羣中,一下子就能將有卡的、沒卡的和冒充他人的區分開來,而人人都想成爲有卡的那個,那代表着一種充滿誘惑力的消費身份。

於是在山姆,以會員卡之名,一場魔幻的大型社會實驗上演。

這樣的大型社會實驗同樣在會員制倉儲式超市Costco上演。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式超市,山姆的老對手。2019年,中國大陸第一家Costco在上海開業,開業當天雖然是工作日,但仍人山人海。保安在門口舉着牌子提醒:停車需要3小時、排隊買單需要2小時。因爲人實在太多,甚至把周邊交通都堵了,Costco只好在開業4小時後暫停營業。

02

上世紀九十年代,物美超市的創始人張文中在斯坦福大學留學,他經常逛 Costco,十分推崇 Costco模式。創立物美后,張文中曾拜訪過Costco的CEO詹姆士·辛尼格,希望同他談合資,辛尼格最終否定了這個想法,覺得時間還不到,他認爲中國那時還沒有中產階級。

現在,時間似乎是到了。

截至去年11月的數據,山姆在中國的付費會員數已超過400萬,以普通會員260元/年的會費計算,單會員費一項收入,山姆一年的入賬就超10億元人民幣。中國大陸首店開業37天后,Costco即宣佈註冊會員數達20萬,創下成立35年來記錄。2021年,蘇州Costco開業當天,會員辦理就超萬人,破了其首日辦卡人數的全球紀錄。

會員制是山姆與Costco的生存法則,它們讓渡商品的利潤,通過會員費來掙錢。以Costco爲例,它的一款熱狗+蘇打的套餐,堅持二十幾年不漲價,一直保持1.5美元,每年這一套餐可賣出超一億套。2015年,Costco的商品銷售甚至是虧損的,虧了1.6億美元,但會員費含淚血賺25億美元。

截至2021年,Costco全球共有1.1億會員,其中金卡會員爲5020萬,付費會員爲6170萬,近幾年持續保持4%-7%的穩定增長,並且保持極高的續費率,美國和加拿大的續費率歷年保持在90%以上,全球範圍內則保持在88%以上。2020年和2021年,會員費對淨利潤的貢獻分別爲88%、77%,而往年這個佔比更高。

山姆和Costco通過會員制,篩選出它所需要的顧客,爲他們提供高質量、低於市場售價的產品。在傳統商超如沃爾瑪、家樂福、樂天瑪特等不斷閉店時,它們逆勢而上,佔領了市場。

美國財經界曾爲Costco的會員畫像,他們受過大學教育、擁有家庭、年平均收入達12.5萬美元(約合88萬人民幣),是典型的美國中產,代表着一種生活方式:週末,全家人開着車去郊區,推着大號的購物車,逛巨大的倉儲超市,購買大量食品百貨,一次性消費至少200美元(約合1400元人民幣),回家後存儲在大house裏。

這種生活方式,正被中國中產階級所效仿,想成爲中產的城市年輕人也在效仿,而成爲這羣人的關鍵一步是:成爲會員。

03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中國消費者都習慣了「免費」。而如今,付費會員正在漸漸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山姆與Costco在國內的流行,只是會員制興盛的一個側寫。

2018年底,吳曉波曾提出,圈層社交、私域電商和會員制將會是一個相互勾連的、不斷變化的商業業態。會員制將成爲最流行的消費者關係模式。

有意思的是,同爲會員制倉儲超市的麥德龍,也是1996年進入中國,2010年,因國內消費者無法適應會員制,取消了付費門檻,結果,2020年,重新開啓會員制。

而2015年左右,各種商家都開始推行會員制,尤其是互聯網企業。

作爲線上電商會員制鼻祖,亞馬遜從2005年就開始探索會員制,推出了Prime會員,會員權益從享受免費送貨服務,漸漸推廣至免費電子書、流媒體、無限雲存儲等。2022年2月,亞馬遜全球Prime會員數量突破2億,而2018年4月的會員數據是1億。仿照亞馬遜,京東推出了PLUS會員、阿里巴巴推出了「88 VIP」,截至2022年7月,京東PLUS會員數突破3000萬,88VIP會員數達2500萬。

如果說電商都在模仿亞馬遜,那麼流媒體則都在走奈飛模式。

2011年,奈飛的在線視頻服務開始面向會員收費,一下子損失了80萬會員。但2012年,奈飛砸下1億美元拍攝原創劇《紙牌屋》,吸引了一大波新會員。2014年後,奈飛開始逐步提高會員費,而付費會員總數仍在不斷上漲。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奈飛在全球擁有超2.2億付費用戶。優質原創+會員模式,支撐着奈飛的增長邏輯。

於是,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芒果TV、B站,都開始走收費會員模式,而每一次會員費漲價,每一次別出心裁的會員超前點播,都會被罵上熱搜,畢竟中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免費的互聯網產品。但不管怎樣,會員制已經開始塑造視頻節目消費者的消費模式,看彈幕就知道了:「大家都是會員,說話大聲點」「留下花錢的痕跡」。

不過,視頻會員消費者大概和音樂會員消費者有着相同的不愉快:錢是花了,但感覺不值。平臺能提供的優質內容,有,但不多。而在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版權大戰時,有些聰明的消費者默默地轉向了咪咕,至少那裏可以免費聽周杰倫。

除此之外,外賣、共享單車、在線讀書、網盤……這些領域也都在探索付費會員模式。在競爭已進入存量時代的當下,會員制正成爲商家的下一步抓手。未來大概將會像那首歌唱的:會員它圍繞着我……

參考資料:

[1]《有多少年輕人在山姆會員店演習中產》,作者:CAICAI,三聯生活實驗室

[2]《一個虧損上億美元的超市,爲啥還被巴菲特和雷軍怒贊?》,作者:呂泓霖,中國企業家雜誌

[3]《Costco的會員制能成功,你的會員制爲什麼就不行》,作者:司歡,中歐商業評論

[4]《瘋狂的Costco:以「封建忠誠」之名,行「精神控制」之實》,作者:範米揚,中歐商業評論

[5]《所有行業,值得用會員制重新做一遍?》,壹覽商業

[6]《會員制:現代商業經營的一種有效方式》,作者:馮義秀 張芷芷

圖片來自網絡

本篇作者 | 王十二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