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電子煙生產(進口)將開徵36%消費稅

電子煙按下慢進鍵?

控煙專家:會起到一定控煙作用,但對效果持謹慎樂觀態度

10月25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佈《關於對電子煙徵收消費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明確電子煙實行從價定率的辦法計算納稅,生產(進口)環節的稅率爲36%,批發環節的稅率爲11%,並從11月1日起執行。

10月26日,有電子煙行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行業內其實已經做好了被徵收消費稅的準備,此次“靴子落地”,在消費稅徵收標準上符合預期。控煙專家表示,徵收電子煙消費稅,會起到一定的控煙作用,但是對控煙效果持謹慎樂觀態度。

電子煙開徵消費稅 生產(進口)徵36%,批發徵11%

電子煙是指用於產生氣溶膠供人抽吸等的電子傳輸系統,包括煙彈、煙具以及煙彈與煙具組合銷售的電子煙產品。

相比傳統捲菸,雖然很多人認爲電子煙危害相對小一些,但並非對健康沒有危害。

根據此次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公告,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在煙稅目下增設電子煙子目。記者看到,此次對電子煙徵稅,生產(進口)環節的稅率爲36%,批發環節的稅率爲11%。

根據公告,消費稅納稅人,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進口)、批發電子煙的單位和個人。電子煙生產環節納稅人,是指取得菸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並取得或經許可使用他人電子煙產品註冊商標的企業。通過代加工方式生產電子煙的,由持有商標的企業繳納消費稅。電子煙批發環節納稅人,是指取得菸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並經營電子煙批發業務的企業。電子煙進口環節納稅人,是指進口電子煙的單位和個人。

經營者:

對徵消費稅早有心理準備

10月26日,在北京昌平經營一家電子煙門店的霍先生告訴記者,他在這裏經營電子煙已經有4年多時間,他10月25日就已經關注到將對電子煙徵稅的消息。早些年生意最好時,霍先生一天可以賣出20多支電子煙。“現在一天也就賣一兩支,甚至有的時候一支都賣不出去。”

談及原因,霍先生分析稱,電子煙最早出現的時候市場幾乎是空白,現在市場幾乎已經飽和,而且競爭對手也多了,生意自然沒那麼好了。“現在銷售的主要部分是煙彈,煙彈是消耗品,所以一直會有市場。”

記者從一位電子煙經營者處瞭解到,其實對於電子煙徵稅,很多人是有心理準備的。2018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菸草專賣局聯合發佈《關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2019年11月,兩部門再次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2021年11月10日,國務院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菸草專賣法實施條例》,明確電子煙歸屬菸草專賣局管理,並將電子煙定性爲新型菸草製品;加上今年5月1日《電子煙管理辦法》實施,大家已經感覺到對電子煙的“緊箍咒”已經越來越緊。

價格走勢:

徵稅後成本或會上漲

10月26日,北京三里屯一家電子煙門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店所售電子煙煙具的價格是278元,煙彈一盒3個,總售價99元,且因爲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已經沒有了過去流行的水果口味煙彈,只剩下菸草味,“一顆煙彈相當於兩包半傳統香菸。”

對於價格走勢,該工作人員表示並不好判斷。“目前價格還沒有什麼變動,但是如果開始徵稅,估計成本還是要上漲的,所以我也在考慮要不要多進些貨。”

專家看法

徵稅標準發佈有利於電子煙行業合理發展

10月26日,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告訴記者,該徵稅標準的發佈有利於合理發展電子煙,但是控煙實際上不僅有收稅這一種方式,所以對通過徵稅是否能控制電子煙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

“電子煙是近十年在國內發展起來的新興事物,此前規範、控煙舉措不統一,也造成了一些亂象,但是經過近些年的一系列舉措,加強了對電子煙的監管。”張建樞說,明確徵稅標準,也是一種有效的控制電子煙的方式,但是更多還是要藉助宣傳等方式,減少大家、尤其是年輕人對電子煙的接觸吸食。

張建樞告訴記者,控煙是一個系統工作,同時對於電子煙、傳統捲菸也不能雙標對待。“例如現在禁止電子煙銷售帶有水果口味的煙彈,但是我們看到很多傳統捲菸裏面帶有爆珠,這其實也讓香菸帶有了口味,容易吸引人們去吸菸。”

10月26日,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次消費稅出臺其實符合預期,對行業屬於利好消息。而且消費稅徵稅範圍僅針對中國境內銷售產品,徵稅對象是生產企業或品牌方企業,徵稅具體產品是指煙具和煙彈成品,菸鹼、煙油等原材料和配套產品不需要徵收本政策涉及的消費稅,出口的電子煙產品免徵收本政策涉及的消費稅,並且享受原來退稅13%政策。

記者注意到,此次關於對電子煙徵收消費稅的公告中,保留了對電子煙出口退稅的政策,稱“納稅人出口電子煙,適用出口退(免)稅政策。將電子煙增列至邊民互市進口商品不予免稅清單並照章徵稅。”(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張炎良 特約記者 水寧)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