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優寶

一個合格的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
 
父親在家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卻也是許多喪偶式育兒家庭中最容易缺失的角色。
 
人民日報曾給出一些建議,值得分享給所有爸爸。
 

做個“會玩”的父親

所有圖源:人民日報微博、頭條新聞、百度等

演員鄧超應該算是出了名的喜歡陪孩子一起瘋的父親,在《大牌駕到》節目中,他無比驕傲地告訴主持人阿雅:
 
"我是孩子們最大的玩具。"
 
因爲他好玩,所以兒子和女兒最喜歡和他玩。
 

如果說有趣的靈魂是萬里挑一,那麼會玩的父親就是百年一遇了。
 
他們懂得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他們懂得放下家長的威嚴,陪孩子一起瘋、一起鬧,一起做傻事,一起享受單純的快樂;
 
他們懂得歡聲笑語填滿孩子的童年,爲孩子的一生鋪上最溫暖的底色。
 
“玩”是孩子的天性。放下父親的架子,發揮男性的創造力,丟下其他的煩心事,專心地陪伴孩子一起玩一起瘋,不僅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更有利於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做個“堅忍”的父親

父親節那天,知乎上有人問大家,你眼中的父親是個什麼模樣?
 
有人回答,在奶奶眼裏,父親是最沒出息的兒子,但在他眼裏父親卻是最堅忍的漢子。
 
他的父親年近七十,但並不服老。自從退休後便開始搞養殖,雖然沒多少收入,但父親常說走着總比站着強。
 
反而是他的母親性格有些膽小,也有些悲觀,這和她坎坷的經歷息息相關。反正在他的記憶中,母親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總是病懨懨躺在牀上。
 
因此從小到大父親都是家中的頂樑柱,小時候過年買新衣服,是父親拉着他的手到集市上挑衣服。後來上學,也是父親扛着沉重的行李送他去學校。
 
父親從來不向他報憂,什麼小疼小痛從來不說,只想讓他安心工作。
 
去年父親心口附近難受,也是過了很久後才告訴他,可能是真的忍受不住了,他要帶父親去醫院,但父親還是說等他閒了再去,結果一直拖到了過年。
 
他知道父親想爲了他再努力一把,但這就是他的父親,一個硬漢子!
 

一提到母親,我們總能馬上聯想到媽媽最喜歡的顏色、最愛喫的東西、最愛做的事情。
 
可一提到父親,許多人卻感覺有些模糊,甚至只記得一道背影。
 
父親本是孩子最初的榜樣,你的堅韌、頑強、責任感,會是最好的教科書。
 

做個“謙虛”的父親

你有沒有覺得孩子有時候的行爲看起來很幼稚?讓人無法理解。
 
他的想法總是那麼天真,就比如天空怎麼可能是粉色的?貓和老鼠怎麼可能真的是朋友?
 
看着別人家的孩子開始學習,而你的孩子還整天在幻想,甚至只知道玩,你是不是也很焦慮呢?
 
有個同事的兒子輝輝,他就經常做一些不被父母理解的行爲。
 
像是家裏剛買回來的玩具,放了不到一天,第二天一看就已經被拆了,爸爸好不容易把玩具又組裝起來,熬不到晚上,玩具又被拆了。
 
只要爸爸不在身邊輝輝就會把玩具拆了,爸爸爲此不知道說了孩子多少遍,可是他還是不以爲然。
 

直到一次,爸爸說:“你有本事拆了,就自己把它再裝好。”
 
沒想到第二天輝輝真的把玩具組裝好了,其實,沒有那麼多次拆玩具,輝輝不可能知道玩具的構造,沒有爸爸引導讓他去組裝,輝輝也不可能去組裝玩具。
 
不論是玩玩具還是拆玩具,都源自孩子那顆充滿好奇的童心,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
 
比爾·蓋茨的父親寫過一本書,他說:“如果你能將孩子的好奇心保留到四十歲,就能給成功人士當爹媽了。”
 
不要覺得孩子的遊戲幼稚,就以自己的喜好和視角來指揮孩子。做孩子的配角,起到輔助的作用即可,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做個“講理”的父親


在某次採訪中,鍾南山鍾老講了自己幼時父親對自己的“講理方式”。
 
鍾老說:“如果是我犯了錯,父親都表現得異常冷靜,情緒基本不會失控,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南山,你好好想一想。’”
 

就是這樣簡短的一句話,沒有打沒有罵沒有怒吼。
 
或許鍾老的家教中有許多方法,但對孩子講理來說,這也許就是最適合的一句話,這也是一句開始講理的話。
 
家長都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每個孩子都是會犯錯的。
 
所以在孩子犯錯時,我們才能包容,才能認同。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分享過一個外國爸爸面對做錯事的兒子所採取的教育方式:
“子不教,父之過”,做父親的一定要讓孩子明事理,但是不要只是粗暴地呵斥,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做個“學習型”的父親

在成都大大小小的公園裏,總能見到這樣一對觀鳥的父子,付君清和他的兒子。
 
一談起鳥,42歲的付君清就像變了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既熱情又淵博,那股勁兒讓人無法拒絕。
 
但在觀鳥界,他其實只能算一個“菜鳥”。準確地說,他是一年前才被11歲兒子帶入行的。
 
人到中年,付君清get的好多新技能,都是在培養兒子的興趣時,順便培養了自己。
 
比如游泳,他以前只會“狗刨式”,但兒子學游泳的時候,他也下水跟着學,兒子學會了蛙泳、自由泳,他也跟着學會了蛙泳、仰泳。
 
還有玩滑板,一箇中年男人,在小區鄰里衆目睽睽下琢磨技術要領。因爲有兒子在,他一點都不害臊。
 

他並不是那種性格十分外向的父親,要他一個人去學,是斷然做不到的。
 
但爲了孩子,一切都理所當然了。對他自己來說,陪伴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對孩子來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對於這一點,他深信不疑。
 
想起我們那一代,都很少與父親有共同話題,在面對自己的下一代時便總想改變這種局面。
 
隨着孩子漸漸長大,他變得更有主見,與同齡人建立起更廣泛的社交圈,而我們還能不能跟得上孩子學習的步伐?
 
想要增進親子關係,父親必須先向孩子看齊,去了解去學習與他們有關的一切事物,不論是在玩上還是在學習上。
 
一味要求孩子愛學習,自己從來不捧起書本,無形中也成爲了一個典型“壞榜樣。”
 

做個“蹲下來”的父親

汪曾祺曾經嚴厲批評過:
 
“一個想用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塑造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
 
一個現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要做到和平相處,父母教人敬畏的同時,也要平等相待。”
 
能夠蹲下來並不容易,要放棄“我是大人你就該聽我的”執念,更要放棄爲父者的尊嚴。
 
但如果孩子躲你、怕你,提到你就瑟瑟發抖,遇事也不敢告訴你,那你即便在家庭中擁有了權威,又如何稱得上是一個好父親呢?
 
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
 
與孩子應該建立親密的、平等的、建設性的親子關係,孩子值得我們尊重,他們同樣有人格。
 

做個“不缺席”的父親

美國耶魯大學一場爲期12年的研究發現: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參與度越高,孩子的智商會更高,成績更好,走向社會也更成功。
 
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讓孩子看到爸爸的堅韌、勇敢和責任心,這是他人生中最初的榜樣,更影響着他的一生。
 
有些爸爸總覺得,我要在事業上有所作爲,我要保證給孩子優渥的物質條件。
 
但是時間從來不等人,等你有空,等你忙完,那時候他可能愛上玩遊戲,可能有了自己貼心的夥伴。
 
當孩子不再需要你,你也就錯過了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時光。
 
孩子的生日、家長會、節日表演、比賽等,爸爸別缺席。即使默默地當觀衆,但對孩子來說確實意義重大,是讓他感受到父親關愛、注視和安全感的時刻。
 

做個“善解人意”的父親

在我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大氣磅礴,但由於父親角色的缺失,母親纔不得不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
 
母親在“管好自己的事”的過程中,失去了很多溫柔和耐心,以至於時有發生打罵孩子的事情。
 
作爲父親,不僅要愛孩子,更該體諒妻子。在深深責備自己不作爲的同時,也要積極與孩子溝通,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
 
比如孩子向爸爸抱怨媽媽打他,爸爸要做好說服工作,問媽媽爲什麼打他,解釋媽媽打他時的感受和想法,然後解釋媽媽的愛。
 
媽媽的衝動可能是因爲心情不好,工作中遇到困難和麻煩,孩子不聽話,家務繁重,身體不好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親只是一味地譴責母親,說她錯了,或者責怪孩子不聽話,對任何一方都會是深深的傷害。
 
孩子進入叛逆期後,會不自覺與大人唱反調。在家庭中,父親更需要有耐心從中周旋和解釋,以男人的理解去告知彼此應該怎麼做。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