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報告由Digital Science(數字科研)公司、Figshare 知識庫和施普林格·自然年度合作發佈,這是相關機構第七年發佈該報告。報告基於2022年進行的一項全球調查,涉及超過5400名受訪者,是該年度調查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佔所有受訪者的11%,與美國持平。中國和美國是回應本次調查人數最多的兩個國家。

今年報告的主要發現表明,研究人員贊成數據公開獲取作爲一種普遍做法的趨勢日益顯著(每五位研究人員中就有四人對此表示贊同)。如今有超過70%的受訪者被要求遵守數據共享政策,這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這一趨勢。

然而,研究人員還是提及了有助於他們分享數據的關鍵需求:更多有關數據訪問、分享和再利用政策的培訓或信息(55%),以及長期存儲和數據管理策略(52%)。榮譽和認可也再次成爲研究人員共享數據時的一個重要主題。此前曾分享過數據的人中,有66%的人獲得了他人對其工作的某種形式的認可——最常見的方式是在另一篇文章中的完整引用(41%),其次是在使用了他們數據的論文中成爲共同作者。 促使研究人員更傾向於分享其研究數據的因素是對引用量(67%)和研究可見度(61%)所能產生的影響,而不是公共利益或期刊/出版機構的要求(均爲56%)。

今年的報告還包括了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出版機構和大學的開放數據專家的特邀文章。

Figshare創始人暨首席執行官馬克·哈內爾說:“我們報告所得出的結果清楚地表明,儘管大多數研究人員接受開放數據和開放科學的概念,但他們也對開放數據政策和實踐如何會影響到他們存有一些合理的疑慮。在一個開放數據的規定不斷增多的環境中,資助機構如與研究人員更緊密的合作,併爲他們提供額外的支持,以順利過渡到完全開放數據的未來,那他們也會從中獲益。”

施普林格·自然開放數據項目經理格雷姆·史密斯說:“過去七年,這些調查有助於展現研究人員對開放數據的看法。該報告不僅向我們表明所取得的進展,還包括了尚需採取的措施,以支持科研界走向開放數據的未來。無論是爲研究人員提供廣泛的支持,讓研究數據公開獲取成爲普遍做法,還是針對開放數據規定的態度上的不斷變化,我們都必須從中學習並推進具體措施,以解決科研界告訴我們的問題。”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下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