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確保金融創新始終在安全審慎的軌道上運行

◎記者 張瓊斯

“既要支持鼓勵金融業探索應用新技術,又必須確保金融創新始終在安全審慎的軌道上運行。”在日前舉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上,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強調。

肖遠企認爲,從全球來看,當前,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逐步得到應用,不斷改變金融業的服務渠道、商業模式甚至行業格局。同時,新技術、新模式也在深刻改變金融風險的生成方式、表現形式和傳導路徑,不斷對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提出新的要求甚至是挑戰。

肖遠企表示,從宏觀層面上看,有研究認爲:數字化技術和網絡化聯結可能增加金融體系脆弱性。首先是加劇金融風險的關聯和傳染,模糊銀行和非銀行活動之間的邊界;其次是加劇金融體系的親週期性,助長金融機構在經濟上行週期擴張和下行週期收縮;再其次是加劇金融市場參與者的行爲趨同性,放大市場波動;最後是加劇系統重要性效應,形成另一種形式的所謂“大而不能倒”。

從微觀層面上看,單體金融機構面臨技術路線戰略失誤、IT治理薄弱、網絡安全、過度依賴第三方機構等風險,可能危及金融機構自身安全穩健運行。“這些都迫切需要金融業和金融監管部門處理好創新與風險之間的平衡。”肖遠企說。

近年來,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相對迅速,金融支付更加便捷、高效,使用成本更低。肖遠企透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內地個人銀行賬戶數量達到135.9億戶,人均擁有近10個賬戶,線上支付交易金額合計約3500萬億元。

肖遠企介紹說,2021年,內地小微企業互聯網流動資金貸款餘額同比增長47%,遠高於一般貸款增速;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同比增長8%,較財產險行業整體保費增速高出7個百分點。目前內地銀行通過線上渠道發生的業務交易筆數佔各類渠道比重已超過90%。

肖遠企指出:“與此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強化金融科技監管建設,完善監管規則和機制,豐富監管方式和手段,確保金融科技安全穩健發展。”

這些措施包括完善基於規則的監管、豐富金融科技監管工具、加強消費者保護。

就完善規則監管方面,肖遠企提出,堅持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的原則,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金融監管,持續完善修訂現行金融監管規定,針對新興的金融科技活動及時制定出臺專門審慎監管規則。在監管科技方面,持續推進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測的數字化體系建設等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