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等五部門發佈《關於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25年,累計不少於500所職業院校、1000家企業參加項目實施,累計培養不少於20萬名現場工程師。

建設一批現場工程師學院

《通知》指出,將面向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職業場景下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遴選發佈生產企業崗位需求,對接匹配職業教育資源,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爲主要培養形式,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現場工程師培養標準,建設一批現場工程師學院,培養一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

針對“專項培養計劃”出臺的背景,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介紹,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迫切需要優化教育供給結構,推進我國工程教育改革發展和職普融通,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培養具備終身學習能力、適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需要的工程領域技術技能人才。出臺專項培養計劃,就是要聚焦技術技能人才、應用技術人才需求重點領域,集聚優質資源,打破產教藩籬,採取創新舉措,加快探索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師培養體系,助力建設愛黨報國、敬業奉獻、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包括現場工程師等在內的高水平工程師隊伍。

“專項培養計劃”與常規人才培養相比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完善工程師培養體系,二是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三是推廣中國特色學徒制。

校企共建以高層次學徒制培養爲主的現場工程師學院,校企簽訂學徒培養協議,明確學徒的企業職工或見習職工身份享受相關待遇,落實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學徒培養和員工職業教育。創新工學交替、育訓並舉的學徒培養培訓模式,基於真實生產任務靈活組織教學,設計工學交替課時比例安排,校企合作開發優質課程及數字資源,面向企業在職員工開展入職培訓、專業技術培訓和數字能力提升培訓。

配套激勵保障措施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表示,爲保證計劃順利實施,會同有關方面配套了幾項激勵保障措施。

一是對參與項目的企業,在產教融合型企業認定時予以傾斜,對納入的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組合式激勵,鼓勵地方對參與學徒培養的有關企業進行補貼。二是對參與項目的學校,將學校參與情況作爲高職“雙高計劃”、中職“雙優計劃”等項目考覈遴選的參考。三是鼓勵相關省(區、市)統籌使用地方教育附加和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專項資金,對項目學校給予支持,對實施績效較好的學校給予獎勵,支持項目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加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工程訓練中心等的建設投入並給予相應的用地、公用事業費等優惠。四是教育部與中國銀行簽署了“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爲專項培養計劃設立了獎學金。

國聯證券研報顯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齊頭並進,能更好提高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和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是未來的趨勢。

艾瑞諮詢認爲,職業教育是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組成的有機整體,行業參與者除教育培訓機構與受訓學生外,還涉及企業僱主、行業協會、政府等多方,各羣體共同構成密不可分的產業生態。職業教育有望肩負起建設與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需求相匹配的人才供給的重任,在家政、醫療、交通運輸、應急等社會服務業,以及能源環保、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行業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編輯:亞文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