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華外資的當下戰略是‘在中國、爲中國’,那麼,下一步的升級方向很可能是‘在中國、爲全球’。”

11月6日,堅持每年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現場擔當“超級銷售”的賀利氏大中華區總裁艾周平告訴第一財經,隨着中國研發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逐漸走到頂端,外資必將會越來越深地與中國的高端客戶與供應鏈綁定,以戰略合作的模式共同爲全球客戶服務。

作爲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已連續舉辦5年的進博會是觀察在華外資戰略升級的絕佳窗口。在進博會上,大量“全球首發”集中亮相的背後,是“在中國、爲全球”的升級趨勢不斷加速。

全球首發”雲集

作爲全球首發集中亮相的大型秀場,今年的進博會展出了數百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其中既有聚焦美好生活的消費品和農產品,也不乏蘊含全球領先科技的各類高精尖醫療器械和裝備設備。數據顯示,過去四屆進博會,平均每屆展出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均超過400項,累計發佈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1700多項。

深耕中國市場近90年、連續5年參展的全球高科技企業霍尼韋爾,今年聚焦能源轉型、航空交通、智慧建築、智慧供應鏈、醫療健康等五大應用領域,在現場展示了超過60項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兩項在中國首發的新產品。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餘鋒表示,進博會已成爲霍尼韋爾集中展示技術與解決方案、首發首展旗艦創新產品、擴大中國投資、拓展合作伙伴關係的一站式平臺。在過去的四屆進博會上,霍尼韋爾共展出近100項創新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中不少爲首次在中國市場推出。

德國清潔專家卡赫今年把全球首發的全能型清潔機器人、淨飲水解決方案以及全球首展的新能源高壓熱水深度清潔車、全自動洗車機器人等新品帶到了現場。

“去年我們展出的所有展品全部都變成了商品,所以今年又首發了最新一代的機器人新品等。”卡赫大中華區總裁唐曉東告訴第一財經,卡赫的一款多功能蒸汽清潔機,就是在中國研發、中國製造,在全球銷售的明星產品。

不斷推出由中國研發製造的“全球首發”背後,是卡赫持續在中國加大研發投入。繼2021年增資1億元加大本地化投入後,德國卡赫今年6月把全球研發中心也落在了蘇州。除了承載卡赫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上的產品和技術研發,該研發中心還將成爲卡赫與本土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平臺進行資源對接和深度合作的橋樑。

今年在進博會現場上演了一場“機器人總動員”的美敦力,呈現了四款首秀展品以及多項“進博會溢出成果”,展位面積也是5年來最大。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表示,這是公司第一次如此全面地展示美敦力“機器人總動員”,集中展示了在人工智能醫療場景應用領域的重要創新成果,“我們希望對全球的供應鏈起到引擎作用,也成爲重要的創新策源地”。

這些越來越集中展示前沿技術的舉動,是像美敦力這樣的創新企業不斷升級本土創新和產業的縮影。2021年,美敦力成爲第一家在臨港投資的跨國醫療企業,與當地共同推動全新醫療科技產業基地項目落地,促進新療法和新產品臨牀應用;同年還在成都啓用了美敦力在中國的第二家創新中心,並於今年6月升級打造了美敦力在常州的科技園。

3M全球資深副總裁兼中國總裁丁泓禹看來,對於3M這樣業務領域涉及廣泛的多元科技公司而言,感受到了也受益於中國市場穩步向好的營商環境。從不斷加大國產化比重,到持續加碼本土研發,3M不斷提升在中國以及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中國創新服務全球

“這些年我們看到了中國創新在全球的影響力提升。霍尼韋爾在中國也高度重視研發創新,我們在中國有近20%的員工是研發人員,總人數達2000多名。霍尼韋爾每年大量的產品都是中國的團隊研發出來的。好幾個在中國的研發團隊也是全球唯一。”

餘鋒告訴第一財經,霍尼韋爾在中國的戰略就是“東方服務東方”和“東方服務世界”,不僅將海外先進技術在中國實現本地化,還以本土的研發創新推動增長,並將本土先進技術推廣到全球。其中,霍尼韋爾在蘇州的工廠就是集團在全球最大的掃描儀和工業打印機生產研發基地。

目前,霍尼韋爾所有的業務均已經落戶中國,中國不僅是霍尼韋爾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也是公司最大的增長型市場。在餘鋒看來,“有市場就會有投入”,對中國的製造與研發進行持續投入,就必然會不斷增強當地在全球的創新力與競爭力。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Barbara Frei在11月4日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正在從世界工廠、世界市場轉變爲世界創新中心。隨着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不斷增強,施耐德電氣希望借力中國本土創新“反哺”全球創新。這是他們在中國設立多研發中心的動因,也是在華戰略持續升級的例證。

一個細節是,施耐德電氣一款原本針對中國市場設計、由中國團隊獨立研發,並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產品,在全球市場也賣得火爆,每年的出口翻倍增長。

近兩年,中國成爲了全球光學及光電行業科技集團蔡司在全球的最大單一市場。其重要程度已經成爲蔡司未來發展的關鍵,而以中國市場爲核心的本土化發展戰略也變得越來越突出。

蔡司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福斯特(Maximilian Foerst)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以往主要考慮中國製造成本較低而在當地設廠的思路正在發生變化,他們如今越來越多強調“立足中國,輻射全球”的定位。於10月18日在蘇州啓動的“鳳棲”工程建設不僅僅是製造基地,還帶有產品研發的使命,同時80%在這裏生產的產品將面向全球。

在進博會上,福斯特表示,一方面,他們正在對蔡司中國進行組織架構變革,採取一種新的運營模式,這意味着,本土團隊將獲得更多來自總部的授權,由此主導關鍵決策。另一方面,他們也在蔡司中國內部設立了全球業務部門,“蔡司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全球總部就在上海,從這裏產出的重大創新成果將同時服務於國內與國際市場”。

在進博會現場,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納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棟表示,隨着本土創新的不斷加快,希望蔡司能夠與中國本土企業創造更多新的商業模式,通過推出一流的顯微成像解決方案,助力提升中國整體的基礎研究水平,最終轉化成影響全人類的科學成果。

艾周平認爲,中國的持續開放意味着賀利氏可以繼續把全球研發的最新成果,應用到具有十幾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來;反之,他們也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做好本土創新的同時,把在中國首創的一些最新應用帶到國際市場,“例如在光伏、電動汽車等領域,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們有意願、有能力陪伴中國客戶走向海外市場,收穫更多的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