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上午,在面向北大師生和公衆的公開演講中,美籍華裔數學家、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張益唐教授表示,在本質上,他已經證明了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只是像他此前關於孿生素數猜想的研究結果一樣,其結果可以被改進。最新研究突破將有很多應用,帶來很多定理。

換句話說,張益唐的最新論文表明,在特定範圍內,朗道-西格爾零點不存在。在這一情況下,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正確或成立。

“朗道-西格爾零點”被定義爲廣義黎曼猜想的反例。斷言“朗道-西格爾零點”不存在的猜測,被稱爲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

此外,20多天前,在美東時間10月14日下午8時(北京時間10月15日上午8時)舉行的北京大學大紐約地區校友會第十期“未名傳承系列活動”上,張益唐也表示,“我最近在數學上又作出了一個應該說是很大的成果。可以說是弱一點的形式,但本質上已經是解決了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問題。解析數論的同行會知道,這個問題的解決,可能比孿生素數猜想的意義更大。”

張益唐於2013年4月17日在《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發表《素數間的有界間隔》,首次證明了存在無窮多對素數對(p, q),其中每一對素數之差,即p和q的距離,不超過7000萬。這爲世紀難題“孿生素數猜想”的解決做出了突破性工作,他從一位默默無聞的大學講師躋身世界重量級數學家的行列。

隨後,“7000萬”這一數字,被數學界同行改進到600和246。

這次“7000萬”這一數字變爲2024。

11月6日上午11:05,山東大學微信公衆號發佈了山東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數學學院副院長、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執行院長呂廣世、山東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炳榮等人聯合撰寫的文章稱,張益唐教授介紹了他在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研究方面的創新思想,在其最新預印本論文裏證明了:模D的實原特徵L-函數在區間(1−c(logD)^−2024,1]內沒有實零點。

“如果把這裏的2024換成1,就得到原始形式的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2024雖然大於1,但在數學意義上,與1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山東大學微信公衆號上述文章稱。

山東大學微信公衆號上述文章稱,“如果我們相信廣義黎曼猜想,那麼朗道-西格爾零點應該不存在。朗道-西格爾零點的研究非常重要,是解決很多數論問題的瓶頸。所謂的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斷言,朗道-西格爾零點確實不存在。這是數論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要猜想。一旦證明了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就可以取得很多新突破,簡化和加強很多經典數論結果。”“素數分佈一直是數論研究的中心問題…… 正如黎曼zeta函數的零點分佈與素數分佈之間有着深刻密切的聯繫,狄利克雷L-函數零點分佈也在素數理論中發揮廣泛而根本性的作用,與素數分佈的諸多核心問題有着深刻的內蘊聯繫,如哥德巴赫猜想、孿生素數猜想等。”

2007年5月29日,張益唐就曾在預印本網站arXiv提交了一篇標題爲《論郎道-西格爾零點猜想》(On the 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的論文。該論文一共13小節,54頁。該論文稱,“我們提供了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的一個變體的證明。” 

15年後,張益唐再次發佈關於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the 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的論文。在內部流出兩天後,2022年11月7日,其最新論文在預印本網站arXiv上正式對外公開。

這次,他信心十足,“我敢肯定的說,我做出來了。我知道我這麼做是對的。”

一如他上一次取得數學研究上的重大突破時的演講——2013年在哈佛大學進行關於孿生素數猜想的學術報告,2022年11月8日上午,張益唐教授受邀,通過網絡向北京大學師生和社會進行“關於郎道-西格爾零點猜想”的學術報告。三天前,11月5日上午,張益唐教授也爲山東大學師生進行了類似演講。

如果進行對比,與2013年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不同的是,9年後這次關於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新突破的論文尚未在學術期刊上正式發表。但也已經也起數學界和公衆的極大關注。

張益唐1955年2月出生在上海,祖籍浙江平湖;系北京大學78級校友,曾師從潘承彪教授攻讀碩士學位。

1985年,張益唐到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隨後遭遇種種坎坷。因爲博士論文的結果沒有發表,加上導師連一封推薦信都不願意寫,張益唐畢業後連個博士後的工作都沒有找到。

因坎坷的人生經歷和突出的數學成就,張益唐被稱爲傳奇數學家。他30歲出國留學,但發表重要論文時已近60歲。

北京大學校友網在一篇介紹張益唐的文章中稱,他是“半生潦倒”的傳奇數學家。

在北京大學大紐約地區校友會交流座談會,張益唐在回答“(數學研究)是否需要異常天賦”提問時說,別想太多,先做再說,“天賦,或需激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