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豐富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
俞吾金

摘 要: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是他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理論界歷來重視研究馬克思的這一理念 ,但卻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把“個人全面發展”的提法轉換成“人的全面發展”的提法。本文強調 ,這兩種提法是有重要差異的 ,馬克思說的“個人全面發展”是有嚴格的理論含義的。本文分析了這種“轉換”的成因 ,同時也肯定了我國理論界在研究這一問題上所做出的貢獻。此外 ,本文也指出 ,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有兩個維度——道德維度和歷史維度 ,以往的研究普遍地拘執於道德維度 ,從而遮蔽了馬克思對“普遍異化”的歷史意義的肯定。
關鍵詞:個人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轉換;異化的道德維度;異化的歷史維度

個人全面發展的問題是馬克思哲學理論中的一個重大的課題,也是他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中個人的存在和發展方式的預言。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馬克思的主要工作是通過對私有制前提下普遍存在的異化現象的揭露,闡明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全面發展必然陷入的困境,從而強調:只有藉助於共產主義的革命,才能實現人性的復歸,才能爲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創造現實的條件。馬克思逝世後,他所倡導這一理念引起了他的後繼者,特別是當代中國的理論研究者的廣泛興趣。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是:在作爲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究竟是否可能實現?如果可能的話,又如何來實施個人全面發展的戰略?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個人全面發展的內涵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在解答這些問題並實施個人全面發展戰略的實踐過程中,當代中國的理論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也留下了一些問題和困惑。所以有必要對這一理念的來龍去脈和基本含義做一個歷史的考察,以便對馬克思的這一理念的精神實質獲得全面的、準確的認識。

如何理解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

衆所周知,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是在他的著名的“三大社會形態”理論的框架內提出來的。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這樣寫道:

“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着。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係(der universalen Beziehungen),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universeller Vermoegen)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die universelle Entwicklung der Individuen)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爲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freie Individualitaet),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爲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1

在這段重要的論述中,馬克思提出了“三大社會形態”理論:一是以“人的依賴關係”爲基礎的社會形態,即傳統的、前商品經濟的社會形態;二是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社會形態,即以商品經濟爲主導的社會形態;三是以“個人全面發展”爲基礎的社會形態,即以產品經濟爲特徵的、未來共產主義的社會形態。正是在“三大社會形態”理論的基礎上,馬克思提出了“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在馬克思的論述中,我們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馬克思在這裏提出的是“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而不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馬克思使用的德語名詞Individuum(複數爲Individuums 或Individuen),專指“個人”,而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人”。在德語中,一般意義上的“人”通常用另一個名詞Mensch(複數爲Menschen)來表示。Individuum和Mensch這兩個詞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前者的着眼點是具體的個人,後者的着眼點則是一般意義上的人或人類的整體。事實上,只有當人們使用einer Mensch(“一個人”)或 jeder Mensch(“每個人”)這樣的表達方式時,其含義才與Individuum接近起來。這就告訴我們,馬克思並不是泛泛地談論“人的全面發展”,他注重的是“個人全面發展”和“自由個性”的確立。這從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寫下的那句名言——“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前提”(die freie Entwicklung eines jeden die Bedingung fuer die freie Entwicklung aller ist)2——中也可得到印證。在這裏,jeden 和aller分別以省略的方式表示“每個人”和“一切人”,而既然馬克思把每個人的自由發展看作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前提,這就表明:在他的心目中,個人和一切人之間不但存在着重大的差別,而且比較起來,個人居於基礎的層面上。

第二,馬克思在這裏說的“個人全面發展”主要是指個人“能力”( Vermoegen),特別是“生產能力”(Produktivitaet)的全面發展。因此,說得更確切些,馬克思在這裏提出的實際上是“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的問題。

第三,雖然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和其他的著作中對商品經濟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異化現象進行了深入的批判,但這並不妨礙他同時承認,唯有在第二大社會形態,即以商品經濟爲主導的社會形態中,個人之間的“全面的關係”和與個人的多方面的需求相適應的“全面的能力”纔會形成起來,從而爲第三大社會形態中“個人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顯而易見,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主要是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從屬於第二大社會形態)中普遍存在的異化和強制性的分工所導致的、個人能力的片面的,甚至畸形的發展方式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社會的分工不僅“使人成爲高度抽象的存在物,成爲旋牀等等,直至變成精神上和肉體上畸形的人”,而且也“表現出異化的物對人的全面統治”3。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既是對未來社會的憧憬,也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

如何看待理論界對這個問題的新思考

無庸諱言,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引起了理論研究者,特別是當代中國的理論研究者的廣泛興趣。事實上,理論界只要一討論到人、人性、人的本質、人道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等問題,也必定會牽涉到馬克思的這一理念。

有趣的是,在東方社會,尤其是中國社會中,馬克思的“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被不知不覺地轉換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呢?因爲在以自然經濟爲基礎的、傳統的東方社會內,個人,特別是與作爲偉大人物的個人相對待的普通的個人是沒有任何地位的。正如馬克思在批判以亞當·斯密和盧梭爲代表的錯誤見解,即認爲遠古時代就已經存在着獨立的個人這種見解時所指出的:“我們越往前追溯歷史,個人(Individuum),從而也是進行生產的個人,就越表現爲不獨立,從屬於一個較大的整體……。只有到十八世紀,在'市民社會’中,社會聯繫的各種形式,對個人說來,才只是表現爲達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表現爲外在的必然性。”4在馬克思看來,真正獨立的個人在遠古時代是不可能存在的,它乃是近代世界的產物。事實上,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人只是作爲依附性的臣民而存在,不是作爲一個真正獨立的個人而存在。在辛亥革命後,雖然傳統的中國社會解體了,但傳統的觀念仍然束縛着人們的大腦。肖前等人主編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一書雖然闢出第八章“人民羣衆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來探討個人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但隨即寫道:“在個人中,按其對歷史影響的大小,可以分爲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5在這裏,“普通個人”被歸屬到“人民羣衆”的概念中,成了其中的一個不起眼的片斷,而只有“歷史人物”,即作爲偉大人物的個人才成爲探討的對象。這就告訴我們,不管編者多麼強調“人民羣衆”的作用,“普通個人”仍然是缺乏獨立性的,而把馬克思的“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潛移默化地轉換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也正是“普通個人”的獨立性在潛意識中仍然沒有得到充分認可的一個明證。

然而,即使是在探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時,當代中國理論界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展開了多層次的探索:

第一個層次:沿着馬克思的“三大社會形態”的理論和經濟學研究的思路,從“能力”的層面上,深入探索了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第二個層次:沿着廣義教育學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思路,從“素質”的層面上,全面探索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同步發展問題;第三個層次:沿着主體間性和可持續性發展的思路,從“公共理性”的層面上,既創造性地探索了人民羣衆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充分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等方面的權利,又創造性地探索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以重建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狀態。

總之,當代中國理論界的探索豐富了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這些探索不僅表明,在社會主義時期提出並實施“個人全面發展”的戰略是必要性的,而且也啓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個人全面發展”的內涵必將獲得更爲豐富的、多層次的理解。

如何推進這一話題的發展

站在當今時代的高度上,準確地認識並繼續推進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的實現,這是當今中國理論界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方面,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人的全面發展”的提法與“個人全面發展”的提法之間存在的重要的差異。如前所述,在馬克思看來,“人”的提法適合於稱謂一切歷史時期的人,而“個人”則是近代社會的產物。所以,馬克思說“個人全面發展”和“自由個性”是有其嚴格的理論含義的,而“人的全面發展”這種轉換性的提法可能會模糊,甚至遮蔽馬克思本人所要表達的理論意向。事實上,唯有馬克思的提法纔會使我們真正地關注“普通個人”的全面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我們必須把“個人”、“個人主義”與“極端個人主義”、“自私自利”嚴格地區分開來。一般說來,我們應該反對“極端個人主義”,批評“自私自利”,但卻應該肯定“個人”的獨立人格和基本權利,肯定“個人主義”對“個人”的權利和義務之間的張力的維繫。總之,我們應該準確地把握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的精神實質。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全面地看待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實際上,馬克思對異化現象的評論包含着兩個不同的視角:一是道德的視角。從這一視角出發,馬克思強烈地譴責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所遭受的非人的待遇。二是歷史的視角。從這一視角出發,馬克思又肯定了異化在歷史上的必然性和積極的意義。然而,幾乎所有的研究者在探討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時,注意的都是馬克思的第一個視角。這樣一來,馬克思的第二個視角就完全被忽略了。人們忘記了馬克思下面的重要論述:“全面發展的個人(Die universal entwickelten Individuen)——他們的社會關係作爲他們自己共同的關係,也是服從於他們自己的共同控制的——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歷史的產物。要使這種個性(diese Individualitaet)成爲可能,能力的發展就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這正是以建立在交換價值基礎上的生產爲前提的,這種生產纔在產生出個人同自己和同別人的普遍異化的同時,也產生出個人關係和個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6在這裏,一方面,我們看到,馬克思始終談論的是“個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是泛泛而論“人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馬克思作爲歷史唯物主義的創始人,在從道德上譴責異化的同時,始終清醒地注意到異化在歷史上的某種積極的作用。在他看來,不經過這種“普遍異化”的煉獄,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強調:“第二個階段爲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所以我們必須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與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的辯證關係。資本主義的分工造成了個人的片面發展,但普遍異化又爲個人的全面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綜上所述,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寶庫,我們應該通過深入的研究,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推進這一理念。

註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頁。參閱KarlMarx:GrundrisseDerKritikDerPolitischenOekonomie,DietzVerlag1974,s.,75.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頁。參閱MarxEngels:AusgewaehlteWerke(Band1),DietzVerlag1989,s.,438.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頁。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頁。參閱KarlMarx:GrundrisseDerKritikDerPolitischenOekonomie,DietzVerlag1974,s.,6.
5肖前等主編:《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3頁。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109頁。參閱KarlMarx:GrundrisseDerKritikDerPolitischenOekonomie,s.,81-82.
俞吾金.在實踐中豐富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念[J].學術界,2001,(05):11-16.
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相關人士聯繫本公衆號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