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國際美妝品牌不僅與往年一樣帶來了一系列黑科技產品,同時也分享了本土化投資的進度。

在今年的第五屆進博會上,各大國際美妝品牌不僅與往年一樣帶來了一系列黑科技產品,同時也分享了本土化投資的進度。不僅如此,還有已經被納入中國企業麾下的外資化妝品品牌也一同在進博會上秀實力。

加碼本土化生產

“我們看到中國市場有着巨大的潛力,中國市場正日益呈現出精緻化、高端化、追求高質量和創新的趨勢。我們從全球引進了許多創新,但同時中國也爲我們帶來了許多靈感。關於‘中國化’,我相信這和消費者緊密相關。今天的消費者更關注產品是否‘爲消費者而生’,而非在哪裏生產。他們更關注產品是否符合需求,而不是產地。”近日,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

目前歐萊雅集團旗下既有國際品牌,也有許多本土品牌。比如適樂膚CeraVe品牌,曾經是通過進口帶來該品牌的產品,現在適樂膚CeraVe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據費博瑞介紹,在本土化生產的過程中,首先會確保在全球各地所有的生產標準都是一致的,從而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同時,也會考慮到可持續發展、靈活性、以及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

作爲連續五屆最大的日化行業參展展商,今年,歐萊雅集團主展臺分爲五大展區,共展出225個展品,總數創新高。本次歐萊雅展臺的亮點要數幾大首發美妝科技產品了——YSL聖羅蘭“電波穿香室”(YSL SCENT-SATION)、蘭蔻菁純臻顏雙重光學美容儀、“家用染色魔發棒”Colorsonic,以及進博首秀的蘭蔻Skin Screen肌膚檢測儀。

25年間,歐萊雅持續在中國市場進行投資。除了進行本土化生產以外,今年五月份,歐萊雅在中國市場設立了首家投資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資有限公司,且已經對中國本土高端香水香氛品牌聞獻DOCUMENTS進行了投資。

另一國際化妝品品牌雅詩蘭黛集團也已連續第四年參加進博會。此次進博會上,雅詩蘭黛集團帶來了旗下15個在中國銷售的品牌和一些即將引入中國市場的品牌。而雅詩蘭黛帶來的“黑科技”譬如Vapometer經表皮水分流失測試儀,可以解讀皮膚屏障功能,幫助消費者更好地選擇護膚品;Moisture Meter SC皮膚水含量/保溼度測試儀,通過檢測皮膚角質層水含量,來評價護膚品的保溼功能和強度。

雅詩蘭黛集團在2020年第三屆進博會上籤約落戶的中國創新研發中心,將在今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

此外,來自韓國的化妝品企業愛茉莉太平洋攜旗下七大品牌、精選500餘件展品、近20款新品亮相進博。今年正值中韓建交30週年,也是愛茉莉太平洋進入中國市場30週年。

中國是愛茉莉太平洋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自1992年以來,已先後引入雪花秀、蘭芝、夢妝、悅詩風吟、芙莉美娜、呂、魅尚萱等知名品牌。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總裁黃永慜表示:“中國經濟展現的強勁韌性和巨大潛力讓我們爲之讚歎,我們也會抓住每一個機會,繼續以進博速度進行美妝產品和研發技術的迭代,源源不斷將海外的潮流新品、美妝科技、數字化體驗和可持續風尚帶到中國市場,擁抱中國市場新機遇。”

中國本土美妝品牌崛起

中國擁有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並且在世界所有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的化妝品行業發展最快。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由於中國經濟發展以及個人消費開支增加,中國的化妝品市場於2017年至2021年呈現快速增長。按零售額計,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6305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946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0.7%。預計2022年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市場規模(按零售額計)將達到10405億元。

在此背景下,中國市場湧現出一批批中國新銳美妝品牌,譬如逸仙電商旗下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完美日記、成立於2017年曾憑直播電商走紅的品牌花西子、主打年輕人的護膚品牌一葉子。

不僅如此,頭部品牌已經開始收購國際品牌了。在本屆進博會上,就有中國的化妝品企業帶着旗下收購的國際品牌來參展。

成功孵化出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的企業逸仙電商第二次參加進博會來,本次進博會現場展示了旗下高端科技護膚品牌Galenic法國科蘭黎、源自英國的SPA級奢養護膚品牌EVE LOM的新品。

繼去年進博會與上海瑞金醫院、科絲美詩、瑩特麗三家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及上下游合作方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後,今年,逸仙電商與中山大學正式簽署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持續在精準護膚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那麼,國際大牌又如何看待並應對中國後起之秀的挑戰呢?

“首先任何一個市場都會存在本土品牌的競爭,無論在中國市場,還是全球的任何一個市場。”費博瑞認爲,“但挑戰與機遇是並存的,這樣的環境也是一種機遇,孕育着更廣闊的美妝市場。從這一角度來說,競爭推動着更高質量的產品創新,這對消費者和市場而言都是好事。在中國,美妝市場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力,這意味着我們不需要與同行進行激烈競爭,而是大家共同爲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美妝產品,從而促進市場的不斷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