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文汐,實習生王小月 廣州報道   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廣東“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基礎,也是廣東經濟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廣東不斷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爲91723.22億元。其中,全省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規上工業比重爲54.6%,比重較上半年提高0.8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規上工業比重爲29.4%,同比增長5.8%。

今年8月,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佈了廣東省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複覈通過企業名單。截至2022年8月,廣東省共有有效期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72家。

珠三角地區作爲廣東乃至國內電子信息產業重鎮,湧現出一大批電子信息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例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小巨人”企業有180家,佔比爲20.64%;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小巨人”企業爲65家,佔比7.45%,而這些企業大多分佈於珠三角地區,其中深圳最爲集聚。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珠三角前三批電子信息行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深圳便佔據七成以上,共有68家企業入圍。

在深圳的輻射帶動和產業外溢效應下,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不斷崛起,並形成分工明晰的產業帶,呈現出集羣式發展趨勢。

受訪專家表示,近年來,珠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佔整個廣東的比重逐步提升,已形成規模。未來應提升產業創新性,把電子信息產業的產業鏈進一步構建和完善起來,形成一個有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鏈。各地政府應在其中加強規劃引導,體現各地區的差異化、錯位化、特色化。

深圳電子信息“小巨人”集聚

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正在加速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突圍。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工信部此前公佈的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珠三角九市合計共有約96家電子信息產業相關領域“小巨人”企業。今年,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後,珠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小巨人”企業再度大幅擴容,合計超過200家。

電子信息產業成爲珠三角地區“小巨人”企業最爲集聚的領域。從整個廣東省來看,電子信息產業是廣東省第一大支柱產業,2021年,廣東規上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收4.56萬億元 佔全國32.3%。從珠三角地區來看,近年來,珠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佔據廣東的比重正在逐年提升。已有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三季度時,珠三角地區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佔全省該產業集羣的比重已經高達96.7%。

深圳是珠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的“領頭羊”。據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據,2021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達4.1萬億元,首次突破4萬億元,連續3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佔深圳市規上工業增加值近六成。2021年,深圳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已經提升到全國五分之一,全球十分之一。

同時,深圳擁有華爲、比亞迪中興通訊、創維、TCL等衆多電子信息產業領軍型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與之對應,深圳電子信息相關行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數量上實現領跑。據不完全統計,珠三角前三批共96家電子信息“小巨人”企業中,深圳佔據超七成,共上榜68家企業;其中,已完成上市的企業有14家。

從更細分的行業來看,深圳電子信息“小巨人”企業主要分佈在電子元器件、通訊設備製造業、集成電路等領域。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佈《關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其中提出,要創新市場準入方式建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交易平臺。支持深圳優化同類交易場所佈局,組建市場化運作的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打造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企業和產品市場準入新平臺,促進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集聚融合、集羣發展。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本身就是一個電子信息產業的基地,深圳的華強北在疫情前是中國電子配件、元器件的批發中心,不僅服務於珠三角地區,對全國的手機生產產業鏈都起着至關重要的穩定作用。

林江進一步談到,深圳在電子信息相關產業的優秀表現,得益於較好的營商環境以及穩定完整的物流供應鏈,再加上臨近的東莞是電子信息領域的製造業基地,二者形成強強聯合。這也造就了珠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的集聚,也能夠解釋珠三角在電子信息產業上表現突出的原因。

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聯動發展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宏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珠三角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可以說是以市場爲導向,以企業爲主體,成長起來具有非常強的市場競爭性的一種產業集羣的形態。實際上,以深圳爲核心引擎的城市,這幾年電子信息產業的集聚度、競爭力都在提升。珠三角也有一批其他產業正在崛起,但究其背後的技術來源或是產業演化的前端,可以發現,電子信息產業在其中或多或少發揮着作用。

事實上,珠三角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已形成規模,並形成了從深圳到東莞的產業帶,以及在全球產業鏈中明確分工和定位,呈集羣式發展趨勢。目前,廣州、東莞、深圳、惠州等地已初步形成以計算機周邊零部件爲核心的產業羣體和企業上、中、下游分工體系。

在深圳的輻射帶動和產業外溢作用下,周邊城市的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也在迅速擴張。例如,2021年,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 9661.1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 40.0%。在珠三角前三批共96家電子信息“小巨人”中,東莞佔15家,僅次於深圳。

珠海也正在向電子信息產業方向強勢突圍。2021年,珠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將實現產值1350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其中集成電路設計收入超百億,年均增長30%。

林江表示,珠三角各地在電子信息產業的分工定位上有所不同,例如東莞、惠州等城市,主要做產品、訂單;深圳、廣州等城市在產品的推廣上更加突出。但目前,珠三角的電子信息產業中傳統產業較多,原創性、創新性的比較少,未來要把電子信息產業的產業鏈進一步構建和完善起來,形成一個有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鏈。

劉國宏指出,未來珠三角地區要在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上形成聯動,需要政府加強規劃,體現各地區的差異化、錯位化、特色化。“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的崛起,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但政府可以在宏觀上進行一些引導,讓各地向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領域發展。”

目前,珠三角多地已經對未來的電子信息相關產業發展作出規劃。例如,深圳市“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建設世界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地;廣州市“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力爭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營收)規模超1000億元;珠海高新區提出,力爭到2025年形成一個兩百億級產業集羣(芯片設計)、一個百億集羣(化合物半導體),建成在珠三角乃至全國範圍內都有較強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

林江提到,電子信息產業有兩個特點,一是它是通用產業,對其他產業具有支撐作用,與產業轉型升級之間關聯性較強;二是電子信息產業進入門檻較低,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容易突破,也能產生明顯效益,所以電子信息產業的中小企業數量較多。

未來,應如何引導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衆多的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突圍?

劉國宏認爲,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尊重市場、尊重企業的主體選擇。實際上,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必然會走向專精特新。應在國家和地方層面政策的鼓勵引導下,尊重市場規律,維護市場和產業的生態,併爲關鍵環節、關鍵領域的企業和項目提供支持。

(作者:吳文汐,實習生王小月 編輯:週上祺)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