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王俊 北京報道 

近兩年來,平臺經濟的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今天(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辦發佈會,發佈人民法院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有關情況和典型案例,會上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加快新的反壟斷民事訴訟司法解釋的制定,重點新增有關反壟斷實體審查判斷標準和互聯網平臺行爲規制內容

今年6月新修改的反壟斷法第十一條規定明確要求,“加強反壟斷執法司法,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壟斷案件,健全行政執法和司法銜接機制,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人民法院做了哪些工作? 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郃中林指出,法院依法審理案件,有效規制各種壟斷行爲。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反壟斷案件,加強對平臺經濟、核心技術、醫藥通信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司法力度,嚴厲打擊壟斷協議行爲,有力制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爲,遏制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爲,消除市場封鎖,推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和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對於廣大人民羣衆關注度較高的民生、醫藥、電商平臺等領域的反壟斷案件,從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和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出發,直擊市場發展痛點,用心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堅決及時制止壟斷行爲,維護民生福祉。”他表示。

並且,完善裁判規則,細化市場競爭行爲邊界。最高人民法院將根據新修改的反壟斷法,適時出臺新的反壟斷民事訴訟司法解釋,對反壟斷法與民法典、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在反壟斷民事訴訟領域的綜合協調適用提供具體的指引規範,爲市場主體提供更加清晰具體的裁判規則,明確合法與非法、合理與不合理的行爲界限。

據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朱理介紹,新司法解釋稿將根據修改後反壟斷法的規定和數字經濟等新業態發展狀況,重點新增有關反壟斷實體審查判斷標準和互聯網平臺行爲規制內容。新的司法解釋對原有司法解釋的體例框架進行了梳理,進一步充實了規範內容,從程序規定、相關市場界定、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民事責任等方面對反壟斷民事訴訟從程序到實體作了較爲全面的細化規定。朱理還透露,新的反壟斷民事訴訟司法解釋公開徵求意見稿將在近日公佈,在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後,及時提交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後發佈實施。

隨着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領域的市場競爭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除卻反壟斷案件,涉互聯網不正當競爭案件近年來也備受關注。

對該類案件的審理,最高法民三庭副庭長李劍稱,人民法院不斷完善涉互聯網不正當競爭案件裁判規則。今年3月出臺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司法解釋對流量劫持、干擾等不正當競爭行爲的認定作了細化規定,通過完善規則,統一裁判尺度。

並且,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引領作用,加強對平臺經濟等新業態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爲規制。此次公佈的典型案例中,包括一則“APP喚醒策略”不正當競爭糾紛案。記者注意到,該案中支付寶公司在經營活動中使用“alipay”註冊商標,並以www.alipay.com  作爲其官方網站的網址,斑馬公司系“家政加”App的運營主體。“家政加”App中設置與“支付寶”App一致的鏈接,導致用戶選擇通過“支付寶”App進行付款結算時將被跳轉至“家政加”App。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認定斑馬公司實施的上述行爲構成不正當競爭,判令其承擔消除影響及賠償經濟損失與合理支出共計48萬餘元的民事責任。最高法認爲,該案綜合考量經營者利益、消費者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一體保護”的精神,依法認定涉案行爲構成不正當競爭,有助於促進科技金融服務領域電子收付的效率與安全。

(作者:王俊 編輯:李潤澤子)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