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與螞蟻集團研究院週四聯合發佈的《中國小微經營者調查報告》顯示,三季度小微經營者營業額較上季小幅增長0.6%,達到13.6 萬元,但小微經營者現金流可維持時間仍較短,約三成小微經營者的現金流僅能維持不到一個月。

報告同時指出,小微經營者對四季度的信心指數下滑至45.5%,比三季度回落4.2個百分點。小微經營者內部對未來的信心也存在差異。

根據調查,有疫情地區在市場需求、營業收入和僱員人數三個分項指標中的信心指數表現均低於無疫情的地區。從企業類型來看,公司制企業在市場需求、營業收入和僱員規模的信心指數均要高於個體戶。從僱員規模看,僱員人數在20人及以上的小微經營者本季度在市場需求和營業收入的實際經營表現和未來預期上均顯著高於規模較小的商戶。

上述調查通過線上調研平臺向使用支付寶收款服務的活躍小微經營者隨機發放問卷,探查小微經營最新情況。經過兩週時間的投放,共計回收有效答卷7400份。樣本中的小微經營者平均創造就業崗位約5.8個。

根據調查,成本壓力和市場需求不足持續困擾小微經營,疫情也對小微經營者也產生了顯著影響,其中消費服務業和規模較小的小微經營者受疫情影響更爲明顯。

報告顯示,小微經營者中感受到成本壓力的佔比爲43.1%,但較上季度的45.1%小幅下降2個百分點;感受到市場需求疲軟和市場競爭所帶來壓力的小微經營者佔比從上季度的40.2%上升至43.1%,上升近3個百分點。

行業層面看,三季度,從事建築業和製造業的小微經營者中面臨經營成本壓力和市場需求壓力的佔比最高,分別達到47.5%和47.2%。農業企業面臨的稅費壓力最高,明顯高於其他行業。商務服務業的小微經營者則面臨較大的償貸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小微經營者的稅費負擔在增加。報告顯示,三季度,需要繳納稅費的小微經營者佔總樣本數的比例爲42.60%,而一季度和二季度需要繳納稅費的比例分別爲33.5%和 38.5%。對於需繳納稅費的小微經營者而言,平均稅費負擔爲7.35%,比上一季度上升1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表示,現階段小微經營者最大的痛點就是信心問題,信心不足的原因是需求不足。

他認爲,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使小微經營者保持信心,應當將保持這1.6億個市場主體的信心和活力作爲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最重要的施力點,在未來的政策制定中更加積極,可以將中央政府發行債券得到的資金向市場主體傾斜。

從具體政策角度,劉俏認爲,大規模的消費券或者現金髮放短期效果會非常顯著,能夠在增加消費需求的同時更大程度上增強小微經營者的信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馬源強調,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要從三個方面精準施策。稅費方面要考慮社保費負擔對企業的壓力,也要關注涉及企業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就業方面需要留住市場主體保就業,完善靈活就業羣體的社會保障體系。融資方面要用好金融科技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