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潔 實習生 於怡朗 廣州報道

近期發佈的《中國統計年鑑2022》顯示,我國各省份人口增長呈現“冰火兩重天”。

具體來看,2021年,湖北、浙江和廣東的常住人口增長達到60萬人或者更高,但有16個省份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

同時,有更多省份加入自然人口負增長的行列。《中國統計年鑑2022》顯示,2021年四川、重慶、湖南等13個省份均出現自然人口負增長(即出生人口少於死亡人口)。

然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部分出現自然人口負增長的地區,卻呈現出常住人口正增長的局面,一個典型案例就是重慶。這個人口老齡化偏高的地區,正依靠着以農民工爲代表的迴流人口,迎來人口的持續增長。

“我是重慶梁平區人,從2015年開始,我就讀的職業高中安排我們去北京實習,主要是在廠裏做卡車的零件。過了幾年,我回到重慶,先後幹過外賣、進過電子廠,目前在倉庫工作。”陳敏(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外面的工資和本地其實差不多,重慶甚至比外地高一點,我更傾向在重慶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人口上看,最近數年出現的一個現象是,勞動力省內流動的佔比提升,尤其是一些地區出現農民工迴流。這對於當地的經濟能夠產生正向作用,包括總人口的增長、企業用工需求的滿足和消費需求的增長。

重慶總人口增長背後

近年來,重慶保持常住人口增長,但最新的人口局面發生了一定的改變。

2021年,重慶年末常住人口3212.43萬人,比上年增加3.50萬人。但是,當年重慶全年人口出生率爲6.49‰,死亡率爲8.04‰,人口自然增長率爲-1.55‰。換句話說,重慶在人口自然負增長的局面下,迎來總人口正增長。

這背後,與重慶農民工返鄉密切相關。2021年,重慶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5.08萬人,比上年增長14.5%。全市農民工總量756.3萬人,比上年增長2.7%。其中,外出農民工513.6萬人,下降1.7%;本地農民工242.7萬人,增長13.4%。

事實上,重慶農民工返鄉已成趨勢。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全市外出農民工人數連續3年持續下降,同比降幅爲2.2%、3.6%和1.7%。

與之相對應的,是重慶本地農民工的持續增長,儘管數量仍然遠低於外出農民工的數量。

爲何重慶出現農民工返鄉?這與當地的城鎮化、工業化密切相關。

2021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重慶城鎮人口2259.13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爲70.32%,比上年提高0.86個百分點。2021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5.08萬人,比上年增長14.5%。

此外,重慶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8.1%,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爲28.9%和19.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產業看,汽車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6%,摩托車產業增長5.9%,電子產業增長17.3%,裝備產業增長16.8%,醫藥產業增長14.5%。

而這些產業也是用工大戶,爲重慶的農民工提供了工作機會。一位重慶的工廠招工中介周婷(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重慶這邊招一些有經驗的農民工,工資水平不低。比如她負責招聘的一個電子廠,要求招聘有焊接或者電子廠經驗的農民工,薪酬是純計件模式,多勞多得,目前月綜合工資4500-8000元左右。

“另外一個不要求有工作經驗的生產線操作工,工人月綜合收入一般在3500到5500元,工作是兩班倒。”周婷表示。

陳敏表示,他周圍很多人選擇去武漢和南京打工,但也有不少人留在本地。“外面的工資和本地其實差不多,我目前還沒打算去外地。”

一位重慶的農民工企業家徐夢(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她15歲離開家鄉外出打工,後來返鄉創業,主要把鄉村的土特產通過定製直接輸送到社區每個服務站。“重慶是一個充滿着機遇的城市,只是很多行業的體系有待完善,需要一些標準化模板化的服務體系,身在重慶幸福指數還是挺高的。”

相對舒適的生活環境、不斷推進的工業化,使重慶在自然人口負增長的局面之下,仍然呈現出總人口正增長。和重慶類似的還有四川,四川2021年末常住人口837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萬人,但當年四川自然人口增長率爲-1.89‰。

就業與城鎮化、產業化密切相關

目前來看,農民工返鄉就業與中西部的城鎮化、產業化正在密切配合,進一步改變我國的人口格局。

根據農業農村部公佈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達到90.7%。

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重點從四個方面來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第一,發展富民產業穩崗。第二,支持農村創業增崗。第三,加快項目建設拓崗。第四,壯大縣域經濟擴崗。

目前看,農民工返鄉已經成爲一大趨勢,但各個省的情況頗有不同。事實上,並非每一箇中西部農民工大省,都能夠依靠迴流人口,實現總人口正增長,部分仍然呈現明顯的人口流出。

不過,以重慶、四川、河南爲代表的中西部省份,正在積極發展經濟,促進農民工本地就業,以留住和吸納更多本地農民工。

以河南爲例,2022年10月,“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專場上的消息顯示,河南十年來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06億元,連續多年居全國之首,全省累計新增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達137萬人,帶動900多萬人實現就業。

2021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則顯示,當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7.63萬人,新增返鄉下鄉創業20.2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3134.33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878.36萬人,省外輸出1255.97萬人。

“各地的發展狀況並不一致,但可以看到各地都在儘量地吸引人才,並且不斷地放低入戶門檻。”楊舸指出,“各地已經意識到,如果要發展當地的經濟,必須要更多的勞動力,而不能僅僅吸引高學歷的人口。”

各地積極吸納勞動力的一個背景,是多個省份步入自然人口負增長。這使得勞動力資源更爲寶貴。

楊舸指出,出現自然人口負增長的省份,其原因首先是生育率的下降,其次是年齡結構的老齡化。而一個地方的老齡化偏高,也可能是由於勞動年齡人口流出較多。

因此,農民工的迴流,有望部分改善一些中西部省份的人口結構,同時也會進一步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

徐夢指出,重慶人口基數大,農民工相對好招。另一位在重慶從事建築行業的工頭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重慶的農民工比較好招。

近日,中西部省份也正在採取一系列政策,以幫助農民工就業。比如,11月,重慶在第十六個“重慶農民工日”到來之際,開展農民工專場招聘會、返鄉創業成果展銷活動、農民工政策宣傳活動等線上、線下活動。

而據四川省就業局相關負責人近日向當地媒體介紹,長期以來,四川把農民工作爲戰略性資源,把服務保障農民工作爲戰略性工程來抓,下一步將通過落實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16條和促進返鄉下鄉創業22條措施,進一步爲全省農民工做好就業創業全鏈條服務。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地方的農民工是在年齡偏大的時候返鄉,這也對地方政策提出新的要求。

“需要意識到,一些返鄉農民工由於年齡偏大,存在養老的問題。尤其是一些農民工過去在外地參加過養老保險,返鄉後可能存在一些政策上的接續的問題,需要政府完善相關人口遷移流動的政策。”楊舸表示。

(作者:陳潔 編輯:張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