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承兌和保證金比例控制,重在打擊票據套利融資,倒逼銀行信貸資金迴歸實體企業。

強調真實交易關係、對銀行承兌匯票和財務公司承兌匯票的最高承兌餘額和保證金餘額設置比例上限,票據基礎業務“大法”25年後迎修訂。

近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修訂發佈了《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併爲銀行承兌匯票和財務公司承兌匯票的比例限額要求設置一年過渡期。

1997年,人民銀行發佈《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但近年來,隨着經濟金融形勢及票據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暫行辦法》中有些規定已不適用,亟待修訂調整以促進市場規範。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爲更好保障中小微企業合法權益,結合票據市場發展實踐和風險防範要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對《暫行辦法》進行修訂後形成了《辦法》。《辦法》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着力完善票據市場信用管理框架和市場化約束機制,強化參與主體行爲規範,明確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進一步促進票據市場規範健康發展。

主要修訂四個方面

從內容來看,《辦法》主要修訂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明確相關票據性質與分類。商業匯票包括紙質或電子形式的銀行承兌匯票、財務公司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等。明確供應鏈票據屬於電子商業匯票。

二是強調真實交易關係。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承兌人開展承兌業務時,應當嚴格審查出票人的真實交易關係和債權債務關係。持票人申請貼現,應當與出票人或前手之間具有真實交易關係和債權債務關係。

三是強化信息披露及信用約束機制。在前期商業承兌匯票信息披露相關公告基礎上,將信息披露範圍擴大至銀行承兌匯票。要求承兌人按規定披露相關信息,並強化了對承兌人的信用約束機制。

四是加強風險控制。金融機構應當具備健全的票據業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審慎開展商業匯票承兌和貼現業務。承兌人應當做到經營和財務狀況良好,具備到期付款能力。對銀行承兌匯票和財務公司承兌匯票的最高承兌餘額和保證金餘額設置比例上限。爲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將商業匯票最長期限由1年調整至6個月。

重在打擊票據套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風險控制方面,《辦法》明確承兌和保證金比例控制,此舉重在打擊票據套利融資,倒逼銀行信貸資金迴歸實體企業。

2021年,票據市場累計簽發量達24.2萬億元,較2012年增加6.3萬億,年均增速3.9%;貼現量45.9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14.3萬億,年均增速達到5.0%。票據市場交易量快速增長,2021年票據市場交易總量達69.9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28.1萬億,年均增速達到9.4%,其中,轉貼現30.7萬億,回購業務增速明顯,2021年全市場回購量23.0萬億,較2018年增加15.9萬億。

票據市場天量增長的同時,賺利差的“套利”現象也較爲普遍。

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曾這樣舉例:張老闆,出售商品後,他的客戶用一張銀行承兌匯票支付了100萬元貨款。銀票6個月後到期,張老闆接受了這張銀票。然後,他去自己的開戶銀行辦其他業務時,順便問了銀票貼現利率,發現最近流動性寬鬆後降下來了,僅爲3.8%,現在貼現的話能拿到98.13萬元。同時,他還在網點大廳看到一款結構性存款產品的廣告,6個月,收益率4%,如果他把98.13萬元買進去,到期後可拿到100.1萬元,比持票到期還要多拿1000元。

《辦法》明確,銀行承兌匯票和財務公司承兌匯票的最高承兌餘額不得超過該承兌人總資產的15%。銀行承兌匯票和財務公司承兌匯票保證金餘額不得超過該承兌人吸收存款規模的10%。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可以根據金融機構內控情況設置承兌餘額與貸款餘額比例上限等其他監管指標。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李茜認爲,這一規定限制了承兌匯票和保證金規模,預計將進一步規範銀行票據業務的發展,部分商業銀行可能面臨一定的整改壓力。

市場分析認爲,新規提出承兌和保證金比例控制,一方面從承兌人源頭鎖住商業匯票的開票總量,另一方面也控住了商業匯票承兌總量,降低了票據市場的無效供給,以此避免無效信貸投放。

倒逼金融機構迴歸實體

“《辦法》堅持問題導向,對近年來票據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針對性管理要求,促進市場主體務實、合理展業。”上述監管部門負責人稱。

具體而言,對票據市場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五個方面:

一是促進商業匯票更好服務於實體經濟商業貿易,防範脫離真實交易背景的虛假出票。

二是爲供應鏈票據進一步發展夯實法制基礎,推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三是部分不合理拉長賬期的商業匯票將退出市場,有利於減輕中小微企業佔款壓力,維護公平交易關係,優化營商環境。

四是敦促銀行、財務公司等承兌人將票據承兌規模控制在合理水平,提升自身流動性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五是進一步提升市場透明度,健全市場化約束機制,完善票據市場信用管理框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