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經濟增長的主體和引擎,振作工業經濟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堅實支撐。11月21日,爲加快推動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落地見效,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更好發揮穩住經濟大盤“壓艙石”作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資委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以下簡稱“十七條”),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加力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深挖市場潛能擴大消費需求等多維度加工振作工業經濟。

穩產業鏈供應鏈:提升韌性和安全水平

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方面,十七條明確,各地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九不準”要求,指導企業建立閉環生產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做好生產物資儲備、員工到崗、生活和防疫物資供應相關工作,保障人流、物流暢通。

同時,建立應對重大突發事件衝擊常態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協調機制,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加強區域間、上下游聯動,“點對點”“一對一”幫助龍頭企業和關鍵節點企業解決堵點卡點問題,保障重點企業穩定生產、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此外,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關鍵原材料、關鍵軟件、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供應保障和協同儲備,統籌推動汽車芯片推廣應用、技術攻關、產能提升等工作,進一步拓展供應渠道。

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方面,十七條指出,充分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加強資源統籌協調,制定能源保供應急預案,指導地方優化有序用電措施,保障迎峯度冬電力電煤供應安全,滿足工業發展合理用能需求。

加力支持中小企業:推動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

十七條提出,充分發揮各級中小企業協調機制作用,抓好各項惠企政策落實,鼓勵地方出臺配套舉措。

爲強化對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活動的支撐,十七條要求,加大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培育力度,加強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能力建設投入,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推動優質中小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

深入實施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程,組織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夥伴行動,大力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發展,激發湧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十七條對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等也提出了具體舉措。紮實開展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抓好減輕企業負擔綜合督查發現問題整改,努力爲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擴大消費:加快郵輪遊艇大衆化發展

十七條強調,深挖市場潛能。其中提出,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落實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階段性減半徵收購置稅、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延續等優惠政策,啓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加快郵輪遊艇大衆化發展,推動內河船舶綠色智能升級。

同時,持續開展消費品“三品”全國行系列活動,加快創建“三品”戰略示範城市創建,開展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活動,組織“百企千品”培優工程,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實施原材料“三品”行動,指導地方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開展信息消費+鄉村振興系列活動,規範發展線上經濟,引導電商平臺和線下零售商開展促銷活動,推動釋放消費潛力。

在促進消費品行業穩定恢復方面,十七條要求,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編制《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指南》,促進產品迭代更新。

十七條同時明確,抓緊制定發佈地方特色食品產業培育、推動生物製造發展等政策文件,加快制修訂家用電器、嬰童用品、電動自行車等重點產品強制性國家標準。推動醫藥等重點產業鏈補短板,加快關鍵原輔料、設備配件和生產工藝研發攻關,促進集羣化發展等。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