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財經國家週刊》記者 宋怡青

“試管嬰兒嘗試了3次,前後花費了十幾萬元。”家住北京的張女士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說,如果醫保能報銷,或者有合適的商業保險,還想再試試。

張女士的期待,有望變成現實。

今年8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明確,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將逐步納入醫保。同時,部分保險公司已經開始探索輔助生殖專項保險。

在江蘇南京市江寧醫院,醫護人員跟一個新生兒握手。新華社發 方東旭 攝

龐大需求,千億市場

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結婚五年未孕,與家人幾番商議後決定嘗試試管嬰兒,但她的輔助生殖之路並不順利,三次胚胎移植都無果而終。

像張女士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不孕不育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爲7%-10%。對於這些自然受孕困難的夫妻來說,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無疑是一條出路。

但現實中,由於輔助生殖技術整體成功率不高,醫療費用開支不低,自費壓力較大。據中華醫學會發布的《中國高齡不孕女性輔助生殖臨牀實踐指南》測算,女性在35歲及以下時,平均需要3個治療週期成功活產,單次取卵週期價格約3.3萬-4.2萬元,35歲以上的女性則需要更長週期。粗略計算,育齡女性藉助輔助生殖成功生產一次至少需要花費10萬元。

逐步納入醫保的消息是一大利好,行業專家認爲,這一舉措將有效緩解備孕家庭的經濟壓力,提高不孕不育患者的輔助生殖意願,一定程度上促進人口出生率提高。

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輔助生殖技術的龐大需求和高額費用也造就了一個規模不小的市場。根據開源證券研究所推算,到2023年輔助生殖市場規模有望增加到400億元,並將帶動相關產業及商業保險市場發展。

針對輔助生殖技術的費用昂貴、成功率不高等痛點,部分商業保險公司已開始試水相關產品。

《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調研瞭解到,早在2016年,泰康在線就推出過首個生殖學科領域的醫療保險產品,被保險人滿足相關條件可獲得最高20萬元的保險理賠。此外,人保財險、衆安在線、易安財險、融盛財險等多家公司也報備了相關保險產品。

保險產品,作用幾何?

同樣是試管移植三次不成功,因爲事前花費了8000多元投保了相關商業保險,代女士拿到了保險公司賠付的5萬元。“如果沒用上保險就能順利生下寶寶,肯定是最好的。但是現在失敗了,拿到了保險賠償,也算緩解了部分經濟負擔。”代女士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說。

同樣需要輔助生殖的謝女士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爲年齡超過了40歲,AMH(卵巢功能的評價指標)不達標等,她被商業保險拒之門外。

一位中型保險公司高管坦言,雖然前景看好,但試管嬰兒保險產品目前在國內市場的供給較爲有限,存在產品保障範圍單一、槓桿率較低、渠道少等情況。

他告訴記者,出現這種狀況,一方面是因爲觀念原因,潛在用戶對流產、不孕等心理上有排斥和忌諱。另一方面,相關產品本身投保門檻也不低。

據介紹,目前,用戶投保試管嬰兒保險的前期問詢詳細到有些“嚴格”,囊括女性年齡及多項生理指標、男性精子狀況、此前試管嬰兒失敗的次數,等等。

比如,在女性年齡方面,大多數產品的投保範圍多是40週歲以內,極個別放寬至45週歲,超出該年齡段無法投保。絕大多數產品還都設置了女性半年內的AMH不小於1、既往移植/授精失敗史小於等於3次等等多項門檻。

“每款產品都有相應的年齡及治療醫院限制,投保人需要仔細閱讀保險合同須知。”另有一位保險銷售顧問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表示,目前試管嬰兒的保障效果還比較有限。

他介紹說,現在多款產品只針對移植胚胎失敗,但試管嬰兒是個環環相扣的過程,現實中試管嬰兒失敗,可能因爲促排取卵不成功、胚胎結合失敗、受精卵發育不良等,這些情況都不在保險產品保障範圍之內。

除了投保門檻高以外,試管嬰兒保險在理賠過程中也有不少免責條款。比如,如果實施代孕等違反人類試管嬰兒技術的行爲,發生醫療事故或醫療過錯,或者未遵醫囑私自服用、塗用、注射藥物等情形,保險公司都不承擔保險責任。

商業保險,如何拓展?

前述高管認爲,保險公司必須努力增加相關產品供給,不斷拓寬保障範圍。

《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調查發現,雖已有探索,但目前市面上只有少數保險公司推出了零星的幾款試管嬰兒保險產品,選擇空間很小。並且,很多產品還是綁定了整套輔助生殖服務,不單獨銷售。

圖/圖蟲創意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說,試管嬰兒胚胎移植成功與否和胚胎質量及女性身體狀況有較大關係,往往是那些出現過多次失敗的消費者更願意投保,逆向選擇比較嚴重。保險公司經營該類保險產品在風險控制與定價上都比較困難。

“保險產品開發基於大數法則,輔助生殖保險產品開發的難點在於數據太少。比如試管嬰兒的妊娠成功率本身爲40%左右,這就導致理賠率高,保險公司將承擔比較大的經營風險,進而造成產品定價居高不下。”前述高管說。比如,38歲的女性投保試管嬰兒保險,目前保費約在7000元至1.8萬元之間,保額僅爲2萬元至5萬元之間,保障期限都不超過2年。

不過這位高管也認爲,隨着生育政策的進一步放開,保險的數據池正在擴大,產品的定價也將進一步優化。

在記者採訪中,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國家已經明確要將輔助生殖技術按程序納入醫保,作爲基本社保的重要補充,商業保險也將大有可爲。前述高管也進一步解釋道,醫保保障的是基本面,更多的責任比如醫保外用藥等相關服務,都需要商業保險來補充。

泰康在線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商業保險公司在輔助生殖領域具有強烈意願,需要與社保做好生育費用報銷的銜接,進一步緩解患者的自費支付壓力。

前述保險銷售顧問也認爲,隨着生育政策的放開,輔助生殖市場在擴大,也需要保險公司設計出覆蓋面更大、保障範圍更廣、賠付率更高、更適應市場的產品。

“在國家鼓勵生育和支持採用輔助生殖技術的背景下,保險公司應該認真研究分析在此過程中的風險保障需求,積極開發設計相關保險產品,積累相關數據爲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李文中表示。

(財經國家週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