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文勝

中國期貨業協會兼職副會長、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黨的二十大報告高屋建瓴、氣勢磅礴,全面、精準、創新的總結了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偉大變革與巨大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報告深刻回答了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面向未來提出新的任務和目標,也爲期貨行業的發展和期貨公司的經營指明瞭方向。

全面加強行業黨建引領,打造期貨市場基層黨建戰鬥堡壘

黨的領導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最大政治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金融業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期貨市場的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2022上半年,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貨和期權成交量排名中分別位居第8、第10、第12和第26位。

伴隨機遇而來的,是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在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的新徵程上,期貨行業要想謀發展,首先要統一思想。要以偉大的建黨精神凝聚基層黨組織,通過深入學習好、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堅強的基層戰鬥堡壘。在推動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指引下,建設中國式的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既要與國際相關市場接軌,又要體現中國特色服務實體產能的職能。作爲行業自律組織,協會要進一步深化對期貨行業和市場機構的政治引領,以“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學習宣傳方式,開展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章等重要文件學習工作,爲擔負起期貨市場“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更好服務和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歷史使命,打造思想陣地。

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持續完善中國特色期貨行業文化建設

習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行業文化建設承擔着全面落實意識形態的工作責任,是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的重要環節。

近年來,我國期貨行業已逐步形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合規,誠信,專業,穩健,擔當”爲核心理念的中國特色期貨行業文化。面對新徵程,協會要持續結合社會主義新時代特徵和期貨市場新時代發展要求,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凝聚行業共識;要履行指揮職責,調動各方積極參與行業文化建設,自覺踐行行業文化;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堅持守正創新,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爲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期貨市場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打造文化生態。

法制建設與數智建設雙管齊下,規範期貨行業治理

黨的二十大審議通過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嚴字當頭、務實具體,宣示了黨堅定推進正風肅紀反腐鬥爭的堅強決心,也對金融監管和行業自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的交織疊加之下,在我國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提升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成爲對金融監管的客觀要求。

首先,要持續完善金融生態、法制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任,營造嚴厲打擊金融犯罪的法治環境。與此同時,要加快對照《期貨和衍生品法》構建自律規則體系,通過制定經紀、交易、服務、資管等業務合同指引,減少自由裁量權,弘揚信義義務,爲依法治市提供保障。

其次,要加快金融監管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以大數據監管平臺和智能化的風險分析工具,增強風險監測前瞻性、穿透性、全面性。通過加強金融監管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在保證市場公平性,鼓勵市場創新性的同時,積極預防因互聯網平臺無序擴張給行業帶來的數據安全、市場壟斷等風險。

聚焦實體企業,以期貨套期保值功能服務實體經濟

期貨市場作爲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的決策部署方面義不容辭。

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實體企業做好風險管理,實現經營穩定,就能爲老百姓提供穩定的就業渠道,幫助人民實現安居樂業。而期貨能夠以其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成爲大宗商品產業鏈和中小企業價格風險管理的工具。在過去的十年間,以風險管理爲主的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等試點業務的推出,爲全行業創新和轉型,以及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搭建了一個更好的平臺。近年來,期貨經營機構已在倉單服務、做市業務、場外衍生品業務、基差貿易與合作套保等5個方面與實體企業開展風險管理合作。

擔當歷史使命踐行社會責任,期貨經營機構服務鄉村振興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農產品價格的週期性和季節性,使得農民具有天然的價格風險管理需求,而基於“大數”原則的農業保險很難分散具有系統性特徵的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期貨作爲價格風險管理工具,成爲了連接雙方的紐帶。

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有127家期貨經營機構與519個脫貧縣(鄉、村)簽署了結對幫扶協議,行業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4.63億元;期貨經營機構通過“保險+期貨”模式爲脫貧地區天然橡膠、玉米、大豆、雞蛋、蘋果、棉花、白糖等品種提供了價格保障,承保貨值約547.60億元;通過消費幫扶的形式共簽署1639個購銷合同,商品價值共計約8250.88萬元。除了資金支持和專業幫扶等傳統方式,期貨經營機構還幫助脫貧地區相關主體設立網店、電商、網站等銷售平臺共246個,通過設立期貨分支機構、派遣駐村人員、支持就業創業等多種舉措,幫助脫貧地區解決了3萬餘人的就業創業問題。

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協會於11月10日修訂發佈《期貨公司“保險+期貨”業務專項評價工作方案》,鼓勵更多的期貨公司,以更加多元形式,參與鄉村振興工作,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綠色發展,爲經濟綠色轉型助力

綠色發展轉型既是國家“30,60”發展目標,也體現了大國擔當;既是對子孫後代的責任,也是向全世界做出的承諾。近年來,我國綠色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前列。未來綠色發展仍需要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的助力功能,期貨市場更需要爲行業產能擴張以及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的環境。多年來,部分涉“綠”、涉“碳”原材料價格波動劇烈,給行業造成了一定的不穩定性,期貨行業有責任和義務加強綠色大宗市場的培育,加強宣導,積極支持行業利用衍生品市場對價格波動進行風險對沖,實現新經濟發展領域的效率與穩定並行。 

當前,我國期貨市場正處於快速成長期,行業發展必須立足於我國發展實際。一方面要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另一方面要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建設目標。期貨市場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上,堅持黨建引領,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堅持把工作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期貨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