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28日,北京本輪疫情累計確診萬餘名新冠肺炎感染者。奧密克戎BF.7變異株是北京本輪疫情的主要毒株。爲了及時收治新冠患者,北京各區分別建立方艙醫院。感染新冠是什麼感受?不同的臨牀症狀如何分級?北京新聞廣播記者採訪了一直參與臨牀救治的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臨牀中心主任、主任醫師陳志海。

感染新冠病毒是什麼感受?

發病過程會經歷哪些階段?

所有的感染性疾病,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我們在感染之初,病毒量是很低的。它需要逐漸在體內繁殖,到了一定數量纔會有症狀,這就是傳染病的潛伏期。

陳志海解釋,新冠病毒感染臨牀上一大特點是連續性。從無症狀開始,BF.7毒株發病快,感染後三天左右就可能會發病。發病初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咽乾咽痛、咳嗽、發熱等症狀。

“從臨牀情況看,奧密克戎在青壯年人身上發熱一般不超過3天。但一些老年人,尤其是70-9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他們的發熱熱程可能會更復雜,並同時伴有呼吸道症狀。”陳志海說,北京這一輪疫情的發病特點來看,除了重型患者,一般輕型患者兩週左右就可以達到出院標準。

兩週的病程會經歷哪些症狀呢?陳志海解釋“整個病程會經歷沒有症狀、出現輕微症狀、症狀加重、症狀減輕直至痊癒,比如從沒有發熱到發熱,甚至出現高熱,再到體溫下降;從沒有咳嗽到咳嗽加重,最終咳嗽減輕直至咳嗽消失,這都是傳染性疾病發生髮展的必然過程。”

“發燒近40度仍爲無症狀?”

地壇臨牀專家解讀新冠分級標準

近日一篇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帖子提到:高燒40度不退,在新冠肺炎分級中也只能算無症狀,因爲“醫學中的無症狀”不等於大衆理解的無症狀。不少網友表示疑惑。

對此,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臨牀中心主任、主任醫師陳志海解釋,目前臨牀對新冠患者有明確的分級標準。醫院收治的感染者從輕到重分爲:無症狀感染者、輕型患者、普通型患者、重型患者、危重患者5個級別。他結合不同級別病人的臨牀表現爲市民進行了通俗解讀:

無症狀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但沒有呼吸道症狀,沒有發熱,沒有咳嗽,沒有咽乾咽痛也沒有肺炎,即沒有自我感受到的明顯不適。

輕型患者:核酸檢測陽性,有發燒、咽乾咽痛,有咳嗽,甚至有頭痛、肌肉痠痛,但肺部CT沒有肺炎表現,我們稱之爲輕型。

普通型患者:是指在輕型患者的基礎上出現了明顯的肺炎的表現,經醫生診斷,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這就是普通型。

重型患者:普通型患者在治療後仍得不到緩解,肺炎進行性加重,出現呼吸頻率加快、血氧降低等呼吸衰竭表現,胸部CT顯示肺炎快速進展,這樣的患者分級爲重型。重型患者常伴有自身基礎病加重。

危重型患者:是指病情進一步加重,需要呼吸機支持,或者出現休克、需要ICU支持的器官衰竭等情況,分級爲危重型。

專家:強烈建議老人一定要去接種疫苗

最好完成三劑加強免疫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在病毒持續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羣是優先接種的人羣。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大大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

陳志海坦言,“我們現在一大困難,就是太多的老年人連一劑疫苗也沒有接種,給我們的治療帶來了額外的困難。我強烈建議,老年人一定要接種疫苗,並且最好接種三劑,這樣免疫效果更好!”

陳志海解釋,在臨牀觀察當中發現,接種過疫苗的患者,尤其是接種過3劑加強免疫的患者,病情會明顯減輕,並且死亡的可能性會大大的下降。

相關文章